潜心专研破茧成蝶 学有所成静待花开

作者:樊海虹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5-06-18 字号:

    凤凰花开的日子暗示着毕业季的来临,毕业生在祭奠曾逝去的青春时也难免不担忧着未来的路。面对持年增长地应届毕业生大军来势汹汹的现状,新一届毕业大军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是考研还是提早进入社会实践?也成为许多毕业生的忧心病。

学历与能力的交锋

    随着新世纪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多数人却误以为知识等同于分数,高分数、高学历才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据官方人员表示,每年大学生的数量在持续不断地上升,同时拥有高学历的人群也维持上涨趋势。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强,某些企业也潜移默化地倾向“高学历、文凭化”。在许多公司的招聘要求中高学历也成为一种“潜规则”,这无疑会错过一部分高能力的就业者。现如今网络上“研究生找不到工作以卖臭豆腐为生”等等新闻已经屡见不鲜,高学历也未必能找到心仪工作。然而选择学历还是能力是公司与毕业生亘古不变的对决。

    公司对学历与能力的选择各界人士争议不断。胡锦涛曾强调:“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 据调查发现,多数人面对现如今的社会表示竞争太激烈,企业里的勾心斗角让人不寒而栗,考研成为他们逃避社会竞争的一种方式。也有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畏社会中腥风血雨的场景。“我会尽量选择提早进入社会,这样可以有多一些工作经验。在我看来学历是一道门槛,其实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能力水平。”高祥月(水产养殖2014级一班)如是说到。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人说:学历是敲门砖,可以让你脱颖而出;而能力却是试金石,可以使你一枝独秀。也有人表示大学生选择考研是对能力的进一步补充,而毕业后选择走入社会的学生则是先一步积累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进入社会,都是在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学历只能证明个人的知识层面的高度,并不能代表个人的实践能力。在社会中我们需要掘弃“身份”概念,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就业现状

考证热下的冷思考

    近些年来,考研热现已经成为白热化阶段,每年的考研生人数不断上升;在一股热潮的涌动下,考证热也呈现高烧不退的状态。曾有人断言:“21世纪是职业证书的时代”。多数人存在着“随波逐流”的心态,不满足于英语四、六级等等基础证书,跨专业考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获取各种“杂证”,报考各种职业证书补习班也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

    对于考证大家也各执一词。“考证虽然很累,有时甚至还会耽误其他功课,但它可以帮助我更容易找到工作,这也许会是找工作时的优势条件,我不得不这样做。”程硕(水产养殖2014级一班)如是说到,言语中无不透露着考证背后的心酸与无奈。但事实却不以为然,据各大新闻报道知:有一位二本院校的某男生,在大学四年获得65个证书,证书垒起来高达1.3米,但毕业后寄出的50份简历无一收到回信。据相关记者调查发现,该大学生所考证书涉猎广泛,多数被指为一些基础证书,并不是一些高端技术含量的证书。高忠旭(水产养殖2014级一班)表示:“大学里我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考相对应的证书,不会盲目考证,考证的时候会注意与自己的专业接轨。”

    在考证热的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据相关调查发现,公司相对于“遍地开花”更偏爱“一枝独秀”的人才。社会缺少的是何种人才?考证能够弥补职业的空缺吗?根据社会求职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社会中缺少的是高端技术的人员,拥有精确技术的高端人才。如果毕业生们只凭借一纸证书就证明实践能力,是否太草率。因此有人只凭证书多未能找到适合的工作也可以理解。当代大学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

招聘会现场

走出荣誉陷阱 反思找准定位

    多数人都曾迷茫过,大学我们该怎么过?也许有人百度搜索,会出现这样的答案:第一,一定要把你的专业知识学好; 第二,好好考英语四、六级; 第三,把计算机学好; 第四,好好谈一场恋爱。有人会选择这样做只是他还未曾明白每个人的未来都是由自己掌控,别人无权干涉。

    有人曾说,这个时代的我们缺少反思。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时代拥有更好的教学资源,只是在抱怨毕业人数逐年上涨,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时代的自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是在抱怨公司企业工作辛苦,工资低。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时代的自己不再学会主动思考,只是抱怨未来的路上充满坎坷之道,随时准备改道前行。

    这个时代在改变。它不是官道横行的武侠世界,也不是柔情满腹的言情时代,而是靠自我能力生存的现实社会。我们也许不必再纠缠与某些花几个月凭借理论知识而考取的证书,要明白时间与能力才是掌控世界的武器。我们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思考:我需要什么?我的未来该如何走?

发挥潜力股 勇敢往前行

    人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也许是弯路,但前面的风景也许会更美呢?
据相关人员调查发现:每年毕业生中只有1%左右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也意味着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这不失为进入社会的一种方式。面对强大竞争压力的社会中,毕业生需及时认清现实的现状,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创业也是一种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是风险与利益共存的就业方式,也曾有许多人经历低潮最终走向高潮。中国最强创业者之一——马云,他曾经是大学任教,后来转型为创业者。由他创办的阿里巴巴网站从名不经转到家喻户晓,这其中经历的苦境也未必有人能够体会。我们也许没有马云的经济头脑,但也许存在其他成分的潜力股。

    未来看似虚无缥缈,似乎又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的心中也许还保存着最初的梦,何不勇敢地迈出去,勇敢地往前走。无论是走向何方,请勇敢地抬起头来!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摘自汪国真《只要明天还在》

文:樊海虹    图:张雪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