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训 专访外院连长鲁家骥

作者:曹佳宁 马紫薇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4-10-01 字号:

军人风采

 九月,秋老虎的余威还未全然消散的午后,外国语学院的军训场上,他像往常一样走在新生方队中间,没有斥责,没有怒吼,他沉默的背影与阳光交融出一片温暖。

他叫鲁家骥,外国语学院连长、国防大队信息中队副中队长、2012级计算机专业副班长、院篮球队队长、海军优秀国防生,众多头衔堆砌出一个带着光环的轮廓,而轮廓背后,是一张清秀的脸和一颗赤诚温暖的心。

 乐观、活泼、阳光、幽默,鲁家骥对自己性格的概括简练而精准,这些优秀的特质让他在历任连长中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严厉和严肃,他用真心换真心,用感动换信任。他常说“屈服于淫威之下的反抗力是无穷的”,在他眼里暴力和责骂只是消极的处事之道,并不足以对一个人的内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正因如此,在他的训练场上,才少了责骂,多了包容。

国防之路——从最初到最后

成为一名军人是鲁家骥从小就树立的梦想,电视、报纸上英姿飒爽的军人形象像一颗种子埋藏在鲁家骥心中,高考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防生,在心中孕育已久的那粒种子终于在这一刻生根发芽。父母亲都是开明的人,对于儿子的决定他们选择了尊重,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为鲁家骥国防之路的顺利启程打下基础,即便成为一名海军不仅仅意味着他个人的孤单还有家人与爱人长久的思念,可是鲁家骥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而深爱他的人们也必将选择理解。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是鲁家骥的座右铭,一个军人的意志加一颗永不后悔的决心拼凑成他人生的信条,人生不必一帆风顺,但须在暴风雨后仍有勇气重扬风帆。性格与态度总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鲁家骥也不例外,两年前初入海大成为国防生的那一刻如今仍在他的脑海时时浮现,而入学的第一道关卡便是军训。国防生军训比普通新生军训要严苛地多,高标准、严要求,完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让初来乍到的他们有些透不过气,那时候的鲁家骥还是他们中间最平凡的一员。

 没有过硬的军事本领也没有十分出色的表现,甚至偶尔会因为一时懈怠而遭受责骂,好在这些还都在他的预料范围之内,毕竟国防生的要求本就比一般学生严苛得多。直到那一天,他听到了十几年中最让他伤心的一句话:

“像你这样的废物,一辈子成不了材!”

 大脑在一瞬间变得空白,而后是耳边噪音般挥之不去的两个字“废物”。来到海大,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防生,这几乎已经能够成为证明他优秀的判别式,但教官的这一句气话却几乎将他打回原点,从零开始。只是乐观的人愿意将挫折化为动力,之后的日子里他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往日的光环再也不能成为今天骄傲的资本,于是懂得脚踏实地、从容淡然。

 国防生生涯带给他最深远的影响是性格的改变,上高中的时候,鲁家骥并不是这样温和的一个人,反而有些脾气暴躁,而如今,他越来越懂得静心的意义,军队制度的约束让他学会了条理、克制和思考,也让他逐步走向成熟。比起当初那个飞扬跋扈的自己,鲁家骥更喜欢自己现在的模样,不乖张亦不锋芒毕露,懂得独立安静地思考,与人沟通时常常微笑。

与普通学生相比,国防生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战友情”,在人际关系松散、班级意识弱化的大学里,国防生们却形成了自己紧密的圈子,哭与笑、血与汗水都在这个圈子中,在人与人的心里流淌,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大家庭的温暖融化了一批像鲁家骥一样的怀揣迷彩梦的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挨过漫长冬夜的温暖和感动。“我们的后背可以心甘情愿给战友们挡子弹!”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坚毅,即便没有走上战场,即便没有经受过战火硝烟的洗礼,但他们还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会这样做,并且义无反顾、不求回报。

每一年的毕业季总是鲁家骥最难熬的日子,看着学长学姐在长长的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看着他们背上行李走出校门,那不是一种奔向新生活的喜悦,而是成为一名正式军人被发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沉甸甸的使命感和难以重逢的深深的感伤,“去年我们连长临走之前抱了我一下,我本来以为我不会哭,可是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下来了”他看着远方,好像他们还没离开。

挥洒汗水

两年军训——从教官到连长

去年九月,他还是经济学院的教官,从报名、培训、笔试、面试到最终成绩合格成为教官中间经历了太多的不确定,因此,第一年的教官经历中大多是兴奋和新鲜。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来到训练场,吃过早饭后烈日下三个半小时的训练,短暂的午休和细致的内务检查,然后循环往复,烈日永远照在教官们的脸上,辛苦之余却有着难以言说的骄傲。

而今年,他却是以连长的身份重回训练场,“教官面对的是一个方队,而连长要掌控的却是全局”角色的转变让鲁家骥自觉肩上的担子更重,因为教官处理不了的事他要处理,由于自信心膨胀而焦躁的心情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平淡,开始成为他内心写照的最佳描述。

什么样的连长才是好连长?鲁家骥心里渐渐有了一杆秤,与指导员配合默契、分工明确,自身素质过硬有独到的训练方法,在新生队伍里能够树立威信是他总结出的好连长的特质。在这些特质中间,看不到严苛,找不到斥责,他试图用道理代替武力,用感动取代严厉。面对初来乍到的学弟学妹们,鲁家骥说的最多的是鼓励,他用一种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包容让队员们明白什么叫做责任感,什么叫做承担错误的勇气。

十四天军训历程,对于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显得太过短暂,沸沸扬扬的军训无用论热潮让一部分人明白十四天的历练不足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也不足以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可是在鲁家骥眼中,军训的意义却显而易见,作为一项法定的义务,军训代表了一种对于法律的敬畏之心,也显示了青年人对于国家军事国防建设的责任感。服从命令的能力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塑造,无论是在军训期间还是今后融入班级和社团都将发挥余热。“军训是来到大学后的第一课,也是相互了解和熟悉的最佳渠道,四年之后回想起今天的汗水,既是怀念又是一种成长的见证”鲁家骥说。

每一年军训,总少不了的元素是感动,即便阴雨连绵取代了烈日当空,可是队员们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仍旧让鲁家骥欣慰不已,“我还能走路,我想继续训练”,病痛面前,有的人选择了知难而退,有的人却选择迎难而上,所有这些,鲁家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即便是在采访过程中,他的眼睛也没离开方队里的孩子们,每每有队员感到身体不适,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批准她们休息。他疼爱她们,也为她们的坚持而暗暗叫好。“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国防生,也是我们眼中,最细心、慈爱的学长”,在新生们的心里,他早已化身为一面旗帜。

三年三训

圈里圈外——从单调到多彩

规矩加条例,训练加学习,国防生的日常生活似乎被装进一个跳不出的框架,枯燥与单调变为永久的命题,可是鲁家骥的业余生活却仍旧过得丰富多彩,运动是他课余时间的主要消遣方式,他曾获校男子400米跑第一名,又是院篮球队队长,实践和文体奖学金都是他课余活动的最好证明,闲来无事,他还常打打棒球。训练场外的他将运动视为生活的的调味品,开朗的性格给了他庞大的朋友圈子也给格式化的国防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人的时候,他喜欢看看电影,艺术性的叙述带给他别样的思考方式,纷繁的画面是通往大千世界的一扇明窗,他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受,也用心体悟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之美。渐渐沉静下来的心变得波澜不惊,曾经天马行空的幻梦变成如今的现实和行动,鲁家骥的生活看起来仿佛少了一点因冲动而起的情趣,但是选择即承受的信条已陪伴他度过了两年的国防生涯,他从无半句怨言。

两年以后,他也将成为那些被牢记的背影中的一员奔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在他背后,同样充满后继者的泪光与不舍,只是这条满载着汗水与血泪的道路是他跪着也要抵达的信仰,他将怀揣着对一身洁白戎装的敬畏之心投身于那片广袤的蔚蓝。

文:曹佳宁 马紫薇    图片来自受访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