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国彬教授生动讲解
本站讯 当今时代,文学作为指导生活的精神食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1月28日上午,海大讲坛邀请到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路文彬老师,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厅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文学中的伦理抉择问题”的讲座。
路文彬老师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爱好者,在各个文学领域上都有广泛的研究。对于伦理学、现代文学有独到的剖析,路老师本身也在随笔散文和翻译上有所成就。路老师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从不同的角度为同学们展现了文学上无处不在的抉择问题。
文学作品中的抉择,从问题出现、矛盾暴露、冲突激化、直至面临选择,主要向我们展现了“如何选择”和“为何如此选择”这样的问题。路老师认为,一个文学爱好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如果不幸福那么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泛文学论者”。路老师首先提出在文学的载体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路老师认为,“文字是语言的华丽的伪装”,文明的发展中,文字正逐渐把语言视觉化,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剥夺了听觉对于文学的感知。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又快速的将文学图像化,让人们“狂奔”进入读图时代。路老师表示“听觉的世界更有亲和力”,而读图时代可能让人们和文学的距离越来越远。
“选择的重要性在于,它塑造了我们的历史”,路老师认为没有历史感的人是可悲的、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前进的。因为“进步是面朝历史的倒退”,所以这种进步“一定不会走的太快”,这种稳健的进步给人们反思与质疑的时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前进。
接下来路老师讲到中国文化中所面临的选择。中华民族是“会听的民族”,这种不自觉的文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路文彬老师分别从中国绘画中的意境论与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的对比、中医的望闻问切、文学上通感手法的使用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阐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听力文化”也暴露出种种弊端,例如思维的局限性、单纯性,不擅长辩证分析,理性思维推向偏激的对立面,顺从、缺少反抗精神。路老师以“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为例,质疑民族选择中的盲目顺从性。“如果父母没有尽到父母的本分,但还是要求孩子去尽孝,这难道不是鼓励父母作恶吗?”路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央视播出宣传片《常回家看看》,路老师认为很多时候“孝”变成了一种“视觉的游戏”、一种“作秀”,“一个以孝为百善之首的国家,还需要政府以这种手段来鼓励民众尽孝”是值得人们惊醒与反思的。
路老师紧接着又谈到了文学上所追求的“自由”,自由自然能联想到追寻自由的道路上的“反抗”,路老师认为“反抗并不是单纯的反叛,是顺从于真理的一种追寻”。如今的社会上“好人”太少,而“老好人”却比较多。“好人”才是真正能够坚持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公平的真理的殉道者。而中国文学中恰恰缺少这种反抗的精神,“为什么鲁迅要看着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为什么要祥子眼睁睁的看着福子自尽,为什么五四文学不让笔下的人物去反抗?”路老师这样感慨道。路老师联想到柔石先生的早逝,认为他的离世是“文学史上的巨大悲剧”,因为柔石先生是中国第一位把爱理解为救赎与同情的作家。而诸如鲁迅先生对笔下阿Q的“可怜”,则暴露了中国作家责任感的缺失和对于笔下人物的悲惨命运的冷漠。
“写作本身就是对未来之希望的体现”,路老师教导同学们:面对选择时,要想的我们是自由的。而当责任担当起来的时候,“是巨大的幸福”,选择读什么样的书,选择有什么样的人生。
文:龙文睿 图:韩子文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