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vs 莫言——记顾彬浅谈莫言门罗文学创作

作者:匡默筠来源:外国语学院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3-11-19 字号:

    本站讯 11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系主任顾彬教授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给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品文鉴赏、浅谈莫言与门罗文学创作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主持。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以“通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由此掀起一阵“莫言热”。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却一直不被中国读者所熟知。作为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以及作家,顾彬教授对莫言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在门罗作品研究时遇到不少窘境。他提到在中国几乎买不到门罗的作品,译本也仅有一本,在门罗获诺奖后出版社才请三位译者在两周之内翻译大量门罗作品以适市场需求,此行为实则“有问题”。他向大家介绍到国际公认的文学一般为长篇小说,而门罗仅以短篇小说荣获诺奖,不同于以长篇小说成名的莫言,有其一定的优点与特色。

    在讲座中,顾彬教授通过性别与国别对两位作家进行了比较。首先,他提及男性作家的视角一般以国家民族或政治为主,而女性作家则从细微处入手,以生活小事反映时代。门罗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没有特定的写作地点,在厨房里洗衣机熨衣板上进行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大多以母亲为主人公,饱含爱意,符合新的历史观。相反,顾彬从莫言的作品中只能读到仇恨,阅读莫言的作品并不能正确了解中国历史。而后,顾彬教授比较了中西方文学作品的发表。他告诉我们,门罗文学创作过程很慢,且作品发表时间晚于完成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期间反复审核修改;而大多数中国通俗文学家则在出版社约稿后开始创作并随即发表,较之莫言,顾彬认为中国作家王安忆更胜一筹。最后,他发表个人观点,认为在文学创作方面莫言应向门罗学习。

    顾彬教授作完报告之后,回答了许多同学的提问。面对同学们质疑他过多批评莫言,顾彬教授以自己对亨利希•伯尔及格拉斯两位德国诺奖获得者的批评为例,说明德国的批判传统,公正客观地看待文学,令大家不禁肃然起敬。

通讯员:匡默筠 图:毛昕楚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