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位赴黄河站科考的人文社科女学者刘惠荣的北极之行

作者:金松来源:中国海洋报2013年09月25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3-09-27 字号:

人物名片  

        刘惠荣,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环境法、两极法律等。近年来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有关北极法律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和一系列国家海洋局委托的与北极法律问题有关的项目。她是中国首位赴北极科考的人文社会科学女学者。  

        通往机场的大巴车启动了,慢慢驶离我国的北极黄河站,渐行渐远。刘惠荣透过车窗一直回头望着黄河站门口挥手送行的中国极地科学家们和她认识不久的几位外国科学家,直到他们和黄河站变得越来越模糊,消失在视野中……7月31日至8月12日,刘惠荣作为我国2013年第四批北极科学考察队员,远赴位于北纬79度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对中国极地战略研究项目作实证研究。9月上旬一个天高云淡的上午,这位中国首位赴北极参加科考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女学者,在她的办公室里,将此次北极之行向笔者娓娓道来。

壮丽俊美的北极印象  

        7月31日上午11时,刘惠荣一行9人乘坐飞机从北京起程,经历大约7小时的飞行,到达德国法兰克福,此后经挪威首都奥斯陆和北部城市特罗姆瑟,抵达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小镇。  

        8月1日,科考队员们在蒙蒙细雨中入住中国北极黄河站。虽然研究极地法律和极地战略多年,但这却是刘惠荣第一次与自己的研究对象——北极零距离接触。在黄河站附近的海滩上,仰望北极的天空,犹如一潭清澈得近乎见底的秋水,蔚蓝之中,飘着片片悠闲的云朵,放眼远眺,是蔚为壮观的冰山,近处是潺潺的流水,水中漂浮着小块的蓝色浮冰。  

        雨后天晴,艳阳高照,斯瓦尔巴群岛露出她壮丽俊美的容颜。科考队员们沿着海岸线跋涉,海鸟飞翔,海豹不时地将小脑袋露出海面透气,地面的苔藓上印有新鲜的熊迹……所有这一切,无不显示着大自然的和谐祥和之美。  

        “来北极之前,我印象里的北极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原。眼前的一切彻底颠覆了我对北极的印象。想不到初到北极,大自然就让我欣赏到难以想象的美景。”刘惠荣笑着说道。

射击培训的护熊理念  

        按照计划,到黄河站后科考队员们要上的第一堂培训课就是射击训练,并考取持枪证,目的是防范北极熊。刘惠荣一行9人有5个培训名额。“其实我真的不想考,但作为站里唯一的女性,却被照顾参加了培训。”刘惠荣说。  

        进站的第二天,他们参加了射击理论培训。教练演示了如何操作德国产的来福枪和手枪。下午1点,几名新队员被教练拉到废弃的煤矿打靶,进行现场考核。3人一组,共2组,开始射击。先是来福枪,单发、双发、限时双发、限时三发,站姿、跪姿,最后是手枪。刘惠荣紧张地摆弄着枪,装子弹、上保险,一不留神,竟然走火了!枪响后,刘惠荣吓得几乎跌倒,教练和其他学员也被吓坏了。一下午的射击,也许对男队员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但对刘惠荣来说却颇为难熬,甚至几次想提出放弃,因为她一发都没有打中。好在教练比较宽容,没有发火,回来后竟然还发给她持枪证。  

        “其实持枪证就是证明我经历了1小时的理论学习和2小时的射击实践。我知道这其中蕴涵着一种理念,因为如果遭遇北极熊,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一枪命中,而是要把它吓跑。也许这才是射击训练的真是用意。”刘惠荣说。

为忙碌的队友熬小米粥  

        8月6日,对于刘惠荣来说是重要的一天。午饭后,她和另外一名队员被安排随华东师大的朱老师出海采集冰川水样,这对于她在北极资源、航道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仅能容纳5人的快艇上,大家发现这里的海湾不是想象中的蓝色或者绿色,竟然是黄色的,海水犹如黄河水一样浑浊发黄。大家开玩笑说,看来中国科考站取名黄河站真是对了。  

        海面上,不时有水鸟紧贴水面掠过,或蜻蜓点水,留下一串涟漪,或振翅高飞,嬉闹追逐。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快艇全速前进,挪威船长戴上了一顶毛线帽子,尖尖的帽顶使人不禁联想起数百年前活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的挪威海盗的装束。海湾上的风真是厉害,虽然大家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还是吸了一肚子凉气。冰川似乎就在眼前,但船开行了足足10公里,大家才真正接近冰川,听到了冰川坍塌的轰鸣声,见到了冰川坍塌激起的巨浪。队员们去了三处冰川,分别测量了海水的pH值、水温等数据,因为刘惠荣的连体服不带手套,便于握笔,在完成自己的考察任务之余,她当起了朱老师的助手,为他做记录。朱老师采集样冰时,人趴在船头,身子探到船外的蓝冰上,用锤子敲击冰块采冰,一不留神就可能滑出船体,栽进冰海。刘惠荣感叹道:“你们太辛苦了。”朱老师笑答:“做科研嘛,习惯了。”  

        在黄河站的几天里,刘惠荣看到不少中国科学家或通宵达旦地忙着做实验,或者出海采集数据,甚至顾不上就餐休息。“我每天都被中国科学家表现出来的执著和敬业精神感动着。”刘惠荣觉得作为站内唯一的女队员,自己应当为大家做点什么。看到站里有小米,她就用小锅为大家熬制了小米稀饭。队员们就着榨菜,“呼噜呼噜”喝着中国风味的小米粥,吃得很香,连称“尝到了家乡的味道”。那一刻,刘惠荣觉得很温暖。

北极社科研究大有可为  

        随着北极冰融速度加快,北冰洋航道每年的开放时间也更长,缩短了欧亚间的贸易航线,北极已成为各国的博弈之地。“在北极事务中,中国的基本立场是求得一个基本的参与权。北极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潜在的航运利益、资源开发利用等,所以中国必须关注北极事务。我们的关注是以和平的态度,与北极国家建立一个良好的协商机制。”刘惠荣说。在今年5月中旬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而在今年6月3日至5日召开的第16届北极大学理事会会议上,中国海洋大学以全票通过答辩,成为北极大学的准成员,也成为我国首个加盟北极大学的高校。对此,刘惠荣认为,“对于北极事务,中国不能缺席,作为中国最高海洋学府,中国海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同样大有可为。”  

        早在2007年,刘惠荣就受国家海洋局委托,主持我国首个北极战略研究专项课题“国际北极法律现状对我国极地开发与科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她最终提交了近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70多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北极的专题法律法规汇编。此后,她又主持了我国首个有关北极法律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重大课题“北极考察与开发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保障和拓展我国北极权益的法律途径研究”、国家海洋局委托的“南极生物勘探的法律规制与我国相关战略研究”等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刘惠荣带领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团队,同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合作,创建了“极地问题研究专栏”,迄今已持续4年,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入选我国北极科考25周年代表性论文,也是25篇中两篇社科类论文之一。对于极地法律和极地政策研究,刘惠荣感到任重道远,她表示:“此次极地科考是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队伍的集体荣誉。从事极地研究让我始终怀有一种使命感,因为它与国家的极地战略决策息息相关。而极地研究还有很多创新点和新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开拓。”
 

作者:金松
来源:中国海洋报 --版次:[A3]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