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保鲜膜是从石油中提取合成的,这种材料很难降解,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五位老师发明了可以吃的保鲜膜。昨天,记者从山东省青年创业大赛了解到,海大提交的“可食性包装膜”项目在创意组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亚军。据了解,从鱼皮、鱼鳞、鱼骨里提取胶原蛋白做成的包装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保鲜时间长效果好,而且价格也不贵。
鱼皮虾壳造出保鲜膜
海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赵元晖是发明“可食性包装膜”团队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可食性包装膜”的主要原材料有两种,一种是鱼皮、鱼鳞、鱼骨里丰富的胶原蛋白,另一种是从虾壳、蟹壳里提取的壳聚糖。胶原蛋白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壳聚糖能抑菌,在一定温度下,这两种物质可以合成一种溶液。 “鲜虾在‘保鲜溶液’里浸一下,它的表面就出现一层保鲜膜。 ”赵元晖说,实验证明这样处理的虾保鲜效果非常好,保鲜时间比用普通方法延长了一星期。
技术变一变产值上亿元
“被当作加工废弃物的鱼皮、鱼鳞、鱼骨目前主要用来做鱼粉,每吨售价800元左右。”赵元晖介绍,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行情,制成胶原蛋白和可食性包装膜能增值上百倍,预计每年可新增十几亿元产值。关键是我国原材料非常丰富。
“可食性包装膜”的造价并不高。赵元晖透露,鱼皮明胶价格相对低廉,按2010年国内市场价格测算,鱼皮明胶价格为8万元/吨,每个食品内包装袋需用0.4克明胶,那么,包装袋单价就应该是0.032元。据统计,全球包装材料与容器的消费市场规模,在2000年已达5000亿美元,市场需求非常广阔。而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产量的不断提升,薄膜袋价格还会有更大的下降空间。
在省青年创业大赛上,由海大九名学生组成的团队当起了产品“推销员”,专家评委们对专利的兴趣非常浓厚,好几家公司也追了上来,想要进一步了解生产工艺。
记者:刘艳玲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