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林谈中日污染问题
本站讯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污染”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5月5日下午,张玉林在行远楼辅楼一楼与在场师生一同探讨中日两国的环境运动的社会条件及其相关经验。
张玉林一开场并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先跟大家分享自己之前到处走访、做调研的经历,语言幽默诙谐,把现场的气氛带动起来。接着,张玉林对“先污染后治理”进行详细的解读:污染是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要发展就会有污染,“发展”之后自然会“治理”,治理之后自然会有良好的环境。发达国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普遍经验就是“历史规律”。
为了让大家对污染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张玉林从日本的污染历程谈起,把日本各个发展时期的污染事件,比如“足尾矿毒”、别子铜山污染、“四大公害”事件与“公害列岛”等,向大家娓娓道来。同时,张玉林还介绍中国有关污染问题的历史认识,即在1950-1971这段时间内,社会处于完全封闭状态,污染没有被视为问题,因而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污染”污染的问题不能一直放任不管,因为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终将演变为社会问题。
对于怎样治理、治理的效果及程度如何,张玉林将中国与日本的经验对比起来论述。中国由于早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迟迟未对污染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这大概要比日本晚了十年,而且中国“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全面——立体的污染格局形成,远远超过当年的“公害列岛”。对于日本来说,张玉林提到,环境恶化是在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山产生的,但由于法律的出台,有效地约束政企双方的行为,从而控制环境的恶化并加以改善。为了说明政府与环境污染以及各大企业的关系,张玉林引入了“准企业”的概念,即在现实的财政困境下,地方政府演变成了以经济扩张和税收追求为目标的准企业。最后,张玉林结合中国的环境问题形成的特征及原因,包括地方的污染保护主义等,呼吁广大师生关注污染问题以及思考中国应该如何进行变革以改变现状。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