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11月4日电 随着人口与耕地矛盾的日趋激烈,人们把解决粮食危机的目光转向了辽阔的海洋。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呼吁:为应对粮食安全的挑战,我国应科学挖掘海洋渔业发展潜力,深耕“蓝色土地”,建设“蓝色粮仓”。
一亩“蓝色耕地”孕育十亩“谷粮”
记者在此次论坛上了解到,海洋食品泛指海洋中一切可供人们食用的海洋动植物资源,包括鱼、虾、蟹、贝、珍珠和藻类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1年将鱼肉确定为人类21世纪最佳动物蛋白质来源,称世界56%的人口摄入动物蛋白质中至少有20%取自鱼类,并预测未来全球鱼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介绍,海洋不仅矿产资源丰富,多金属结核富含的多金属元素总量远远超出陆地存量,海洋蕴藏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海洋动植物20万种以上,海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难以估计,海洋生物已成为人类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资料显示,从投入的角度看,粮食投入高于渔业15倍左右。海水养殖的亩效益是粮田的10倍,被称为“一亩海水十亩田”。海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是谷物的2倍多,比肉禽蛋高五成。世界人口正以每年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从 1961年人均0.44公顷降至目前的0.26公顷,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重短缺。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对记者说:“不计土地减少对食品安全的压力,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有16亿人口,依目前水产品在食品消费中所占比例,我国就需要增加1000万吨至2000万吨水产品,这对我国水产品生产是很大的压力。”
与会专家在论坛上呼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水产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各主要渔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海洋农牧场,用农牧化的手段增繁殖水产生物,增加渔业资源。
“渔业大国”并非“渔业强国”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崔利锋日前在青岛介绍,我国渔业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5373万吨,渔业产值6752亿元,出口水产品总额138亿美元,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现有渔船约100万艘,渔业从业人员1400万人。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养殖水产品约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
“无论从产量、出口额还是渔船、渔民数量,我国现在都已经是一个渔业大国,但还不是渔业强国。”崔利锋说。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渔业中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仍然占据较大比例,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渔船装备、海水养殖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的标准不高,出现了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出口海产品中就先后出现了出口欧盟冷冻虾仁氯霉素事件、出口日本海产品抗菌剂等问题。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孔杰介绍,由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我国海水养殖投入和产出比例日渐失衡。“以扇贝为例,10多年来,我国扇贝养殖面积扩大了5.46倍,但产量仅增加了1.27倍。”他说。
由于粗放的经营方式以及涉水工程大量挤占渔业水域和滩涂资源,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地;捕捞强度过大以及工业污染和生活排污严重损害了渔业水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我国海洋渔业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突出,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环境恶化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此外,有专家指出,我国现有渔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仍显滞后,渔政渔港、标准化养殖池塘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渔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水产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慢。
储备“蓝色粮仓”要强化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
唐启升认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首先要有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下利用科技突破来驱动,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海洋发展模式。例如,发展多营养层养殖模式和资源养护型的捕捞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日本、加拿大、挪威和冰岛等国家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先进,可以为我国科学“深耕蓝色土地”、实现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首先应抓住行业准入和限额生产等关键环节,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挪威是世界最大的鲑鱼生产和出口国,挪威自我限定养殖场数量并实行饲料配额。在发放养殖证时,限定每个证只允许养1.2万立方米水体,申领一个证需缴纳500万挪威克朗。
其次,利用高科技技术改造传统渔业,实现渔业生产结构的升级换代。加大政府对渔业的科技投入,运用现代科技对传统渔业改造,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例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水产养殖业,发展先进的抗风浪大型可升降深水网箱养殖,实现网箱增氧、投饵、洗网、水下监视数字化等。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海洋渔业目前养殖业是主力,随着近岸海水环境受到养殖的影响,养殖从近岸向远海延伸是必然趋势,但远海养殖何种品种、装备设施升级和养殖污染的处置都需要科技突破的支撑。”
此外,我国海域绿潮、赤潮、台风、海冰等自然灾害频发,这都可能一夜之间让渔民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渔民因灾返贫已成为渔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政策性渔业保障来护航,以财政补贴、民间组织独立运作和政府支持再保的方式,建立渔业保险制度,将渔业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同时,有专家认为,海水养殖应注意克服药物残留、有害添加剂、海区污染等问题,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形成质量标准高的水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的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徐冰 郑茜
来源:青岛新闻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