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挥自身优势 着力发展蓝色经济

作者:张旭东 徐冰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2011年10月11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1-10-11 字号: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6日电   发挥自身海洋科研机构、海洋人才等优势,青岛着力发展蓝色经济。
   

    发挥优势

    青岛拥有许多海洋科研机构。按照发展“蓝色经济”思路,青岛着重从陆地耕耘向海陆统筹转变,从传统粗放式增长向实现高端高质高效转变,从传统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特别是优势产业转变。

    2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家获准装船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在青岛诞生,该装置由中船重工科研机构与相关企业突破9项关键技术研制而成,一期产业化项目将达到年产500台压载水处理装置的能力。

    在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所等20多个科研机构努力下,青岛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先进。目前,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正加紧推进。

    根据规划,未来几年,青岛将依托海洋科技力量,完善海洋科技信息、技术转让等服务网络,在海洋药物、海水淡化、海洋水产育种育苗、深海研发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打造面向深海科技研发、深海资源调查、深海装备研制以及服务等领域的开放式国家级平台,推动一批又一批海洋科技高端成果实现产业化。

    青岛还将探索建立海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国际合作研发中心等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海洋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促使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

    汇集人才

    青岛市政府一项调研结果显示,青岛虽然拥有众多海洋科技人才,但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基础研究人才占绝大多数,应用人才、经营人才、复合型人才匮乏。围绕“蓝色硅谷”建设,青岛努力面向全球汇集各类海洋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

    7月,青岛召开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高端人才项目洽谈会,搭建国际海洋高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广泛吸纳国内外海洋科技英才。

   8月,青岛市政府、山东大学合作共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大学将在青岛建设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校区、高端学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和高端人才培养和聚集基地。

    围绕打造“蓝色硅谷”,青岛将实施“人才强海”战略,引进培养一大批深海资源开采、深海生物资源利用、微藻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科研人才,打造海洋前沿技术科研团队;引进培育建设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及仪器装备等领域高水平研发人才,打造海洋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团队;培养一批掌握工程技术、熟悉生产管理和精通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海洋技术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海洋产业应用开发人才团队。以海洋人才市场为交流对接平台,青岛将成为东北亚地区的海洋人才集聚中心和交流中心。

    打造“蓝色硅谷”

    据了解,依托“蓝色硅谷”战略,未来5年,青岛将着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建成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青岛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75.3平方公里、海岛69个、天然港湾49处、海岸线711公里,近海海域广阔,综合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20多艘……

    立足“蓝色硅谷”目标,青岛将重点设立国际海洋科研中心、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深远海与海洋前沿技术研发中心、海洋生态保护区等“蓝色硅谷”功能区。

   8月,位于青岛即墨鳌山卫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标志性建筑——综合楼及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投入使用。它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5支“国家队”共同组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海洋科研机构,并成为国家海洋领域主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基地。

    据介绍,未来5年,青岛将投资6000亿元重点建设300个项目。

    重点推动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试基地、海洋科考船等一批海洋科技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海洋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以科技进步带动海洋渔业、船舶制造等传统海洋产业的升级和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记者:张旭东、徐冰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