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王蒙源自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序诗:“所有的日子都去吧,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考验我不会丢脸。”轻松的抒情,幸福的呼唤,娓娓的誓言,那是五十一年前的王蒙,那是年轻的、神采飞扬和激情满怀的王蒙。在今天,王蒙院长坐到了我们面前。饱经人生的沧桑,遭遇过坎坷,也经历辉煌绚烂的他,现有的是另一种的飞扬,别一样的魅力:是大家风范、大将风度的洒脱,是大道无术、大德无名的飘逸,亦是大智无谋、大勇无功的逍遥。
“幽默是一种智力的优越感”,这是王蒙的名言,而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具优越感的人。一句联想去年、联系今天的开场白:“没有SARS真好啊!”,使我们禁不住开怀大笑。那是不争的事实,是他的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人人都知晓的情状。但由他的口说出来,似乎言语已在无形中增添了一份灵气,增加了一抹色彩,增补了一行旋律,成了满是情趣和情调的美文。在谈到语言的修辞功能时,他举了阿Q的例子。他说:“阿Q先生如果学徐志摩,对吴妈的表白是:‘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讶,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或许吴妈就答应他了;或者他来中文系学习一下,来听听我们的讲座可能也会成功……”。王蒙引例典型、评说深刻,但又决非牵强附会,有入木三分的功效。王蒙先生善于即兴发挥,依据此情此景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的演说。在整个的过程中先生的幽默无处不在,会场笑声不断,掌声迭起。我们的心也随之变的欢悦,尽心的体会“润物细无声”的教诲。幽默的哲学是坦然自若的人生态度,是悠然自在的笑看风云!
再看看先生喜欢的词和句子吧。“你好” 、“再见” 、 “我想你” 、 “我们都老了” 、 “先生别来无恙乎” 、 “谁知道啊 ” 、“Why not”……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词句是再平凡不过的是司空见惯的。比如“你好” 、“再见”,我们何止用过几百次,但我们又何曾思考过其中的美,考虑过其内在的风格韵味呢?王蒙曾受到过极不公平的待遇,一度陷入人生的低谷,但对于这些灰色的记忆,他不曾耿耿于怀,也极少怨天尤人。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社会,对于人群,他想到的、表达的、给予的是:爱,“宁叫天下人负我,不愿我负一个人”。基于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诚挚的情怀,连他的言语都是力求生命力的, 是带感情、带温度的 ,是人性化的!他所信奉的是爱的哲学,宽容的哲学,感恩的哲学。
声音会消散,文本却能留下来;言说会逝去,体会玩味的乐趣却可长存。王蒙以我国旅游点所蕴涵的渊源的历史文化来论述语言的记忆功能。他述西湖的奇美:“莫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论岳阳楼的壮丽:“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他评黄鹤楼的真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谈滕王阁的本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山如此多娇”,楼宇几多妖娆,千古丽句的记录:字字是景,却句句含情——热爱之情,骄傲之情,自豪之情。“一个没有文本的民族,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记忆,而没有了记忆也就无所谓幸或不幸。”中国文人素有忧国忧民的传统,王蒙先生虽然表意含蓄,表达委婉,我们仍然能体味到他的寄情于景、述怀于民、诉爱于国的悲天悯人的气质!
当王蒙在解读语言的政治功能时,我们的思维也会随其丰富的词句变的愈加疏朗和开阔。“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无产者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流出的血将染红明天的朝霞!”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格言信手拈来,王蒙慷慨激昂,如数家珍。而对于拉姆斯菲尔德“文理不通奖”的获奖作品和老布什经典的“No、 no、 no ,”王蒙的模仿和表演更是穷形尽相、惟妙惟肖,具有相声的特质。笑过之后,我们又会得到另一种的感知:他同情多灾多难的伊拉克人民,他讥讽虚伪背信的美国政界。王蒙的眼光是放在五湖四海、置于整个世界的。他追求正义,坚持真理,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用自己的心去判断世界!
坐在王蒙面前,我们如沐春风,心情激动但心神宁静。感受他的感受:是满载自由的自由;聆听他的聆听:是满载生命的生命。笑着,思索着,也进步着,成长着。这场报告仅有两个多小时,所讲所言的确是非常有限,但王蒙对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态度,他的为人风格、处世之道,他的人生哲学,却时时表露,处处彰显。王蒙,我们可爱的院长,在与我们“奇文共欣赏”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我们的思想更加明净,我们的心智更加清澈:莫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莫要“言过其实,夸夸其谈。”要做“言语的大师”,更要做“行动的大师”!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用它来形容我们的王蒙院长是很合适的,生命因热爱而动听,我们因聆听而感动,感谢我们的王蒙院长:谢谢您的真诚,谢谢您的劳动!
通讯员:陈蕾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