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贵州德江县煎茶镇中学旁的“微笑小屋”里,充满孩子的笑声。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4名支教老师,正带着当地的留守儿童看课外书、做小游戏、开展体育比赛……
“节日里,农村的留守儿童不像城市里的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游乐场、逛街。作为志愿者,我们希望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给他们带去节日的欢乐。”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马弋丁说。
去年秋季,马弋丁和队友们从大海边的山东青岛来到大山中的贵州德江,接过师兄师姐手中的粉笔,成为中国海洋大学第九届支教团的一员。他和队友们很快发现,煎茶中学的留守儿童竟占了全校学生的一半有余,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性格趋于孤僻、自卑。
支教团成员邱丽茹说,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捣乱,被她狠狠批评了一顿,事后想起来十分自责。没想到,这名学生悄悄给她写了封信:“老师,我上课睡觉、不听话你可以打我,只要你不放弃我。”
这让邱丽茹感到心酸,“这些孩子渴望的只是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于是,支教团的队友们制定了家访计划,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访家庭较为困难的留守儿童,希望在一年的支教时间里,尽力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贵州贫困山区的村民居住分散,住得最远的学生,需步行3个多小时。
“想想这些孩子每周都要背着十几斤大米和蔬菜往返于山路上,我们家访就不觉得累了。”马弋丁说,每次家访,他们都会给学生带去课外书或营养品。
2010年底,在共青团德江县委的帮助下,支教团建起了德江县内第一个“微笑小屋”。“微笑小屋”是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的一个志愿者服务项目,主要由服务基层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青年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送去帮助和关爱。
“微笑小屋”成立后,马弋丁运用自己过去学到的“同伴教育”模式,在煎茶中学的留守儿童中寻找了一批积极开朗的孩子,发展他们为“小志愿者”,然后由他们带动其他留守儿童,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要,更能互相影响和帮助,比大人告诉他们‘你应该怎么做’有效得多。”马弋丁说,“还不如让孩子自己播撒阳光的种子,我们只需要浇浇水、施施肥。”
如今,“微笑小屋”已成为当地留守儿童的乐园,在这里,他们能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看书学习练字,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打篮球、下跳棋、做游戏……镇里有几个孩子甚至每天都来“报到”,五一期间也不例外。
“许多留守儿童家庭贫寒,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坚持让我们感动。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温暖和笑容,也让我们体会到充实和快乐。”马弋丁说。
记者:王橙澄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