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教育高层论坛在石大举办

作者:刘积舜来源:人民网2010年12月7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0-12-15 字号:

  12月4-5日,第三届山东省高等教育高层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论坛由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来自山东省内105所高等院校的180位校领导、专家参加。论坛通过专家报告、大会报告、分论坛报告、交流论文等形式,就“人才培养与特色学校建设”展开深入而广泛的讨论。

  据介绍,这是2008年以来我省高教界召开的一次规模最大的盛会。第一届论坛于2006年召开,主题是“创新性人才培养与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008年第二届高教论坛以“高教强省建设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主题。历届论坛主题很好地结合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今年的论坛上,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的专题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青岛大学校长夏临华、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张新义、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谭森德分别在大会上做题为《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不同类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差异探析》、《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理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报告。此外,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德州学院、烟台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高校领导就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改革等作大会交流报告。44所院校递交大会交流材料,就“人才培养与特色学校建设”介绍各自学校开展的特色和创新工作。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在开幕辞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院校强化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是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山东省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坚持内涵提升、建设高教强省是我省高校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论坛以“人才培养与特色学校建设”为主题,体现了《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基本精神,体现了山东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内在要求。她认为论坛的举办能够进一步加强省内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山东省高校不断强化特色、内涵提高,从而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新的提升。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强调,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的大众化进程和规模迅猛扩张以后,很自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仍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切实提高质量将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大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增长”的概念占了主导地位,各行各业都过于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发展,结果导致许多发展过程中的偏差。与此类似,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社会需求压力、在发展过程中也曾一度过于注重追求数量增长,导致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出现了高等教育质量质疑、就业困难、资金紧张、教育不公平以及大学精神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积极面对这些问题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高等教育改革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总之需要社会各界和教育界内部的共同努力,才能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他指出,大学校长是一个大学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中国特色大学的建设进程中,中国的大学校长肩负着更多、更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的价值观影响深远,因此,校长们应该在处理繁杂的事务管理之余,认真思考教育理念问题,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这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前提。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教育家,然后才是学者,是社会活动家。在今后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大学将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大学校长身上肩负的责任会更大,大学如何履行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是每个大学校长不可回避的问题。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通过纵向对比大学的“变”与“不变”,横向对比中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大学的基本职能要重新界定,大学的本质是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都是延伸。”“在大学里面,如果过分放大科学研究的作用,就像我们国家在GDP增长中对环境的破坏是一样的!”“大学的权力应该包括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学生权力,未来的大学应该是越来越以学生权力为核心而建设”等观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在《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报告中认为,培养特色创新人才是行业特色高校的使命,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大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可避免地成为衡量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而对行业特色高校来说,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特色,就是要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特色创新人才。青岛大学校长夏临华认为:不同类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差异,高水平大学就是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着重知识创新,引领社会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注重的是知识的思想性、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科学素质;而地方大学就是要为当前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跟着社会需求走,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以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为目标,注重专业基础厚实、专业知识面宽广、专业技能精湛,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巍然认为,创新人才是“能够创造出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新成果的人”,并且有一个前提“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和全面发展的人”。怎样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李巍然认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正像论坛交流报告会的主持人、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校长夏临华总结的那样,“这是一次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的论坛”。高等教育专家、山东高校的领导等纷纷就人才培养与特色学校建设发表各种观点,介绍本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的先进经验。论坛取得的成果深受与会专家和高校领导的赞赏。

文:刘积舜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