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专家研发的"海大金贝"已开始在大连獐子岛大面积养殖
近日,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举行的建置80周年庆典上,传来了不少好消息,其中该院“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成了一大亮点。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海洋科研成果大都是本地开花外地结果。其实,这是岛城海洋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虽然岛城聚集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但在进行一些新品种,尤其是与市民生活相关的一些海产品新品种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时,这些科研院所往往首选外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关海洋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岛城今后该如何进行?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你当初研究的‘蓬莱红’为什么不叫‘崂山红’呢?”这是岛城一位渔民在获悉自己养殖的“蓬莱红”扇贝是由岛城专家研发的后,向研发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包振民教授发出的疑问。虽然说“蓬莱红”只是为了纪念最早在蓬莱开始该新品种研究,但这是个外地名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其规模化养殖主要在外地。记者了解到,像“蓬莱红”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海洋科研成果还有不少。
岛城专家研发新品种给它起名叫“蓬莱红”
这些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包振民教授一直致力于扇贝新品种的研发。其中的背景是,虽然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0%,水产品养殖量已远远大于捕捞量。但一些传统养殖的品种,比如扇贝已逐渐老化,生长速度缓慢不说 ,而且受病虫害的困扰,抗病能力也越来越弱。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这种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急需要研发新的品种。
在无意中发现传统品种扇贝大约有10%是红壳的现象后,包教授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研发切入点,后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他最终研发出了一种贝壳都是红色的扇贝,这种扇贝不仅生长速度快40%,抗病能力也非常强。2006年,该扇贝获得了国家新品种的认定,也是人工育成的第一个扇贝新品种。两年后,这一研发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过,由于这一新品种的研发最早是在烟台蓬莱进行的,所以在给新产品命名时,包教授就给它起了个“蓬莱红”的名字。其实,后来该产品也主要是在烟台蓬莱、长岛以及威海荣成等地进行规模化养殖。据包教授介绍,“蓬莱红”最多的时候养殖面积达到了7万亩。
谈到“蓬莱红”在岛城的养殖面积,包教授说很少,只是在沙子口一带有,像外地那种大规模的养殖没有。不过,“蓬莱红”这个品种在岛城闹过笑话:有一次,有位崂山渔民问,为啥不叫“崂山红”呢?这位渔民甚至想把它改名叫“崂山红”。
据介绍,“蓬莱红”上市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包教授也很快研发出了它的改良品种“蓬莱红二号”,不过,包教授表示他们并不急着向市场推“蓬莱红二号”,“如果推得太急了,就等于把‘蓬莱红’的市场给挤掉了。”
“海大金贝”外地养殖明年先上大连餐桌
“海大金贝”同样是由海大海洋生命学院包教授研发的一个扇贝新品种,不过这一新品种的推广地在大连。
这一新品种的出现,也带有一些偶然因素:2003年包教授受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的邀请,去探讨良种选育,结果在生产车间里发现了一只肉柱呈金黄色,对方认为是“次品”的扇贝。后来包教授抓住这种扇贝研究,通过控制其基因,成功研发出了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类胡萝卜素,且抗氧化能力强的“海大金贝”。
不过,与“蓬莱红”相同的是,“海大金贝”最终也在外地进行了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今年3月份,该产品和辽宁刺参“水院1号”一起,获得了国家新品种的认定。而经过三代的优良选育,现在该品种已在大连獐子岛开始了近2万亩的养殖。虽然现在还没上市,但养殖方獐子岛渔业集团表示,他们对该新产品的市场充满了信心,而且准备先打高端市场,再逐步打低端市场。也正由于从选育到养殖等,整个“海大金贝”都是在大连进行的,所以岛城现在还没有规模养殖。
值得一提的是,包教授在20多年研究扇贝等品种的过程中,通过边实验边建设,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育种体系BLUP。简单来说,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在育种时,可以把亲本的长度等生物形状信息输入电脑,这套体系就能依靠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迅速考察出该亲本的“族谱”。
据介绍,这套系统已放在了网上 ,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免费使用,不过从使用情况来看,还是外地企业多一些。
不少本地参鲍争傍“辽宁牌”
由于缺少新的海洋科研成果落地,这使得岛城海洋业,尤其是海产品养殖方面,无论是从产品上,还是从技术上,都缺乏创新。这样的结果是 ,岛城原本养殖的一些产品或得不到技术支撑,渐渐失去了竞争力;或形不成规模和品牌,不被市场认可。在这方面,一个很尴尬的事实是 ,岛城一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生产的海参,到了南方后,竟然需要傍人家辽宁的品牌。
养殖户们也想“尝个鲜”
这一点,今年60岁、家住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峰山西社区的养殖户陈卫林深有体会。
陈卫林家里有个一亩二分地的海参鲍鱼池子,属于典型的散户经营者。每年海参的产量在三四百斤,鲍鱼的产量则在2100斤左右。谈到现在养殖的品种,老陈说可以,但他并不是特别满意,因为他所养殖的海参和鲍鱼都是老品种了,尤其是鲍鱼,是日本的一种鲍鱼和本地一种鲍鱼杂交而成,经过10多年的时间,现在这个品种已经老化了,成活率也不高。这个时候,他们非常希望能有新的品种,但是现实中,根本没有得到这样的技术支撑,“假如有科研院所给我们提供新的品种,我们也会去养殖新品种的。”
缺乏竞争力外地叫不响
青岛龙盘海洋渔业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霞,也以他们公司为例讲述了对新海洋科研成果的期盼。
王金霞说,他们公司在崂山区,拥有3000亩的海域使用证,年产鲍鱼大约在100吨,在当地算是个很大的养殖公司了,并在市区开了专卖店,而且今年还有海产品品牌被评为青岛市十佳品牌。但是 ,王金霞认为,包括自己家在内的品牌,在青岛还可以,但出了青岛,就缺乏竞争力了。“比如说崂山的海参,虽然养殖海参的企业不少,但是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结果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咱的海参、鲍鱼到了南方,都得叫‘辽鲍’,‘辽参’,因为咱们形成不了规模和品牌,而人家那边的品牌大,大家都认。”
“现在,岛城一些科研院所经常到我们那做试验,比如研究白海参,藻类附着情况,底下生物情况等,但是海洋科研成果却很难在我们这落地。”王金霞说。
多数海洋科研成果落户他乡
其实,不仅是海大海洋生命学院包教授研发的“蓬莱红”和“海大金贝”。岛城其他科研院所研发的海洋新产品或者新技术中,也大都是在外地进行产业落地和成果转化。
比如,10月底,岛城媒体纷纷关注了一个叫“大西洋鲑鱼封闭循环清洁生产的项目”,该项目中所提到的大西洋鲑鱼俗称“三文鱼”,是不少市民喜欢吃的海产品。假如岛城能将这一市场潜力巨大的项目落地并形成产业规模,那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现实是,虽然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研发,但最后的养殖是在烟台市一家名为东方海洋科技公司的企业内。
相比之下,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研究的中国对虾“黄海一号”算是在本地产业转化得不错的品种了。不过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所长也坦言,岛城不是“黄海一号”的主要产区,目前岛城只有约一万亩的养殖规模,在河北唐山等地,养殖面积高达10万余亩。
对于海洋科研成果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青岛市社科院郭先登研究员也意识到了。
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不无遗憾地表示,青岛虽然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市海岸线长达870公里,占到了山东省岸线的1/4,并且集中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全国 30% 的海洋科研机构,集聚着全国40% 的高层次海洋科研人员和海洋领域院士,承担着50% 的国家重点海洋科研项目,但是青岛在海洋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只有不到20%的海洋科研成果能在本地转化,其他一般是到外地进行了转化,“其中有一家研究所甚至只有不到10%的本地转化率。”
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吉亭研究员也表示,青岛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做得相对不错的地方,比如“黄海一号”、“黄海二号”中国对虾改良品种,因其发病率低等优点在岛城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现在已经有1万亩的养殖面积;再比如“中科红”扇贝,现在也有几百亩的养殖区域,但是总体来讲,海洋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还不是很好。
本版文/图 记者 李志波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