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如他,在思想的土地上耕耘,虽然深知其中的艰难,但依旧坚持;个性如他,课堂上形式多样,上演“百家争鸣”现代版,思修、马基照样备受青睐;睿智如他,眼观人世,洞悉生活,对于这个社会始终持有一杆自己的称。他行走在人生漫漫征途上,不断前进,不断探索,为自己掌起前行的灯。曾经,他触摸着思想修行的印迹,苏格拉底,孔子是引航人;而今,他走上讲台,为学生们引航,将同学们渡到思想的彼岸。
幽默而不玩笑,睿智而不张扬。他,就是王付欣。
生活中的“带头大哥”
课堂的摆渡人
“先做人再谈理想”
课堂上的王老师让人感觉斗志昂扬,“解气,带劲”是同学们对他课堂的评价,“要是不跟专业课冲突,我一定追随他的马基。”法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2010级胡晓玲笃定地说。对于这样的“超级粉丝”,王付欣表示颇为惊讶但更多的是感激:“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课上分享交流,课下细心询问,即便是原本被定义为“枯燥乏味”的思修、马基,也能备受同学们青睐。
“都说要先谈理想再做人,但我认为应该先做人再谈理想。”在他看来,为人处世之道始终应该摆在学习首位,否则无益于个人发展。他的课堂上,会听到他对“我爸是李刚”事件的深入分析,引申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性问题,为当代大学生敲响警钟;也会得知网上对长江大学学生救人的各种腔调,以及对彭宇冤案沸沸扬扬的争吵,继而展开大学生价值观的讨论。每一天的“新闻头条”都会成为他课堂上的话题之一,立足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
“探究学习比一味的塞给学生知识更为明智。”这成为王付欣教学的主要理念之一。他会以自己的观点作为引子带着学生作深入思考,却从来不会给出所谓的真理。因为在王付欣眼中,任何一堂课学生都是主体,思想更应该如此,只有在自我思考挣扎中得出的结论才能真正记在心里。几乎每节课都能听到学生的声音,“怎么看怎么看”更是成为他课上的口头禅,在这种双向探讨的过程中让同学们领略为人处世的真谛,感悟当代大学生所担负的责任。
“课堂上没有绝对权威,老师学生都是权威”
没有人批判我,我就自己批判自己。不管是曾经喜欢拿着书本漫步在校园小道上的“王付欣”,还是如今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的“王老师”,他始终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生活。“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师学生都是权威主体,双方都有话语权。”他的课堂,提出质疑的学生总能得到说话机会。“学生既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不然硬把他们喂饱也是徒劳。”不给学生上枷锁,以批判的视角看问题,是王给自己提的要求,也是他对学生的希冀。
大学里的王付欣每节课都坐在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他给出的解释是,既便于听课做笔记,也方便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交流。对老师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并且毫不吝啬地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此“交流”让他迅速成为校园风行人物,而他的交流亦成为整堂课的焦点,就像一股流水,带走了学习的乏味与沉寂之感。这种“批驳的惯性”一直保持到他站上讲台,如今他不再是第一排的提问者,不再在课堂上随时找老师的“茬”,角色变化了,但他仍会引导他的学生像当年的他一样“反动”, 因为在他的字典中,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师也和学生一样在思考学习中。
小时候的王付欣就喜欢在爸爸的书房里闲逛,闻着书香、看着泛黄的书页,对他来说就是童年最美的回忆。“从小我就在书的世界里奔跑。”谈到书,他眼神中满是欢愉。“书架上摆着线装四大名著,还有各类文学、历史、哲学名作。”爸爸“阵容”强大的书架让王付欣从小就备受“滋润”,二年级的时候就捧着一本《红楼梦》看得津津有味,即便同龄孩子此时都在掏鸟蛋,玩过家家。
他戏谑道:“我当老大不是因为我拳头硬,个子高,而是我能用书里面的故事把小伙伴忽悠住。”《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封神榜》中的妖魔鬼怪,都是王付欣故事的主要来源,既体验文学的魅力又让玩伴们羡慕不已,小小的他对书本更加喜爱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有了自己的书架,上面除了文学历史哲学以及其他书本均有“专栏”。在他看来,读书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对社会的思考越多,自然更希望从书本中看到能够引领升华思想的东西。
“从《历史的终结》中会看到对马克思主义出路的思考,《群氓时代》会告诉我们中国社会现在的围观心理。”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王付欣认为,多角度的阅读,多角度获取新的思考方向,这对他的独立思想的建立和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课堂上,他也会把自己的阅读经验传授给学生,即便只是针对问题推荐书,他也同样建议同学们多方阅读,以培养自己健全的思考能力。
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经历的丰富与视野的开阔让王付欣对读书有了新的感受:“读书开始不那么随性了,慢慢追随一些更有深度的著作。”他表示,读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人能一步登天,倘若一味追求深度和广度,只能是囫囵吞枣收获甚微而且浪费大把青春。此时的他,课上旁征博引,课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读书有了另一番认识。
各类名家大师学说信手拈来,课堂内容充实而有章法,哲学、历史、文化、甚至是科技知识都为他所用。在学生心中,从不看课本,从不看课件但依旧滔滔不绝的王付欣更有魅力。都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要有一桶水,而对此王付欣则有自己的新理论:“一桶水完全不够,老师应该是一条河,而且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这样才能给学生最新鲜的知识。”
利用一切有效时间看书,增进知识储备,拓宽知识层面,读书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到哪看到哪,对哪些感兴趣看到哪。”他对自己现在的阅读状态如是描述。始终保持一种闲适悠然的阅读状态,即便有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依旧止不住那股热情。“读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对学生的忠告,也是对自己的警示,因为他要为成为一条真正川流不息的河而时刻努力着。
行走在旅途中
已经走过学生时代的他回头再看“大学”感触颇多,就像抚摸着时间所划过的印痕,听着岁月奏出的歌。“大学真的是个黄金时代啊,你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恋爱,而不用考虑房子、车子、孩子、票子问题。”王付欣的语气里透露着美好,用他的话说,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在这个过程中,生活要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这种“不可避免”在一个迷失的时期尤为显眼,在这种“不可避免”里,见义勇为受到质疑,屠杀幼儿园学生的行为屡次发生,改革开放以来,唯物质、唯利益观念出现,“姑娘不是讲心的,是讲金的!”王付欣这样来形容这个日益物质化的时代,“在社会转型期之中,人们价值迷失,价值结构断裂。非常可怕。”
可怕的不是迷茫,而是失去。王付欣在马基课上曾经提到,他现在正在阅读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而文中所提的“三种脱序的人”,让他读来胆颤心惊。对曾经充斥报道头条的杀害小学生事件,王付欣表现出极度的愤慨与无以言表的悲痛:“一个社会开始把魔爪伸向弱势群体,这是多么可悲。”
他曾在课堂上分析“我爸是李刚”事件,对肇事者进行毫不留情的质问,也对中国社会的围观表示无奈:“中国人都喜欢围观,围观的人多了就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如今再谈起围观,他又有新的认识:人们每天为追求物质利益奔波劳累,甚至让这些劳累遮盖住了内心的良知。在这个迷失的社会中找回纯洁心灵,是一个社会公民对社会的期望,更是一名老师对学生的期待。
要在迷失的社会中真正找回纯洁与善良,王付欣认为重塑价值观非常有必要,不仅是个人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作为大学教授,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坚守教学第一线,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去引导他的学生,为社会输送新鲜的健康的血液。
在他看来,大学生不仅要寻求真实,更应该追求善良与美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他曾经在课堂上组织一场关于“长江大学学生值不值”的讨论,其中有一名同学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没有资格在这里讨论他们的值与不值。”这让他很感动。因为他看到的是一种正义和捍卫正义的凛然。
从“信仰危机”到“精神走私”,价值观缺失的一代已越来越不相信未来与美好。王付欣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始终记着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弥补这个社会所带来的人性缺憾。他会一直行走,也会一直在行走中思考。
记者:罗亚玲 姜恒聪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