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与“全向移动平台”合影(左三为程凯老师,驾车者为李雨桥,左四为苏超)
本站讯 只需将普通车轮改造成奇特的锯齿状,配以一把手柄,就可实现任意方向、任意角度的平移和旋转。日前,这个由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程凯老师指导的神奇的“固定轴全向移动平台”在海大研制成功并于9月27日上路试车。该移动平台在国内尚属首创,它的研制者是我校两名本科生——该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级的李雨桥、苏超两名同学。
27日下午,记者在试车现场看到了这辆神奇的“移动平台车”。它的外观颇似早期的汽车,又与现在的叉车颇为相像:方向盘是一只全向操纵杆,能量装置是两块蓄电池。更为神奇的是,当操作员要移动时,只需将手柄向相应方向一扳,就可轻松实现“平台车”整体的任意方向运动,而轮轴角度没有任何变化。程凯老师介绍,普通的常规车辆转弯时,转向轴是要偏转的,而这种车的轮轴是固定的,只需要四个轮子不同方向和不同速度的旋转组合,即可实现旋转和左右平移。另外,这种车体仅凭简单的操作就能准确地实现车身运动,它采用全向操纵杆,使操纵和实际运动能直观地对应起来,即使没有任何驾驶经验也能顺利上手。通过车载多功能仪表,亦可直观实时地监控运行参数。
据介绍,车体尺寸为1200×1000×1200(mm),设计最大功率800瓦,最大速度每小时10公里,最大载重量150公斤,续航里程10公里。经过实地测试,目前已经能够适用于空间狭小的仓储、图书馆藏书区等多种场合,有望为物流行业提供一种全新的运输设备。它本身所体现的运动理念也将为全向移动、机器人运动仿真等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雨桥、苏超两名同学告诉记者,从最早项目团队产生想法到设计完成历时10个月,期间大家经过不懈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机械制造上,为了解决普通车床加工难度的问题,他们的指导老师程凯凭借大量的经验积累,采用了一种巧妙的、低成本方法精确地加工出了所需复杂的曲面。在控制方法上,项目成员也通过不断论证和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今年10月,本项目作为入选项目之一,将代表海大参加在东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
据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申请立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的研究项目。研究项目必须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思想,立论依据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我校自2007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来,已成功研发了如“单轴双轮自平衡式代步车”、“小型自主式海洋环境资源探测机器人”、“柔性叶片水流发电装置实验研究”等一大批优秀项目。
文/图:金松
上路试车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