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需要河水“灌溉”,庄稼可用海水滋养,淡水能从咸水中来。记者在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感受到,蓝色经济视野中的海水利用应“咸淡相宜”,进而探索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
渤海急需黄河水“灌溉”
在日前举行的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认为,中国渤海急需黄河水“灌溉”,阻止其越变越咸。
胡敦欣说,全球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水的问题。以尼罗河和黄河为例,尼罗河不少河段如今已经干涸,黄河水量如今还不到50年代的十分之一。长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在河流上建坝,一部分水就不能到大海里面去了。
胡敦欣说,山东省地处黄河末端,黄河水经过上中下游层层截留,一路下来到黄海入海口已经变得很少了,由于黄河入海水量的减少,渤海的盐度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渤海的生态环境。以中国对虾为例,盐度增加使得渤海中国对虾产卵场遭到破坏,因为对虾产卵需要一定的淡水,所以中国对虾的生存区域被极大压缩。因此,胡敦欣院士建议山东省应力争相关的国家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海水庄稼飘香在即
据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介绍,目前,中国海洋大学与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正在共同研发“海洋水稻”,海水庄稼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大面积推广。
2008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与由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签约,联合开展“导入海洋生物功能创制水稻新种质”的研究,共同研发含有海洋基因的新型水稻。
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就与中国海洋大学的张学成教授合作,开发利用藻类基因资源进行水稻种子改良的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克隆螺旋藻藻蓝蛋白基因。由于螺旋藻属于蓝藻,含有藻蓝蛋白基因的水稻,从种子开始将成为蓝色,长大的水稻也将从普通的白色变成蓝色。变化的不仅仅是大米的颜色,这种新型大米不但色香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将大幅度提高。
由于水稻整个生长期内,在水田中均需要灌满水,对水资源需求很大。目前,科学家们又在努力把更多的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如耐盐基因导入水稻中。据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专家介绍,如果这种含有耐盐性海洋基因的新型水稻能够研究成功,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水稻的灌溉很可能还会用海水,大大降低淡水需求。耐盐性水稻不仅能节省淡水,还可以在沿海滩涂、盐碱地进行推广种植,这将对发展耕地面积和增加粮食产量产生深远影响。
此前,我国引进了海滨锦葵种子,随后对该物种进行了引种生态学的一系列研究,在人工栽培实验中,目前可以成功地用2.5%的盐水灌溉。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搜集筛选了耐2.5%盐度的盐海滨锦葵种质1000多份。通过航天育种技术,获得了高耐盐、高产以及高含油的海滨锦葵种质55份,其中含油量超过20%的海滨锦葵新品系5个。
海水淡化离不开政策支持
海水不仅有望成为庄稼常规灌溉用水,而且在解决部分沿海地区淡水短缺的问题被寄予厚望。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高丛堦院士在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所做“中国海水利用发展现状与展望”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特别是在北方沿海地区,水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向大海要淡水以满足沿海地区的发展需求,是沿海地区的战略选择之一。
高丛堦介绍,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每天有4700万吨淡水来自于海水淡化,可满足2亿人的生活需求。但是海水淡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普遍,每天仅有30万吨淡水来自于海水淡化。
他认为,海水淡化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工艺的进步,如今每吨淡化海水的成本仅为4元至5元,而每吨淡水的运费即高达每吨20元,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如今我国不少海岛上如山东省长岛县所使用的淡水大部分来自海水淡化。
高丛堦强调,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使用,离不开相关政策与机制的支持,此外还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工艺,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减小海水淡化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把海水淡化同海水发电、海水化工、海水供热等过程结合起来,使海水淡化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的一部分,这对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大有裨益。
记者:徐冰 刘宝森 张旭东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