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笑容是海通在“挑战杯”赛场上的名片( 图为海通创业团队在第六届挑战杯闭幕式上与老师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是马蕾、陈乐、校党委副书记张静、校团委副书记林旭升、张金玲、谭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青岛市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山东省特等奖”、“ 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金奖”……虽然已经做过无数次采访,但是在我接到专访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全国金奖的“海通”创业团队这项任务的时候,内心仍然怀着一份忐忑,望着那些如此有分量的奖项,我对这样一群能在全国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竞赛场上获得如此殊荣的人更多的是一种崇敬。
在网上搜索关于这个团队的报道,映入眼帘的是“空调薄壁铝代铜连接管创业计划”、“从全国10万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金奖”之类的文字。而随之,谭振、陈乐、齐伟、安雨萌、胡晓成、马蕾、张金玲、袁媛、常雪婷这一群“海通”辉煌的缔造者也渐渐走入了我的视线。看着他们在“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颁奖现场的合影,身着职业装的他们显得正式而庄重,沉甸甸的奖杯映着他们青春的脸庞,眼神中难掩自信和睿智的光芒。“这该是一群怎样出众的人?这被赋予了如此多荣誉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不平凡的团队?”我的心里暗自发问。就这样,我开始试图走进这个身处聚光灯下的团队,去重温他们长达一年的“挑战”征程,去了解金奖光彩背后的世界。在拨通团队负责人谭振电话的一刻,我也开启了自己与“海通”的故事。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2007年11月 中国海洋大学进行校内报名
2008年5月 校内第一次公开答辩
2008年9月 在青岛和北京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2008年9月 获得进入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名额
2008年9月 长达147页的调查报告最终截稿
2008年11月 奔赴四川大学参加挑战杯全国竞赛
2008年11月18日 获得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金奖
细数着“海通”团队跋涉而过的一年的挑战征程,在那些为“挑战杯”而奋斗的日日夜夜里究竟会有多少让人难忘的故事?握着采访提纲的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今天是我和“海通”团队约定采访的日子。
“您好,请问是……”询问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庄重的正装被轻松活力的运动装和休闲的短款风衣取代,出现在我面前的谭振和齐伟与“挑战杯”照片上的他们判若两人。如果没有事先的了解,我很难把站在面前尚有浓厚学生气的两人同“挑战杯”金奖团队项目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联系在一起。但这还只是众多始料未及的开始。
“参加‘挑战杯’只是一个巧合。”齐伟谈起了组队之初的想法。令我无法想象的是这个从各大参赛高校的10万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折桂的团队竟然发于巧合。原同属校学生会实践部的谭振、齐伟、陈乐、安雨萌在一次部内聚餐时偶然谈起了挑战杯,后来经过在公交车上的讨论,这个名字寓意为“海纳百川、通达四方”的“海通”创业团队便于巧合应运而生。但造就横跨5个系、8个专业,囊括1名博士、2名硕士、7名本科生的合理的团队结构也并非一日之功,“其实我们也只是通过自己的了解,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招募那些适合团队的队员。他们首先要能融入团队,其次才是拥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在谭振的记忆中,团队的成立巧合而顺利。
“在团队成立之初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好奇于那时站在起点上的他们的心情,好奇于那时对前辈们的挑战成绩充满崇敬的他们内心深藏的最初的挑战梦想。“当然是全国金奖!”二人直率地笑了,毫不掩饰最初的雄心壮志。“但是当初那也只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团队能走那么远,只是越往下做才越发有了信心。”
“那应该是在2007年的深冬……”回忆的气氛渐渐在整个访谈室蔓延,我跟随者谭振和齐伟的讲述回溯他们一年的挑战之旅。那一年与挑战杯朝夕相伴的岁月就好像是一团庞大的线球,轻轻地牵起线的一头,抽丝剥茧,于是挑战的故事在我心中变得慢慢清晰。
2007年,刚刚组队的“海通”,在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尹衍升教授(曾经指导山东大学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金银奖各一项)的指导下,寻找到“制冷系统用铜铝组合管路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为海大材料高级工程师赵越老师发明,曾获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作为研究对象。名为“空调薄壁铝代铜连接管创业计划”的创业项目正式启动。从那时起“海通”团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2008年5月,经过了近半年准备的“海通”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挑战”——海大校内公开答辩。第一次总是特别的记忆,对于身经百战的“海通”团队来说,第一次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时的自己很紧张,”谭振微微一笑,“不瞒你说,那还是我们第一次穿西装,总感觉怪怪的,走在路上都有点别扭呢。”我想象着大三的他们第一次穿起西装行走在校园路上的忐忑,想起后来他们站在“挑战”舞台上的从容,或许成长就是在尝试中去完成的吧。和队员们一起成长的还有“海通”,一路闯过校级和省级“挑战”考验的“海通”创业团队在2008年9月终于收到了参加全国决赛的邀请函。
“高兴”、“激动”是谭振和齐伟用来形容自己得知这一消息时的心情,不善修辞的他们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形容词,但在他们神采飞扬的眉宇间,我仍然能读出他们由衷的欣喜。“当时我正在去食堂的路上,”谭振回忆了当时得知自己的团队进入全国决赛时的情形,“接到团委老师电话通知,得知我们可以去参加全国决赛,激动地我都没顾得上吃饭!”“我也不敢想象这是真的,但是我们确实也做了很多。”回望这段岁月,齐伟的话语里蕴含着更多回顾的意味。
2008年11月,作为海大唯一入选决赛的参赛团队,“海通”启程飞赴成都——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举办地。从抽号到试讲到秘密答辩(在不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专家答辩),他们出色的发挥博得了评委的青睐。“评委事先对所有参赛队伍的项目都完全不了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秘密答辩的15分钟内让评委认可我们的项目。”团队的四位队员参加了最终的答辩,学科涵盖技术、法务、市场、会计。让我惊讶的是为了尽量给讲解项目PPT预留时间,队员们的自我介绍都精确到用秒来计算。“我们四个人的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30秒之内,在正式答辩的时候我们共用时14分20秒。”谈起自己队友的出色表现二人的自豪感挂在灿烂的笑脸上。而当谈及团队项目的优势时,谭振更是滔滔不绝,“我们的项目针对很有潜力的替代产品开发,用铝管替代目前国内空调系统普遍使用的铜管,既环保节能又降低了成本……”答辩场上叱咤风云的风姿可见一斑。
2008年11月18日,这一天注定将会深深地载入“海通”的记忆。全国金奖是对它最好的嘉奖。“坐在颁奖晚会的现场,听着开奖人宣读获奖团队名称,当时自己特别希望听到‘海通’的名字,真的听到时,就什么都来不及想地上台领奖了。”虽然我没能亲临颁奖现场,但从谭振的描述中我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突如其来的错愕的兴奋感,那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如释重负的畅快。用谭振的话来说,颁奖典礼后的欢庆会上,自己的出场就像走在红地毯上一样。
而除了“海通”的成功之路,我还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成功背后的故事。
“在整个‘挑战’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基本上没有遇到困难。”
“为什么‘海通’的挑战之路会如此的顺利?”——“因为整个团队的成员都很用心地去做。”
“获奖之后的你们有改变吗?”——“没有什么改变,我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是原来那个平平淡淡的自己。”
……
长长一年的时间被匆匆地压缩进了短短两个小时的访谈,可那被我看似万般曲折的挑战征程在谭振和齐伟的描述中更多的是一种轻松和平淡。或许一年的时间早已把那些个难忘化作淡定的记忆,或许一年里奋斗的细节早已被他们看做理所当然的付出,或许,或许平凡才是对这群质朴谦逊的“海通”人最佳的评注。
退去了“挑战杯”的光辉,“海通”人平凡地快乐着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真正的‘海通’是怎样的?”虽然和谭振、齐伟的交谈让我对他们的“挑战”之路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但我心目中的“海通”却并不完整,或许是它缺乏了更多灵动的色彩?正当我为此困惑时,“海通”总经理陈乐发来了同意接受采访的短信。正在实习期的陈乐已经加入了上班一族的行列,我们的采访也因此只能推迟在下班后进行。
一身规整的职业装,一个鼓鼓的公文包,满头细密的汗珠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和喘息声……忙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见到陈乐时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在说话的频率也比正常人快了很多的陈乐身上,我依稀看到了“海通”忙碌而有致的一面。
“谭振提到你们基本猜测并准备到了每一道决赛场上的即兴提问题目,面对如此庞大的项目,‘海通’是如何做到‘疏而不漏’的?”我想去探求这个金牌团队登上“挑战”顶峰的秘密。娓娓道来,陈乐向我展示了光环后凝结的“海通”的汗水和努力。
创业计划书被奉为“海通”团队杀入决赛的“法宝”,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涉及创业方方面面的计划书,“海通”人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学科优势,将计划书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行编写。每每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图书馆和互联网就成为了队员们学习补充的阵地。与此同时,每周一次的会议也成为了“海通”的“例行公事”。“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天蓝冰吧’、英语角、崂山4区、7区、6区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崂山和浮山的空间阻隔并没有阻碍“海通”人奔走的脚步。当然,激烈的辩论也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有时他们甚至会在如何处理计划书细节的问题上争得面红耳赤,但是争吵仅限于观点本身。
“30页、50页、70页一直到147页,计划书增厚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磨合、不断成长的过程。”陈乐的校内日志上如是描述准备“挑战杯”的日子。那为完善计划书奔走于图书馆的身影,那为纠正队友观点激烈的辩论……我想,30页到147页的增长浓缩的不仅仅有这一年流逝的岁月,更有“海通”为“挑战杯”付出的汗水和心血。这30页到147页的横跨一年的挑战之旅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长跑。一时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但是要花费一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就不是那么轻松了。一年的“挑战”长跑“海通”何以一直迈着坚定而轻快的步伐?
“还记得那个坚持一年每天向后甩手300次的柏拉图吗?”陈乐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执着。柏拉图之师苏格拉底曾在全班布置过每天向后甩手300次的练习作业,而柏拉图成为了班上唯一一个坚持进行了一年向后甩手训练的人。“海通”又何尝不是一个勤奋的柏拉图,所不同的是,“海通”每天都在突破和创新地进行着“甩手”的练习。为了做好这项练习,他们走访客户、问卷消费者、实地考察、了解民意,散布在青岛、北京的400多份调查问卷里包含有“海通”柏拉图式执着的坚守。
“精益求精”不仅是海通人写在纸上的宣言
除了“挑战”必备的创业计划书,介绍项目概要的PPT对挑战杯的成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提炼出计划书中的精髓,而且要经过精心的美化设计。“你在PPT制作上根本没有达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水平!”这是负责制作PPT及主答辩的团队总经理陈乐刚刚起步时受到的专业老师的批评。第一次校内答辩时PPT美化设计的不足也一度成为了“海通”通往决赛圣殿的“拦路虎”。“为了了解熟悉PPT每个动画设计效果,我把它们每一个都试了一遍又一遍。”陈乐回忆起当时学习PPT制作时的过程。在进入决赛后,学校派专业老师对此进行辅导,虽然“海通”每次制作的PPT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他们仍然积极地征求老师的意见。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同学,“摸着石头过河”的“海通”终于攻克了PPT的难关。和PPT技术的提高一样,“海通”人凭借着他们学习的精神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学术和技术上的空白。“赛场下的他们很敬业,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广阔的知识面。赛场上的他们一点也不拘谨,仿佛以前参加过很多比赛似的,脸上一直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是一路辅导“海通”创业团队的海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尹衍升对“海通”团队的评价。此刻再度回想“海通”在决赛场上的合影,我想到更多的不在是金牌荣誉的光环而是自信笑容背后执著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
“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相互吸引。”在交谈的过程中陈乐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团队”。
——“虽然答辩场上只有我们四个人的身影,但是我知道我们身后是整个团队。”
——“我们虽然没有到‘挑战杯’决赛现场,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队友。”
“海通”的精彩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我们只是踏踏实实地做事,团体整合起来,形成一条线。因为大家有共同的追求,所以就有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只要用追求卓越的态度去做,我们不成功谁成功?”从陈乐的自信中我感到了他身后凝聚的整个团队的支持。当然,团队旺盛的生命力中更注入了母校的力量。‘挑战杯’金奖的辉煌中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如果没有尹院长、赵越老师、姜院长和学校团委老师的指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海通”人如是表达着内心深处对辅导老师的感谢。
“‘挑战杯’的金奖我们值得拥有。”我渐渐明白这句话并非出自青春的狂妄。“踏实”、“用心”、“团队”才是支持“海通”越走越远的力量。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挑战杯”已然过去,而现在的我更像是一个坐在退潮的海滩上的孩子,悉心地捡拾着海浪馈赠给海滩的礼物,那些在流年悄然逝去后还注定愈加清晰的感动。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挑战杯’是一种难忘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如何于人合作,看人、看事物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挑战’的一年中,我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我享受‘挑战’的过程,它改变了我一成不变的大学生活。在那一年中,我们偶尔也会感到劳累,但是真的走过来回望的时候,就会发现得到的多于付出,再劳累也没什么了。因为我们竭尽全力,‘海通’没有遗憾。”
“‘挑战’结束的那一刻自己竟也感到了一丝失落,仿佛一下子没有了生活的重心。但是当我们回顾时我会很自豪地发现我们真正地做过一点事情。真的喜欢‘挑战’的舞台,这是我们的经历,更是我们事业的开端。而一年的‘挑战’沉淀下来的友情才是我最想珍惜的东西。”
每每回顾我和“海通”的对话,这些词句总会反复出现在脑海中,而这正是“海通”满载的收获。或许若干年之后,“挑战杯”的细节会被遗忘而渐渐尘封在记忆,但这份沉淀的收获却会留存在心中时刻提醒着“海通”人,我们曾经一起奋斗过,一起经历过,一起梦想过。“一路的挑战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因为整个过程都令我难以忘怀。”当我要他们列举最难忘的“挑战“经历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而这也应该就是他们无可复制的“挑战”征程吧。
和行走在大学校园里的很多人不同,“海通”人拥有一个更加特别的身份——毕业生。在一张摄于“挑战杯”颁奖会场上的队员与校旗的合影中,“海通”人这样写道:“和校旗站在一起感觉特光荣!”或许是情到深处语亦难,“感谢”和“留恋”成为了队员们用来形容毕业心情最多的词汇。“希望海大的未来越来越好!”一句朴实的祝福里包含了太多的不舍。挥一挥手,微微一笑,作别见证了自己大学四年点滴的校园,我能感到他们眼神中惜别的不舍。
精彩背后永远有母校的支持
短短两天的采访经历,我试图走进层层光环包围着的“海通”,试图去探求光环背后的故事,试图去了解那长长一年的心路历程。从一个赞叹他们非凡成绩的局外人到现在,“海通”的光环在我心中渐渐地被平凡的震撼所替代。
说这种震撼来得平凡一点也不夸张。更多的时候,我们惊叹于他们金奖的辉煌,以至于感到自己距离聚光灯的遥远无力,但是我们忽视了没有一种成就可以建筑在空中楼阁的幻想中。谭振、陈乐、齐伟、安雨萌、胡晓成、马蕾、张金玲、袁媛、常雪婷……和你我一样拥有平凡的一面,但是踏实、用心、合作让普通他们在生活的另一面闪光起来。或许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优秀,或许我们没有机会站在“挑战杯”的舞台上,但是我想说,生活的每一天中又何尝不蕴含着对我们的“挑战”?执著而坚定地走下去,你一定会看到蔚蓝的天空。“海通”人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他们比我们更努力,只是他们更专注于那个共同的“挑战”梦想。
一年的“挑战”征程,是那么长久,长到可以承载着那么多他们默默付出的日日夜夜;一年的“挑战”征程又是那么短暂,短到他们还来不及盛大地欢庆就要各奔东西。即将要毕业的他们此刻奔走着自己的未来,团队负责人谭振正在为自己的清华考研梦努力奋进,而团队总经理陈乐和融资负责人安雨萌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职场生涯,专供市场的胡晓成奔赴澳大利亚继续学业,负责生产管理的齐伟也正在为澳大利亚求学做准备,法务助理张金玲则希望自己能成功考取公务员……
“挑战杯”就像一个交点。昔时,来自不同专业的他们为了同一个“挑战”梦想相聚在一起;今日,心怀同样绮丽期待的他们又为各自的明天奔走四方……但是“挑战杯”又不只是一个交点,来过、经历过、付出过、成长过,收获的不仅有挑战沉甸甸的奖杯,更有亲密的友谊和懂得感恩的心。青春绚烂的光彩绽放在他们自信的笑脸,未来的崭新的画卷已然铺展,在这里就让我们默默地祝福,祝福“海通”团队的队员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抒写新的精彩,且行且珍惜。
记者:春苗 卢沁月 照片由受访团队提供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