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
“哈哈!我想,应该是半个校园人,半个社会人吧!”
见到严正,墨绿休闲外套,驼色开襟毛衣,普通牛仔裤——一身随意低调的装束让人看不出这个略显消瘦的大男孩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然而手中那只笔记本提包,又为他凭添些许隐隐的商业气息。
严正很忙。走在去往采访室的路上,他忙不迭地说起最近的安排表。周六晚上坐火车前往北京参加华硕学院培训,下周二回来做青岛团队的见面会,接着还要作为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大四学生到海上实习。正如他的回答,正如他的生活安排,他是在校园与社会间忙碌穿梭的“另类”一族。
2004年9月 就读中国海洋大学
2004年10月 通过面试成为华硕“硕市生”
2005年底 晋升为华硕青岛团队业务核心
2006年4月 参加了福建省主要海湾数值模拟与海洋环境研究项目采样、分析工作
2006年7月 作为首批本科生参加国家908专项北黄海航次调查工作
2006年8月 奔赴辽宁葵花2号钻井平台负责石油开采环境影响评价的底栖生物采样
2006年底 成为华硕青岛团队核心……
看着大学三年来颇丰的生活经历,记者禁不住想了解这个语速和生活一样马不停蹄的大男孩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那时年少,心比天高任我狂
谈到儿时的时光,严正显得很兴奋。小时侯的他几乎具备了那个年龄的男孩子应有的全部特点:贪玩、好动。然而父亲并没有任其发展,近乎苛刻的教育方式让严正的童年里没有玩具,没有零花钱,有的只是家中近两千册的藏书。大多数时间严正都泡在书堆里,也许是习惯,也许是受文字背后深厚文化的浸染,很快,家中的书便不能满足他的渴求,于是,他又把时间泡在了图书馆。正是这种文化的熏陶,让严正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等生身份就读于福州最好的学校。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满意生活。
“当时看到社会上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总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甚至曾设想:35岁之前赚足够多的钱,到中国很穷困的地区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整套教育系统。”说到这里,严正淡淡地笑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的设想如此幼稚,在中国是不可能允许存在这样独立的教育体制的,更何况即使可行,我又怎能保证我的准则绝对正确呢?这种想法后来就被慢慢抹杀掉了。”
象牙塔内,屡遭碰壁心茫然
刚进入大学,严正没有设立太长远的计划,而是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学习和社团上。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番努力换来的却是连番受挫。大一的勤奋学习,最终以平平成绩收尾。“大学之前我一直以学习成绩为强势,然而进入大学才发现强手众多,自己很快失去了优势。”于是,有些丧气的他把目光转向社团,“因为没有面试经验,我来到评委面前介绍完自己的专业姓名就等待他们提问,谁知对方只说了一句话:‘下一位’。”就这样,严正又一次落马。几次打击让他的壮志豪情削减了不少,想起年少轻狂时的梦想,越发觉得它们是那么遥远而空洞。这时的他开始回到现实中来,开始觉得只要活出自我,尽可能用自己的能力让家人朋友过得快乐,就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减轻了负担。
偶然邂逅,华硕天地显身手
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2004年10月,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校园公示栏的严正看到华硕招聘硕士生的宣讲会海报。凭借一份兴趣,他去听了激情澎湃的宣讲,又凭借那份兴趣,他参加了华硕“硕市生”的面试并因此成了华硕“硕市生”中的一员。就此,他与华硕开始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培训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刚一开始,长达三小时的硬件培训课就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整整三个小时,毫不夸张地讲,我一个字都没听懂。看到旁边的同学有所领会甚至和讲师娴熟探讨问题的样子,我什么都没说,默默回到宿舍。”然而,严正没有就此放弃,一个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埋头苦读各类硬件杂志。一个月后,严正还是严正,但已不再是那个面对硬件知识一无所知的严正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倔劲的人。也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倔劲,让他凭借过硬的能力脱颖而出。2005年底,他从一个普通成员晋升为业务核心。在华硕,他找到了藏在心底的自信。
不忘身份,实验造诣渐成熟
在华硕施展拳脚的同时,严正在实验操作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导师的赏识。从2005年11月起,他开始在实验室内协助导师进行分析工作。第二年的四月,他参加了福建省主要海湾数值模拟与海洋环境研究项目采样、分析工作。同年7月,他作为首批本科生参加了国家908专项北黄海航次调查工作。8月,他又奔赴辽宁葵花2号钻井平台,负责石油开采环境影响评价的底栖生物采样。长期的科研工作和出海经历,让严正磨砺意志增长见识的同时得到了导师的认可。
艰辛时光,双手撑起我天空
生活中的严正就像华硕里的严正、实验室里的严正一样,倔强、坚定。提到生活,严正不由得讲起那段30元过一个月的艰苦时期。由于前期支出计划失衡,当发现只剩下30块钱的生活费时,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于是,他白天在新城进行华硕的店面培训,傍晚步行近二十分钟回到学校,啃一个面包充饥,喝一点白水便立刻出发,步行到家教地点上课。近半小时的路程他不选择坐公交车,只为了省下几块钱。这一个月,他当过家教,被中介骗过钱,去做过搬运工。超负荷的工作量让单薄的他一度中暑、发烧,但他都挺了过来。就这样,一个假期结束,他没有向别人要过一分钱,硬是用自己的双手,解决了生活所需,甚至还多出了200元的结余。说到这些的时候,严正一直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只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不是沉重的口气,而是轻松的俏皮。生活带来的历练,在他眼里反而变成了快乐的往事和宝贵的财富。
向左向右,人生路口做抉择
2007年初,对严正来说,是一段极为重要的日子。实验室和华硕两边的奔忙让他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慢慢地,他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
实验室方面,优秀的动手能力已经为他的未来做好铺垫,不出意外,他将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国家基地或出国深造。华硕方面,2006年底刚刚接手团队核心的他仍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上任团队核心忙于出国前的准备,团队一度出现涣散局面,不少成员因此失去信心纷纷退出,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成员也态度黯淡,缺乏团结。
是选择科研道路,还是选择经商?
很多个静谧的夜晚,严正都被这件事折磨得辗转反侧。毕竟,这个抉择关系到他未来的发展方向。一面是在他身上投入了很多心血,寄予厚望的导师,另一面是已经让他在锻炼中产生深厚感情的团队。几经思考,他选择了华硕。提及原因,他这样解释道,“选择华硕,是因为长期的学习让我投注了不少感情。更重要的是,企业崇本务实的理念与我的人生观不谋而合。我不会说我是华硕里最优秀的人,但华硕对我而言,却是最合适的。”
方向已定,施展拳脚创佳绩
选择了人生方向,严正并没有松一口气。在华硕团队,他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自我勉励,他奔走在五个校区间,做调查,搞培训,努力协调上级与硕市生团体的关系。很多个夜晚,他在校区负责人的宿舍和对方促膝长谈至凌晨。很多个日子,他为了完成策划书不休不眠。古语曰:天道酬勤。在任期间,他领导的华硕青岛团队成为全国成长最快的团队。
与此同时,在他的努力下,接手初期人心涣散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虽然身在领导层,严正却与成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十月底,严正参加华硕职业精英招募大赛,比赛场地设在崂山校区,然而严正的亲友团却来自崂山、鱼山、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众多地区,为他现场加油的同学站满整个会场过道。说到这里,严正将他十月的话费清单给记者展示,上面清楚地写到:话费合计352.56元。他解释到,当天收到的加油短信几乎把收件箱撑爆,而他也认真地逐条回复,一个个电话感谢。“虽然看到话费单子有一点心疼,但觉得很值得。”提到亲友团准备的手语表演《爱》,这个七尺男儿眼中竟有泪光闪动,声音也变得沙哑。“平时看到他们没心没肺的样子,总觉得自己要像一点长辈,可是当我看到他们在台上认真表演的样子,心里一刹那却充满感动。”
回首得失,备战未来信心足
问到这一路走来的得失,严正严肃了不少,他认真地把华硕比做“恩人”、“伯乐”,“华硕对我而言,不只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平台,在这里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东西,得到了更加飞速的发展,在这里我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大家毫无保留的分享让我们在合作中得到双赢,也增进了感情。”谈到失去,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可否认,我得到前面提到的收获,自然也有所失去,比如失去了很多用来休闲的时间,失去了一些好的机会,也因为工作的原因耽误过学习,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认为,只要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奋斗,那么一切得失,都是值得的。”
严正平日里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赢在中国》和《绝对挑战》。他始终觉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当到达一个层次后很容易出现瓶颈。因此,他一直强调自我完善。而华硕正是他未来筹划中填充自我的最好舞台。他把这个学习的过程比做海绵吸水,希冀在未来得到不断的浸润和完善。儿时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坚持个人主义改变社会的严正早已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模糊,进入大学,屡屡碰壁而不知所措的严正也已成为昨日的小小背影。“30岁前我不谈钱,只希望自己自足便好,我更注重个人的积累,等到30岁的时候能够有所成就,用自己的力量和爱心,为社会做些实事。”
后记
做完一期采访,像是观看了一个少年的成长电影。
从轻狂到迷茫,再从迷茫到明确人生,严正没有激荡人心的经历去讲述,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去感慨,更没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去诠释生活,他不是一个传奇。更多时候,他同很多大学生一样,生活在校园里,看书,学习,谈恋爱,欢笑与痛苦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
回顾他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社团的碰壁,抉择的艰难,生活的艰苦,团队的涣散,这一切的一切向他压来时,他默默承担。沉默不代表甘于屈服。严正正如此,他选择用勤奋,用执著改变自我,用“新”我改善现状。他用人生的轨迹教会我们,如何让梦想,慢慢地,不觉间,照进现实。
到底要心灵背负什么行囊,才刚好足够力气向前奔跑,寻找理想的终点站?选择一种态度,选择一种生活。学会面对,学会成长,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必修课。
记者:李卓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与华硕“硕市生”们在一起(后排右起第四位为严正)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