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毕业那年,我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在京中央机关、国务院部委公务员考试大潮。经过数日的挑灯夜战,终于通过了笔试阶段,并获得了某部委某职位的面试资格。但是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后面还有重重沟坎等着我。
众所周知,每年在北京找工作的毕业生有三类“困难户”,即女学生,无北京户口的学生,京外学校的学生。而我的条件是“三合一”,可谓是困难户里的困难户。更何况一起入围面试的都是各地高校的尖子生,而最终录取的名额只有1个。
尽管知道求职之路艰险,我还是认认真真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报着“人生难得几回搏”的信念,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由于我报考的部委是公检法系统,一进入考试大厅就看见十几名齐刷刷身着制服神态威严的考官,可是把俺震了一震。接下来就是例行的自我介绍,然后是专业上的问题,场面似乎不难对付。
就在这时,主考官突然神色严肃地说:“我们昨天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是你的同学打过来的,检举你在学校师生关系一向不好,学生干部的头衔和这次入围面试也是靠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对此,你如何解释?”
考官们的眼光一下子全部聚在我的脸上。我先是一惊,然后马上冷静地反省了一下自己。应该说,自己在学校非但不像这个同学所说的那样奸猾,而且是公认的热心肠,我这个班长兼学生会主席是经过大家公开选举产生的,没有丝毫不妥。在校期间,我一直是任劳任怨地为同学们做事情,和同学们的关系很融洽。所以,不应该有人打这样的电话。
想到这里,我非常自信地对主考官说:“我一向是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没有损人利己之心,同学们也都很了解我。我之所以能来到这里参加面试,是我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过来的,不可能作假。我相信不会有同学打这样的电话。”
听我说完这番话,主考官仍然咄咄逼人:“可是确实有这样的电话打给了我们,你怎么解释?”
我答道:“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真有这样的电话,在座的考官可以到我的学校进行调查,我相信我的老师和同学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这时,主考官和其他考官们都松开了紧绷的脸庞,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原来,这个电话是虚构的,是特意考查我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受到攻击后的反应。显然,我的表现让他们满意。
就在一切快要结束时,突然一个考官又问道:“你既然报考我们这个部门,那你知道我们部历届部长的名字吗?”
这可一下难倒了我。现任的我是知道的,第一届还能想起来,可中间的几届部长我可是搞不太清楚,脑子里各部委部长名字搅来搅去。怎么办?与其瞎编还不如从实招来。
我不好意思但坦率地说:“我确实知道得不全,好同志不打诳语,请考官审判!”我的话把考官们都给逗乐了。
最终,我如愿接到了录用函。
和部里的人熟了后,他们告诉我,一开始我这个“三合一”的确最困难,然而其他参加面试的同学,要么对匿名电话反应强烈,有的甚至声泪俱下,声称肯定是因为曾经得罪过的某某同学来故意陷害他;要么在回答最后一道题时将部长名字胡编乱造、张冠李戴。种种不尽如人意的表现,着实不符合公检法机关诚实、从容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失落的总是我?——面试经历(二)
投简历,参加面试,是时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生活“主旋律”。西南片某高校经贸学院学生陆唯是“就业潮”中的一员。从去年12月开始,陆唯参加了多次面试,但就业协议至今没有签下。
第一次:落选———
大企业要按岗位定人选,“公司不能太小,工资不能太少。”按照陆唯的择业标准,浦东一家国际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她面试过的单位中最理想的一家。凭借在校的优秀表现,陆唯获得了一次机会:先笔试然后接受英语面试,但她最终没能进入这家公司。对落选原因陆唯百思不得其解。该公司当初面试陆唯的负责人道出答案:“我们要找的是最合适的人选,而非最优秀的学生。公司首先要考虑岗位的要求,作为经营大型机电成套设备进出口的贸易公司,我们提供的岗位既要求应聘者语言好,又要求有工科背景,两者兼备才会录用。”
第二次:放弃———
没看到小公司锻炼机会多。今年春节前,陆唯又去了一家外资纺织类贸易公司参加面试。该公司规模较小,正处于起步阶段。陆唯的这次面试很成功,招聘人员对她的英语水平和业务知识非常满意,决定第二天就让她去上班,公司开出的条件是工资1800元加业务提成。陆唯辗转思考了一夜,决定放弃,原因只有一个:公司太“小”。“其实公司小有小的好处,小公司员工能接触到很多的业务,职业成长性好,而大公司分工细,员工永远只能接触到很小的一块,职业转型也难。可惜很多学生看不到这一点。”该公司招聘人员告诉记者。
第三次:挥别———
对“潜力行业”还有偏见。陆唯最近面试的一家单位是家知名保险公司,被录用的学生可以在行政、业务、培训和招聘四个岗位上轮岗,然后再定岗。陆唯通过了两轮面试,被录用的希望很大,但陆唯的父母听说后怎么也不同意她去保险公司,他们认为做保险没前途。陆唯受父母的影响,最终放弃了这家单位。
从事保险真的是前途迷惘?据我国行业发展预测,保险业在我国还有很大潜力可挖,随着金融保险业的逐步开放,做保险将大有可为。行业偏见让陆唯又一次和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你大概不会了解我的心情,我真的很为工作着急。”陆唯对记者说。难道工作真的那么难找?记者想起了一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的话:“机会不少,岗位挺多,但大学生择业时如果固守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不会审时度势地变通,缺乏远见,那找工作确实会成为难题。”把这位老师的话与陆唯的求职经历联系起来,不难看出:摆准位置、放远目光、抛弃偏见,还在求职的大学生们如能做到这些,会对实现就业大有帮助。
教你一招——如何才能使自身特点与职业或岗位吻合
职业或岗位的选择,是否与自身的特点吻合,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使自身特点与职业或岗位吻合呢?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近年来,国外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出现一种新观念。他们认为,性格比能力重要。其原因是,如果一个人能力不足,可通过培训提高;但一个人的性格与职业不匹配,要改变起来,就困难多了。所以,在招聘新人时,将性格的测试放在首位,当性格与职业相匹配时,才对其能力进行测试检查。
单位选人重视人的性格,个人选择职业或岗位时更应对性格加以重视。你的事业成功与否,与你的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密切相关。简单地说,如果你是一位典型性格内向的人,选择营销工作,是不会有好业绩的;如果你的情绪易激动,控制力较弱,就不能去玩股票。
二、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在选择职业或岗位时,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还须了解自己的兴趣。有的人对研究自然知识感兴趣;有的人兴趣倾向于情感世界,活跃于人际关系领域;有的人对智力操作感兴趣……不同的职业也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在技能操作领域得心应手,如果硬把他的兴趣转移到书本理论上来,他就会感到无用武之地。正是这种兴趣上的差异,构成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选择的职业与自己兴趣吻合,那么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如果一个人的兴趣与职业不吻合,那么这个人的工作就始终是被动的,不会有好业绩,更不会有成功的人生。
三、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在职业选择时,还要特别注意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因为不少人往往将兴趣误认为是特长,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否则,你将进入误区,事业难以成功。
所以,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还要注意发现你的特长,并将你的特长与职业相匹配。此外,还要考虑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能将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就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