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人文:80周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转折点

作者:王新艳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4-10-22 字号:

    校庆前夕,一场探讨人文与理性的高级别论坛在海大举行,而一年前作为此次论坛发起人之一的王蒙也曾在岛城掀起过一场人文热潮。这两个衔接如此之紧的盛会是海大加快人文学科发展、重振人文精神篇章前页上鲜明、深刻的注脚。值建校80年隆重庆祝之际,我们在热切展望海大建设成为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同时,进一步思索“重振人文”的话题。

    历经80年的发展,海大虽然在国内外海洋教育、科研的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要把学校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要培养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兼备人文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仅有海洋学科的教育科研是不够的。管华诗校长曾说过:科学与人文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人文学科的加强将使海大的教学科研更加自由、开放和富有创新。希望重塑海大人文精神,使之与海大已有的海洋科技优势相结合,进而沉淀为一种底蕴深厚的海洋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
   
   
    王蒙院长也说过:“理科是在描述客观,文科更重视价值。”从这一角度看,人文气息发挥的是指导和控制的作用。学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人”,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更包括情感的、道德的等很多方面的素质。这些主要是靠人文学科来实现的。它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灵魂和根本,人文气息的浓厚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决定这所学校魅力大小的因素,用崔凤教授的话说,是大学区别于其他职业培养学院的本质所在。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职业院校的自己独特的文化,只是强调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大学这个客体所必需的部分。

   
具体说来,人文学科的发展还将促进理性学科的发展。对我们长期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来说,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是很重要的。“理科生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文科生拥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才会同时获得更快的发展。”我校社会学教授崔凤说。

    “重振人文”的提出,985工程二期建设中文科项目的纳入,80万用于人文学科重大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这些都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我校人文学科的迅猛发展。现在,80年校庆工作已经展开,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人文发展来说同样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个转折点”,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德禄谈到校庆时说。

   
利用这个机会,海大可以更好的宣传自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我校“落户”。“我们感觉到这些天来学校的各项活动明显增多,讲座更是丰富多彩,而前几天的‘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则带给我们更多的东西。这将对校园文化产生极大促进作用。”在海大读完研究生后留校任教的年轻英语教师柏洁对此颇有感触。的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校园文化是大学重要的文化元素和整体发展的促进因素。

   
利用这个机会,海大能够加快实现办学理念的转变,从形式上的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实质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不可否认,现在我校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科体系,但综合性大学不仅是院系的设置,更重要的是文理两大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崔凤教授提出,今后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这样一个转变,80年校庆就是一个转折点。

    利用这个机会,海大还在实现着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转变。目前,我们在海洋学科领域已经做到了国内的一流,走向国际,争创领先地位,是海大今后的目标,那时的海大将不仅仅是以一所海洋院校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的面貌展现。

   
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紧紧抓住80年校庆的契机,尽快行动起来,努力践行重振人文的思想。我们的现实是,人文学科体系的建立只是在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这对于海大特色文化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文、史、哲三大人文学科中,我们仍缺少后两者。

   
要从意识上着手,重视人文教育、人文学科的建设,是重振人文辉煌的前提。“既然设立了文科院系,就应予以充足的重视,就要做好、做强。”,“既然我们要建设综合性的大学,就不能忽视了学校的人文气息。”这些话语是身为文科教育工作者的由衷期盼。

要遵循文科发展规律,不断积累是海大人努力的方向。人文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20年的人文基础对一所综合性大学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加快速度,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是海大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但也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可以学习北大、可以学习清华的很多经验,但不能指望立即达到这个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崔凤教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聘请德高望重、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加盟是重振人文辉煌,延续海大
80年丰厚人文底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现在,王蒙先生的受聘及由此带起的一批知名驻校作家,给我校人文发展带来到的影响是具有冲击力的。

   
“希望海大能培养出一大批极具人文情怀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能在21世纪初期形成一个文人荟萃、名家荟萃的局面。” 管华诗校长的话在此告诉我们:80周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转折点。


    历史上的海大园曾是人文底蕴深厚的宝地。
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郁达夫、沈从文、老舍、萧军、萧红、王统照、赵太侔、臧克家等众多光耀中国现代文学界和教育界的名家大师,都曾在这儿任教、讲学、创作,可谓作家学者云集,人文气象云蒸霞蔚。现在的海大园,以文学院建起的系统的“名家课程体系”为标志,海大重振人文学科、再创人文辉煌的进程向前开拓着、延伸着…… 

记者:王新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