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欧美文学 倾听权威心得--记德国顾彬教授报告会

作者:陈博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4-03-18 字号:

    学术无国界,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是有限的。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们如同围城里的人一样渴望了解围城外的天地。对于欧美,我们好奇,我们疑惑。欧美的文学艺术,我们直接“拿来”;欧美的体坛,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欧美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更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但由于语言的限制,我们接触到的都不是第一手资料,这是一种隔膜。3月15日和17 日,在浮山校区X区105多媒体教室,我们有幸听到德国教授顾彬先生的报告。他严谨深入的剖析,让我们走近欧美文化那广阔而深邃的背景里,思索那背后的“风景”。


    顾彬教授在15日的报告题目为《中国、欧洲和美国文化的比较》。在开讲前,他先做了个开场白。“我希望不要让大家失望。这个题目太大了,我从来没敢想过这样的议题。但为了尊重老师和同学们提的要求,我还是要讲一讲”。谦虚而严谨的学术作风让人肃然起敬,但风趣幽默的言谈又使他和听众的距离骤然拉近。

    在欧洲和美国的比较上,他着重谈了精英文化。他讲到,1968年前后,法、德还是非常重视精英文化的,后来受到美国的影响,开始认为精英应该和大众一致,精英文化受到很大冲击。随处可见POP——popular的字样便是一个例子。而这个词却来源于拉丁文的人民一词(populus)。而美国则更重视大众文化。美国曾经是民主的样板。美国人基本上能平等,这跟钱有关系。美国理论家说:“钱让我们平等,没有什么出身。美国没有什么贵族,钱允许我们平等。出身学位无所谓”。

   “你们觉得美国开放、自由。比如说美国人可以公开歌颂希特勒,说纳粹根本没杀过这么多人。而在德国这样做是要坐牢的。但美国人很少发表与别人不一致的观点。别人的自由限制着你的自由。如果你想发展,就必须知道主流是什么,大众怎么想。而你必须这么做。比如你不能在美国的街上或草地上喝啤酒。在青岛,你可以。在德国也可以。顾彬教授用简单易懂的例子阐述了其实美国人并不自由的看法。

    你们觉得德国人严肃、不爱说话。觉得我们过于形而上学。而美国人不这样。他们开放,喜欢交谈,甚至有些过分地帮助人。因为他们的平等依赖于互相帮助。

    不少中国学者和欧洲学者认为美国没有文化。觉得他们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够。但这样说是不对的。他们会保留许多欧洲已没有的东西。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图书馆。无论德文、日文、中文还是其他语言的版本,你都能找到。——那儿是个天堂。”

    当学生提问在中国历史中,有没有民主和平等的体现时,顾彬教授意味深长地答道:“孔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还有老师呢?他不是圣人吗?他既然又是老师,又甘当学生去学习。这不就体现了一种学术上的平等和民主吗?”精彩的回答得到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17日的报告题目为《当代德国及欧洲文学》。顾彬教授首先概括介绍了当代欧洲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第一,文学家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演员。他们出卖自己的作品。文学逐渐出现商品化的倾向。第二,文学的失常——以猎奇来吸引读者。描写最丑的、最无耻的东西。有时还加上诸如纳粹等有争议的成分来吸引读者。通俗文学、性写作、身体写作流行。这也是欧洲文学一个不好的景象。第三,精英文学陷入危机。精英们觉得文学应该帮人走上有道德之路,走上制止战争之路。但当代文学做不到。60年代开始,德国曾出现“文学是不是已经死了?”的说法。不少作家只考虑现在,不考虑将来。欧洲文学碰到了一个危机。

    而后,顾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三位可以代表欧洲文学特色的精英作家。他们三位的语言水平、思想修养都很高。可以称得上欧洲代表。

    德国的德累斯顿。他的作品是冷色调的,是德国最成功的诗人。得过好多奖项。提出“人不能有自我,人的思想都是神经决定的”。诗歌的风格是相当“冷漠”的。反对爱情,认为爱情会带来许多不安的东西。

    荷兰的nooteboom。他注重写旅行的感悟。20岁时便写出《天堂》这部小说。“旅行就是告别”、“从旅行回来的时候,你不能够带来什么”就是他的名言。最有名的书是在德国发表的《下一个故事》。他的小说和诗歌往往有一个哲学的悲剧。

    瑞士女作家gerfrud lenlenggor。她重点描写故乡和爱情。经常描写瑞士保留下来的古老的村庄。语言充满诗意。所有小说都充满了一种欲望——希望爱情这只鸟能飞回来。出版过《总督》等著名作品。

    最后,顾彬教授还就大家感兴趣的的欧洲POP文学谈了谈他的观点。这些流行文学你看过一遍,就可以把它扔在一边。看过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就可以自己写了。不过有些流行文学的风格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相符。而且这些作家知道流行文学的读者大部分是14—19岁的年轻人,知道这个年龄段人的兴趣所在。他们还有一大特点——喜欢重写别人已写过的作品。顾教授辨证客观的评价让大家报以热烈掌声。

    顾教授的报告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不少同学反映,我们平时听到的都是评价欧洲作品如何如何好,艺术成就如何如何高,总是褒扬。但顾教授的报告对欧洲文学出现的弊病直言不讳。让人信服。更让人感到他作为一位著名学者对文学前景的担忧。另外他的汉语说的那么流利,这对我们学习外语也是一个鞭策。

    顾彬(wolfgang kubin) 1945年生,德国波恩大学教授,汉学系主任,著名汉学家,曾系统学过汉学、哲学、日耳曼学、日本学、神学,通晓汉、英、法、日、拉丁、希腊等语言。出版过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专著6部,译著12部,主编学术与各类文集19部,其中三部学术著作已译成中文,分别是《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关于“异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杜牧的历史观及其与艺术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顾彬教授曾在国内多所著名高校讲学。应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邀请,担任我校特聘教授。

记者:陈博   编辑:李瑾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