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车来了,采血车又走了。带走了海大学子鲜红的血液,也带去了大家对广大病人的深切关爱和殷殷祝福。也许那些病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血注入自己的体内,但他们应该记得有一群可爱又可敬的海大学子。
殷红的血液,代表真诚,代表热情,也是鲜活生命的标志。正因为如此,无偿献血就成了支持和帮助那些正与病魔做斗争的患者们最直接、最无私也最有力的方式。但我们也切切实实地看到,还有一些人在献血与否的十字路口徘徊。或观望,或犹豫,或彷徨,或恐惧。当然,献血是无偿自愿的,献与不献都是个人的自由。但有人却发牢骚:这些大学生不是整天吵着要献爱心吗?真正让他献血做点事,他们倒退缩了!。对此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思索这种看来简单平常实则玄妙有趣的现象,来看一看另外一群人的想法。
好身体是献血的本钱
不少人表示自己没勇气做出这一步出于对自身身体条件的不自信。不少大二大三同学反映:自己也深知献血对身体大有裨益。但自己日常饮食结构比较单一,营养含量也不高。而要顿顿改善伙食,确实超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再加上平时课业比较紧张,脑力劳动量很大,又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这种“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下,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实不太乐观。有的同学还买了箱装牛奶补一补。尽管看到大家争着去献血,自己也有此想法,但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还有一些想献血而不得的同学。他们有的晕血,有的贫血,有的血压偏高。还有一些人在献血期间没做好准备工作。在饮食上没有注意,或是身体不适。03中文的一位女同学沮丧地说,上次我有课就没来,这几天正碰巧感冒,人家不让献。唉!又得等下次啦!
“如果他们去献,我也去献”
有些同学说:“我以前从没献过血,现在献会不会影响我的身体呀!再说我们班还有一些人没有献,如果他们去献,我也去献。”
这在心理学上属于对习惯的不自觉维护和追求心理“大众化”。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对习惯性的依赖性。给予原有记忆以无意识保存,不愿意打破原有规律,使人在选择中不自然地偏向了前者。如同习惯右脚踢球的运动员总难以适应使用左脚一样。另外对同样是不愿献血同学的从众心理又附加在这种潜意识上,让人自觉遵从多数人的意志,维持这种大众的平衡状态。在保护这种心理的同时,也强化了这种认识。
让人费解的故事
梁明(化名),03级的学生。他坦言:一提起献血自己就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倒不是他没有爱心,平时的爱心活动他参加的不少。但总觉得献血特别疼,而且怕对身体造成影响。宣传单他看了不少,献血的好处他也知道一些,好几次也动过献一次的念头。但始终没有勇气走上去。“不是我不想献,咱大学生怎么说素质也不低呀,对那些献过血的同学我既佩服又羡慕,可我就是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与梁明有相同看法的人不在少数。这群人值得我们思索和关注。他们除献血外其他献爱心的活动都积极参加。当问起缘由时,不少人笑着说,怕疼,怕器具不保险,怕传染疾病。河南的艾滋病村事件也吓倒了一些已走到血站门口的人。尽管他们知道献血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身体血液循环,也明白现在献血器具都是一次性的,不会交叉传染。但他们仍心有余悸。那为什么他们明明知道此乃好事而不为呢?
心理学讲到,人在意识的接受和记忆的过程中,分成有意识接受和无意识接受两种。在好多同学的心里,刚开始都觉得从人的身体里抽取一部分血液,不可能不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而这一认识的先入为主就造成了再认识的困难。人的行为同时受这两种意识的支配。只要潜意识在同意识的对比中处于上风,人便会自然地相信和遵从潜意识。因此,如果同学们对献血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献血有害论”仍会继续存在大家脑中。
心理研究表明:经历过的事物、场景再度出现时,人的大脑会直接唤起旧经验,并通过想象再认再现原有认识,进而巩固和加深第一认识。献过血的同学在献血后几天内由于身体调节便会出现一些不适。诸如:头晕、浑身乏力、肌肉酸软等现象。当对献血“恐惧”的同学见到这种症状后,无形之中便接受到二次刺激,并直接联想到验血的疼痛,过程的烦琐。同时在联想时不自觉夸大了这种疼痛,进而再次强化对献血的畏惧。而每一次的献血情景都造成重复刺激,反复强化这种不准确的认识。使得他们在潜意识中产生“献血—疼痛—伤身”的因果条件反射。
献血是无偿自愿的,我们并不苛求大家都去献血,我们只是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看待献血这种既神圣又光荣的行为的。在调查中,对献血大家普遍肯定。经过资料查证,我们发现其实是心理上的“不自觉保护”在牵引大家,而不是有些人忧虑的“大学生素质低。整体吵着献爱心,但真正让他献点血,他们倒退缩了。”
记者:陈博戚新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