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国家实验室召开 “鳌山论坛――中国海洋药物开发战略高峰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19浏览次数:98

 

海洋国家实验室召开“鳌山论坛——中国海洋药物开发战略高峰论坛”

56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组织召开2017年“鳌山论坛”第四期会议,即“鳌山论坛——中国海洋药物开发战略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中国蓝色药库建设、中国海洋药物开发战略,基于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现状,就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趋势、重大科学关键技术问题和创新平台建设等内容,展开多项主题报告和战略研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海洋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担任本期论坛执行主席。来自全国20多所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共300余位专家及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在致辞时指出,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海洋生物物种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独特性,为药物开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宝库。海洋药物是全球药物研发领域竞争的热点,更是世界各国抢占的制高点。作为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要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战略、支撑创新发展,要成为我国海洋领域创新的核心力量。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海洋药物研发的国际竞争中,成为我国抢占海洋药物研发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力量。吴院士还进一步指出,海洋国家实验室五大科研任务之一的“透明海洋”计划为“中国蓝色药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正在执行海洋国家实验室共享潜次任务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以及执行多次“万米深海行动计划”的“东方红2”号科考船通过深远海科考活动带回了诸多珍贵的生物样品,填补了人类在深海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也为研究深海海洋药物资源提供了宝贵的样品;海洋国家实验室的大型科研平台将对海洋药物的系统研究和深度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如全球海洋界最快的超算平台也将对海洋药物的设计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在推进建设的全球第三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将会为海洋药物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海洋国家实验室将汇聚多方创新资源,吸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药物学家和学者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会上,陈凯先院士做了题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药物研发的趋势与思考”的报告,陈院士指出,过去我们对陆地资源的研究利用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巨大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比较少,海洋是个亟待深度开发的资源宝库。发展海洋药物,对贯彻国家海洋战略具有重大的价值。海洋药物的深度开发能够促进海洋资源的利用、新药研究的发展和医药产业的提升。陈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洋药物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科技链条长,单一学科领域、单一研究单位很难独立承担。海洋国家实验室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协同创新大平台,并具备海洋观测探测、海洋仪器装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科研基础,是“中国蓝色药库计划”实施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创新平台和载体。

管华诗院士做了题为“海洋药物发展的历史与机遇”的报告,管院士表示,蓝色生命过程研究,与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深远海和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资源等六大研究方向紧密相连。当前,海洋强国战略及各种海洋探测开发计划的实施,形成了涉海多学科参与、多种技术嫁接耦合的格局,给海洋药物的深度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是海洋国家实验室经略海洋的一个重要计划,它将系统、全面地开发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其主要目的是探索解决全球海洋药物面临的共同基础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海洋药物信息和大数据系统,通过集中部署、聚集开发,形成成果梯次产出的态势,最终产出海洋药物重大创新成果和产品,显著促进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郝小江、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孔令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谭仁祥、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杜冠华、北京大学教授杨震、林文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鞠建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邵宗泽、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于广利、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主任教授杨金波、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教授徐涛也做了精彩报告。

本次鳌山论坛总结了全球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趋势、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关键技术、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研究进展,从全球新药研发高度着眼,基于国家新药研究的现状、重点任务和总体战略布局,为海洋新药创制提供思想启迪和战略依据,进一步凝聚了海洋药物的发展方向。本次论坛为“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未来海洋药物发展指明了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