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4-04浏览次数:1475
一、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以知识密集、智力密集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稳定的推进器。我省要实现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关键是要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考验。
(一)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将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日益相关联,成为各国增强科技、经济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抢占新世纪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实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主要措施。尤其是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倍增器”和“加速器”,各国纷纷把其作为首要发展的高技术重点领域。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及战略性、带动性、交叉性、渗透性强的特点,可带动社会各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我省目前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如果没有高技术产业的充分发展,就很难迈入知识经济的门槛。
(二)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是解决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省形成了庞大的资产存量,仅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就已达近5000亿元,但产品技术水平低、企业管理水平差、经济效益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和竞争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以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前提条件和主要动因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目前我省经济已由卖方市场全面进入买方市场,由资源约束型的短缺经济变为市场约束型的非短缺经济,经济增长失去了“短缺经济”的强烈需求拉动,不可能再走靠产出扩张推动高速增长之路。因此,解决全省经济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引导生产向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强竞争力方向发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之上。
(三)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经济强省的需要
“九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1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左右。1997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增长相对乏力。为此,国家和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极大的力度拉动投资,并以基础设施等方面为投资重点。但由于基础设施主要依靠政府和银行投资,潜力巨大的企业、社会投资难以启动;加之基础设施带动的产业链条较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难以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带动经济的整体增长。要减少经济波动幅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切实调整投资结构,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激发其他主体的投资热情,带动各方面投入产业关联度强的高技术产业部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加快经济强省的建设步伐。
(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加入WTO挑战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达到250亿美元,但是,目前已面临贸易动力的转换,主要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乏力,缺少出口增长的动力。但是,在全国性整体贸易增长乏力的同时,高技术产品却增势强劲,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跨国集团强强联合,对地区甚至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以高技术及装备为核心的国际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使多重竞争的焦点演变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我国加入WTO之后,上述趋势在国内的影响将更加明显。进入90年代,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以控制一个产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而把劳动密集、低附加值或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环节分散到其他国家生产的模式悄然出现,形成了以价值增殖链为纽带的新的国际分工。要顺利实现与国际接轨,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顺应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级化转换的趋势,全面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并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重塑山东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结构,扩大高技术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这是我省经济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五)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传统经济发展偏重单纯地、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利润,而极少考虑环境和生态效益,并且这种发展方式是确立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环境容量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甚至以向自然掠夺为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消耗和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我省人口密度居全国各省第二位,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国的六分之一,环境污染正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地域和环境空间正面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压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主的传统产业逐渐转向依靠知识、依靠技术投入为主的新型产业,易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国内外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国内先进省市纷纷制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筑适应其加快发展的软硬环境,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对我省形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二、现状基本评价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起步和形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2家,全省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全社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2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为13%。
(一)主要成就
1.重点高技术产业领域取得较快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1亿元,比上年增长38%,“九五”期间平均递增35%以上,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均上升到省内各工业部门的第1位,在全国的位次也明显提高。年产计算机60万部,程控交换机410万线,彩电419.7万台。小型机/服务器、微机、电子出版印刷系统、程控交换机等产品及部分计算机外围设备、电子元器件在国内占有一定技术优势,财务、金融、电力调度、多媒体等软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涌现出浪潮、海信、东方、中创等国内知名的骨干企业。2000年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约16亿元。
生物工程技术及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在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动物繁殖基因研究、苗木脱毒快繁及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山大的“抗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新种质”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山农大的“矮孟牛”小麦新种质居国际领先水平,获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海水健康养殖、高技术苗种繁育、海洋药物等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生物工程药物的开发和生产取得较大突破,国家定点的生产企业16家,核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0家。青岛国大公司的重组链激酶、威海赛洛金公司的促肝细胞生长素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生物制药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总体发展实力居全国第五位,生物制药产业已现雏形。
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正在研发的重点产品70种,已投入生产的40种,涉及十几个行业、近300家企业。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微粉材料、工程陶瓷、复合材料、特性纤维等领域在全国具有相当优势,铜箔、金丝、电子石墨、光电晶体材料、特性氨纶、碳纤维、无碱玻纤、磁粉、水雾化铁粉、陶瓷刀具、气体脱气膜、均相膜、MDI等均居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山大的水热法钛酸盐电子粉体材料获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新材料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数量超过其他高技术领域,是我省最有比较优势、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领域。
2.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已在机械、化工、纺织、轻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广泛应用,应用CAD/CAM、CIMS技术的企业已达500多家,20家大型重点集团被确定为CIMS应用工程示范企业,一半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MIS)。在全省50家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试点的骨干企业中,有11家传统企业通过嫁接改造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全省在造纸、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80%以上的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骨干生产企业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1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30%,主要骨干企业大多实现了计算机控制。
3.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全省共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840多个。其中,省属科研院所97个,重点实验室84个,工程技术中心29个,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2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1个,科技成果推广中心34个,技术贸易机构1.3万个,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占43%,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2万多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近12万人。“九五”期间,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9万项,其中国际水平2416项,国内领先、先进水平1.1万项,比“八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3%、70.6%和40%;累计申请专利3.88万项,授权专利2.31万项,比“八五”年均分别增长98%、53.3%和7.5%。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
全省1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28.94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注册企业10970家,进区项目3330个。2000年技工贸总收入760亿元,利税68亿元。累计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近1000项,引进各类人才3000多名,利用外资项目1090项,开办创业服务中心17家,孵化企业400多家,毕业企业130多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0多项。多数高新区基本上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产业创新阶段,由对内招商为主转向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配置资源阶段,由引进技术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与消化吸收创新并举阶段,由依靠行政推动转向依靠政策、服务促发展阶段,由“输血”式投入逐步转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成为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5.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氛围正在形成。
近几年来,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决策,全社会的认识有所提高,风险投资机制开始启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引进、资金筹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200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纲要》和成立了山东省高新技术投资公司。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高校、科研院所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九五”以来,高校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合同829项,97个省属科研院所有62个创办产业实体1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多家;其中民营科技企业7400余家,年总收入340多亿元;民营科技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600余家,占全省的50%以上。
(二)差距和问题
在充分认识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总体上判断,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仅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正处于由初创和起步到旺盛增长的过渡阶段。
1.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
高技术产业在工业总量、GDP总量中所占比重低,企业规模小,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少,竞争优势不明显。1522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仅有95家,平均只有3440万元。缺乏享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名牌拳头产品。高技术产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而美国1996年就达到33%。在东部12个省市排名中,科技竞争力排第8位,国民素质竞争力排第11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居全国第14位,高技术产业化程度居全国第9位。由于产业规模弱小和某些领域的过度竞争,整个产业利税率尚低于国有工业企业1个多百分点,其高收益、高回报的特点未充分体现出来。
2.投入不足,渠道不畅,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近几年来,全省科技经费虽一直缓慢增长,但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这种不合理状况,对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高技术产业化水平带来不利影响。全省研究与开发经费42.7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0.5%,低于全国0.69%的水平,与科技进步法规定的到本世纪末达到1.5%的要求相差甚远,比美、日、欧、韩的2.5%~3%差距更大。多数企业自筹能力差,偏重依赖政府投入,难以成为投入的主体;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尚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很低,缺乏良好的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致使许多高技术成果难以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
3.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成果产业化率低。
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时方可维持生存,而达到5%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我省高技术研究开发主要集中于大学和科研单位,研发内容与市场和企业结合不够,针对性不强。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0.3%,除海尔、海信、东方、万华等少数骨干企业外,大多数企业远低于1%的要求,难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多数科技成果技术含量低,小试和单项成果占主要比重,成熟度低,缺乏配套和集成。高技术的商业化运作程度低,一些地方和单位往往不从市场角度出发而仅仅满足于出成果得奖,满足于把成果变成展品,而不是转化为商品和开拓市场形成产业。某些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源头仍在国外。
1994年以来,每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均在3000项以上,推广应用率仅25%左右,转化为产品生产的仅占10%,真正能形成产业化骨干产品和产业化规模的不足5%。“九五”以来,每年申请和授权专利虽列全国第三位,但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专利授权量的2.73%。而深圳市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0%,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该市成交额19.4亿元,而我省仅1.3亿元。
4.高技术、高层次人才短缺。
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万多人,但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仅有27人,列全国第9位;能够进行深层次科研的科学家、工程师12万人,万人比例仅有14.1人,居全国第28位;硕士以上学位人员不足1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0.41%;博士生导师占全国的3.55%,仅为江苏的1/5,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只占全国的2.27%,加上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两院院士仅22名,占全国的1.88%,仅是江苏的1/4,而且有11名集中于海洋领域;97家省属科研院所中,66家没有博士生,14家没有硕士生;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从业人员比例为1:32,居全国第15位,低于全国1:24的水平;同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能熟练驾驭现代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缺,影响了高技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5.高新区规模小、功能弱、辐射带动作用不够。
1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规模普遍偏小,布局相对分散,自成体系,缺乏特色,不能连接成片形成拳头、组成网络,造成结构趋同,相互影响和制约。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3.52%,平均每区38.6家,而全国53个高新区,1997年平均每个区有高新技术企业258家,是我省1999年的6.68倍。区内一般性企业多,有较大影响的重点高技术企业较少。10个省以上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不及一个北京高新区,财政收入、引进外资、出口创汇总额均不及一个苏州高新区。省内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0%,比北京、西安、苏州低20个百分点以上,科技人员最多的济南高新区仅排在第16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不足600人,而深圳华为集团即达2000多人。区内孵化功能不完善,缺乏技术支持,吸引科技创业者不够,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辐射能力弱,政策优势、体制优势、功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高新区尚未把重点转移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6.缺乏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从全社会角度看,不少地方和单位对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有差距,缺乏紧迫感、危机感和超前意识。工作中习惯沿用旧的管理方式,在涉及人才、资金、技术、机制、环境等问题上,视野狭窄,思维方式滞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划分不清,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创新意识,特别是政策、机制、管理创新意识缺乏,市场发育不充分,发展高技术产业尚未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央和省级若干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不力,缺乏配套措施和可操作性。在地理区位、发达程度、文化氛围、科技基础、政策机制、客观环境等方面,与先进省市有不少差距。山东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甚至部分高校和高技术骨干企业人才外流,或到省外设立生产基地。吸引、使用、凝聚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性措施力度不够大,知识、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和有效。反映公众科技素养总体水平和对科技理解程度的“科技意识”,我省排名全国第10位。
三、任务、原则和目标
发展高技术产业,应从山东的实际出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立足国内外可利用的技术资源和市场,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有选择地突破和发展。把形成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一)任务
“十五”及今后10年,高技术产业发展总的任务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为主线,突出优势领域和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产学研结合,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创新结合,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技术产业为切入点,培植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重,推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应重点把握的原则
1.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近期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充分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关联度高、渗透和辐射力强,市场前景广阔及有利于解决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方面,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2.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原则。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把提高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放在重要位置。
3.技术创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发展科技型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大措施培养和引进高技术、高层次人才,尽快形成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系。
4.自主开发,引进创新的原则。坚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技术资源,在强化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同时,扩大引进消化和二次创新的步伐,注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加强相关技术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实现技术跨越。
5.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庞大资产存量,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原始积累,充分利用老企业发展高技术产品,限制和避免重复建设。发展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重,推动产品、产业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6.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原则。坚持把市场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立足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注重营造和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机制、体制建设,发展和规范风险投资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到2005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200 亿元,年递增25%;增加值达到115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0%,占GDP的比重达到9%以上;利税500亿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2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培植5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30家过20亿元、10家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培植150个销售收入过亿元、100个过2亿元、50个过5亿元的高技术产品;50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0种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3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先进或国内领先的、可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成熟高技术成果;引进1000项国内外高技术成果和项目,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创新和产业化生产。1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力争比1999年翻两番,2~3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区行列。建立起符合高技术及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500亿元,增加值24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利税1050亿元,高技术产业出口额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0%以上。
四、发展重点
根据“十五”和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发展总的任务、原则和总体目标,从战略上、宏观上、政策上引导和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形成较大产业规模,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骨干企业和名牌拳头产品。
(一)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兴高技术产业群
顺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潮流,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技术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和质的飞跃,带动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在跻身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前列的基础上,争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1.电子信息产业。
针对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先导产业的国际趋势,以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及通信产品、高档智能化家电产品、软件产业、高质量信息服务业“四高一软”为重点,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开发和服务相结合的电子信息产业方向发展,形成以微电子、光电子和新型元器件为基础,计算机、通信产品及软件为主导,投资类、消费类产品和信息应用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坚持高起点、高技术,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国际高精尖信息产业领域争取有所立足。抓大扶小扶优,实行多元化、全方位、多产品、多产业经营格局,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尽快建成“网上山东”,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到2005年,培植20家销售收入过20亿元,8~10家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集团,实现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3600亿元,年均增长35%;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250亿元;通信与信息服务的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年均增长3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00亿元,信息增殖服务达到100亿元;网络传输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政府、学校、及主要行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发展实用新型家用、商用计算机、高性能小型机/服务器、工业控制机、采用新型CPU的计算机和中文平台手持式计算机(HPC)、计算机集成系统及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安全设备、热转印及热升华打印机、IC卡系列产品等新型外围设备和关键零部件。重点扶持浪潮、海尔、海信、北洋等骨干企业的名牌产品。到2005年,各类计算机产量250万台、黑白、彩色热技术打印机10万台。
——高速宽带接入网络与通信产品。重点发展网络传输技术、通信接口、高速路由器及相关网络交换、网络接入技术和设备;发展ATM及IP交换机、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光传输系统设备、GSM、CDMA等移动电话和基站、高档传真机、数字无绳电话机及无线接入网、家用无线联网设备等。积极建设宽带接入网络,鼓励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依托华光、宏安、浪潮、海尔、海信、北洋等集团,到2005年,达到光缆300万芯公里,移动电话1000万部,传真机40万台。
——高档智能化信息家电产品。以实现由模拟向数字化转变为目标,发展大屏幕高清晰度、数字式彩电、PCTV、交互式电视、数字音响设备、数字光盘等产品及运用智能控制、节能、健康型技术为特征的高档家电产品。走综合经营和系列化开发之路,扩大名牌效应,力争一个知名品牌带起系列化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重点扶持海信、海尔、泰山、澳柯玛、今隆等企业,到2005年,彩电达到1200万台,争取30%以上出口,确保我省智能化信息家电产品位居全国前列,再创山东新优势。
——微电子、光电子和新型元器件。研究和发展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生产、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片和管芯、纯平及宽屏超大尺寸彩管及高清晰度监视器显示管荫罩、液晶显示模块、彩色显示器、中高压陶瓷电容器、微电子器件等。以山东光电子公司、英克莱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四元系超高亮度红、橙、黄、蓝、绿外延片、管芯、发光二极管(含白光LED)、大中功率激光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开发有机发光二极管(SLED),形成全国最大的光电子研发生产基地。依托烟台正海公司、多纳勒烟台电子公司、德州无线电三厂、济南半导体总厂等行业单项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高档荫罩、触摸屏、电致变色镜导电玻璃、半导体分立器件、新型电子元件,开发生产大规格液晶显示器。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1600亿元,利税185亿元。(2)软件产业。
以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为重点,以应用软件为主体,以齐鲁软件园为重要基地,大力发展改造传统产业的应用软件和各类嵌入式软件。扩大金融、商业、财务、教育、娱乐、电力、工业控制、企管、办公自动化等软件优势,发展网络与通讯、信息安全与保密、电子商务、中文输入及多媒体软件,基于源代码公开的LINUX操作平台、数据仓库软件,有选择地发展系统和支撑软件,积极推广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以中创、浪潮、东方、积成电子、海尔、海信、鲁能等企业为龙头,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及交流,突出自有品牌出口软件的开发生产,提高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推动软件国际化,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和系统集成相互配套、结构合理的软件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服务。到2005年,培植4~5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软件企业和8~10个有自主版权的名牌产品,软件产业(含系统集成)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利税25亿元。
(3)高质量信息服务业。
把推进信息化进程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发展信息基础网络,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将企业信息化放在突出位置,全方位、深层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继续加大措施,发展通信产业。以电信、广电、联通及其他传输网络为基础,逐步形成超大容量、高效灵活、安全可靠、覆盖全省的宽带信息网络和宽带接入网络。基本实现集语音、数据、图象功能,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天地一体宽带多媒体数字信息网,实现网络的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网络技术水平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干线传输网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和建设接入网络,促进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的融合,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完善省级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在统一平台上建设和完善十大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市地区域信息港,基本形成信息化体系。逐渐把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构筑在各种网络之上,向网络要资源、要潜力、要效益。建设和完善政府信息类、科技教育类、工商经济类、资源环境类、社会保障类、文化生活类等对全省有重大影响的6大类省级数据库。到2005年,公用网电话用户达到2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1400万户,长途电话交换机40万路端,电话普及率达到50%,网络用户超过1000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用户1300万户,有线电视网争取市级区域网全部实现双向,县级区域网50%实现双向。开展远程教育、远程治疗、数字广播等业务,覆盖用户达到300万户。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达到600 亿元,利税100亿元。
2.生物工程产业。
围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五大技术”研究开发,重点发展农业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创新药物、新兴轻化工及食品生物工程产业。“十五”期间,基本形成有山东特色的生物工程产业,培植20种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跨入全国生物工程产业的前3位,到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利税50亿元。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开展目标基因的分离克隆技术、导入调控技术,加强基因工程下游技术的开发,建立生物反应器和动植物优质种质基因库,开展生物芯片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研究。细胞工程技术,重点发展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克隆技术、胚胎移植产业化关键技术,新品种植物细胞组培产业化技术,开发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
酶工程技术,开发耐高温、耐特殊条件和特殊用途的新酶源,加强酶分离、纯化和固定化酶技术研究,选择确定最佳反映条件。
发酵工程技术,优先发展构造基因工程菌、微生物培养和发酵新工艺、生物反应器及发酵过程控制、发酵后处理及产品高回收率技术。
生化工程技术,以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新型材料为基础,重点发展高度自动化的反应器、传感器、后处理设备及装置、新型分离介质及分离技术。
(1)农业生物工程。
把现代生物技术的农业应用作为重要战略,加快发展专用优质、高抗逆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育种,名优果蔬、花卉组培脱毒快繁,动物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转基因动物创建,复合化、高效化生物肥料和农药,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兽药等农业生物制品。以山农大、山大、莱农、省农科院及烟台、莱芜、莱州、滨州等农(畜)科院所为依托,联合莱州登海种业、济南泉星种业、安丘科萌、德州花卉、东营东方花卉、沾化冬枣实业、滨州华宏生物、山东农业实业、山东中大动物胚胎中心等龙头企业及一批示范园区,形成农业生物工程基地。“十五”期间,培育和推广基因工程小麦良种(质)3~5个,基因工程玉米良种(质)2~4个,棉花基因工程良种2~3个,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线,高标准果品、花卉脱毒组培苗木基地,形成20个销售收入过亿元、5~8个过2亿元的良畜种(种苗)产业化基地。
(2)生物工程制药及创新药物。
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病、传染病、免疫缺陷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以下游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为重点,有选择的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单克隆抗体药物及临床诊断试剂;改进中药工艺,发展浓缩、微粉化及单体提取技术;发展新型抗生素。依托新华、鲁抗、齐鲁、阿华、科兴、泉城、福瑞达、格兰百克、赛洛金、金泰、荣昌、国大、3V、绿叶等企业,重点发展白介素系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人干细胞生长因子、r-干扰素、葡激酶、内抑素、重组纤激酶激活因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人表皮生长因子及促肝细胞生成素、八宝素、头孢三嗪、头孢他啶、β-七叶皂甙钠、虫草多糖、银杏内脂等,以及肝炎系列诊断试剂、幽门杆菌诊断试剂盒、肿瘤标志物系列、肿瘤疫苗等。要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力度,减少仿制和照搬,严格控制新增定点企业,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到2005年,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药物30个,培植10个销售收入过2亿元,2~3个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生物技术药物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销售收入占全省制药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0%,使生物技术制药的开发、生产综合实力居全国前例。
(3)轻化工及食品生物工程 。
选育优良工业生产菌种,发展酶固定化技术、细胞固定化技术、酶生产下游工程的新工艺、新设备及高纯、萃取技术,大幅度提高轻化工、食品生物工程产品的技术含量。依托泰安四维、肥城瑞泰、淄博中轩、临邑恒利、滨州天绿园、禹城环宇、禹城木糖醇、曹县中原聚福等企业,重点发展灵芝系列产品、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酶、黄原胶、衣康酸、高纯度异麦芽低聚糖、木糖醇、凝乳酶等产品,形成10个以上销售收入过2亿元,5个过5亿元的企业集团。
3.新材料产业。
紧跟新材料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发展的国际趋势,以新材料制备、材料成型加工两大关键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加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控制、材料在线检测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液态与半固态材料、粉末材料、固态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和材料表面处理、改性、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新型高分子材料、特种材料、复合材料、电子基础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五大产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广阔的50种(系列)新材料的产业化,分别有20和30种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逐步形成烟台、淄博、莱芜等区域性特色新材料基地。到2005年,培植20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10个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占高技术产业的15%~20%,利税100亿元。
(1)新型高分子材料。
以我省具有产业优势的特性纤维、聚氨酯、塑料、橡胶为重点,开发节能、长寿命、轻量化、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发展MDI规模生产、聚氨酯系列产品;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及模具加工、成型设备;差别化、功能化化纤和相关系列产品,离子膜、分离膜等膜材料及应用;新型合成橡胶及系列制品;油田化学品、特种胶粘剂等产品。以烟台万华聚氨酯、烟台氨纶、济南圣泉、齐鲁化纤、潍坊亚星、莱芜振华化工、招远膜天、省海化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MDI、特性氨纶纤维、芳纶、聚四氢呋喃、磷系共聚阻燃聚酯切片、氯化聚乙烯系列产品、聚丙烯酰胺微胶乳、液体脱气膜及装置、10000吨/日以上海水淡化成套装置、均相膜及膜装置等产品。
(2)特种材料。
在特种陶瓷材料、微粉材料、纳米材料、微孔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方面,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一定市场份额的拳头产品。以莱芜九羊、淄博工陶、省硅研院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氮化硅陶瓷材料制备技术,薄厚膜电路用氧化铝陶瓷基片、高频压电陶瓷基片及敏感器件、陶瓷轴承球及轴承、高强蜂窝陶瓷和多孔陶瓷、陶瓷复合刀具和模具、耐磨耐蚀制品、陶瓷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产品,80%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培植工程陶瓷产业。依托莱芜磁性材料、莱芜粉末冶金、东营益达、济南裕兴化工等企业,形成系列高导磁粉、磁件、无偏析混合铁粉、水雾化钢铁粉末、水热法钛酸盐系列电子陶瓷粉体,红石型二氧化钛电子级粉体、高反射玻璃微珠粉体等产业化能力,70%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以青岛化工学院为依托,淄博兴武集团、淄博广通公司、山东正元公司等企业为基地,发展纳米钯一氧化碳助燃剂、纳米二氧化锆等纳米材料应用产品。
(3)复合材料。
突出发展纤维增强树脂基、金属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粒子复合材料和各种复合型功能材料。加强复合材料及相关原料、制品的研制,将材料优势转为制品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山东天泰碳纤维、威海光威、泰山复合材料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复合防弹板、碳纤维刹车片、聚丙烯腈原丝、高细度池窑拉丝、各类中高压玻璃纤维复合轴承、托辊等制品。
(4)电子基础材料。
重点发展大规格硅单晶、镓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钒酸钇、钨酸铅、大尺寸磷酸二氢钾等激光晶体产业化生长及民用产品开发;高性能永磁材料及制品;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材料、彩管导电涂料、电解铜箔、覆铜板、金丝、电极铝箔材料、石墨深加工制品。以招远电子材料、招远金丝、华光科技、鲁峰电池材料、英克莱集团、济宁港湾、青岛石墨、烟台万润、烟台西特电子、烟台磁王、冠州集团、淄博中顺等企业为龙头,确立高档超薄电解铜箔、覆铜板、IC用金丝、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连续泡沫镍、阳极铝箔、电子材料用石墨、彩管导电涂料、50兆高奥钕铁硼永磁材料等材料的国内外市场优势。
(5)新型建筑材料。
以阻燃、轻质、隔热、吸音、防腐、防水为目标,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化学建材、无机非金属及复合建材、绿色环保建材。依托山东鲁宏、青岛宏达、济南方信、胜利股份、庆云春草、鲁西化工、淄博化工设备厂、宁津华宏化工有限公司、蓝星玻璃、德州晶华、华玉集团、山东天虹等企业,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异型材、聚乙烯输气管、聚丙烯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硅烷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材、板材、复合镀膜、低辐射镀膜玻璃、微晶玻璃,泡沫玻璃、高纯度石膏粉、全瓷抛光弧面板等产品。此外,有重点的发展特种钢材、铜材及制品、特种耐火材料等冶金新材料、汽车专用新材料、新型精细化工材料。
4.带动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技术和新能源产业。
在重点发展上述三大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实施“三带三”战略,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领域的相关技术为基础,有选择地带动和发展具有山东优势和特色的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
(1) 海洋新兴产业。
围绕“海上山东”建设,发挥山东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科技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高技术海洋新兴产业。一是海水养殖高技术育种和健康养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名贵品种,发展海水养殖污染物的降解和生物修复技术,实现健康养殖。依托国家、省级高校和科研单位,以日照海水育苗场、烟台海带育苗场、潍坊太阳能生物所、荣城蓝翔渔业公司等企业和若干育苗、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和推广对虾、牡蛎、扇贝、鲍鱼多倍体种苗、SPF对虾良种、牙鲆性控全雌三倍体育苗、象拔蚌工厂化育种和养殖、海带克隆育种、太阳能工程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工厂化养殖封闭循环水系统等。建设30处名优新品种健康养殖基地,新建10处国家和省级原、良种场。二是海洋生物工程制品。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为突破口,以青岛海洋大学等单位为依托,以青岛华海药厂、鸿洋神集团、得利斯集团、莱州生物制品公司、省海水所等企业为龙头,开发生产甘糖酯、聚甘古酯、D-聚甘酯、海扑灭滋、PV911、海墨特等新型海洋药物;高纯EPA、DHA等保健型、功能型海洋食品;海洋丽姿等生态化妆品;稼禾安等种子包衣剂、新型饲料蛋白源及系列化饵料、海水养殖用疫苗、菌苗、亚麻酸类低碳脂肪酸、海上溢油处理剂等。以日照洁晶集团、青岛黄海和烟台海藻公司等企业为主,发展岩藻聚糖硫酸酯、高粘、低粘褐藻胶及深加工产品。在青岛高新区内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园,“十五”末形成5~8亿元销售收入的园区雏形,带动烟台、威海等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海洋精细化工。以海化、鲁北化工、省盐业公司、海化院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感光材料、致冷剂、阻燃剂、镁盐、灭火剂等溴系、镁系海洋精细化工产品及苦卤膜法分离及综合利用产品。到2005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40亿元,利税30亿元。
(2) 先进制造技术产业。
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选择行业急需、具有前瞻性、带动性和系统性的关键、共性技术,集中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模块化设计;开放式多媒体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实时补偿等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集成化、系统化产品快速开发系统;发展外型构件复杂、变化快的产品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实现模具生产的CAD/CAE/CAM。重点发展海尔的工业机器人、海信的逆工程开发系统与服务体系构建、济南一、二机床的精密数控机床、轿车大型覆盖件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等锻压机床自动化技术、海信的塑料模具等。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利税8亿元。
(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助力车、摩托车、汽车用动力电池,开发移动电话、计算机、摄像机等专用锂电池;发展生物质能、地下热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开发低焦油秸杆气化装置及秸杆液化技术,开发利用废弃余热、地下干岩层热的中央空调系统、太阳能高效集热产品和集中供热系统。到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利税5亿元。
(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以高技术的增量激活传统产业的存量,并以高质量的存量,为发展新兴高技术产业提供所必不可少的载体、基础和巨大市场。“十五”期间,应针对机械、化工、纺织、轻工、建材五大骨干行业,加快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集成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环保化。到2005年,大中型企业连续性生产线基本实现自动控制,主要产品CAD普及率达到80%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
1.加快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基础,是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接口、桥梁和通道。要采取有效措施,主要应用各类数控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微电子、信息管理等手段,推广CAD、CAM、CAE、CAPP、PDM、MIS、CIMS等先进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技术,采取技术复合、设备改造、产品嫁接等方式,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选择重点方面,加快在食品、医药、纺织、化工、环保等行业的技术融合和渗透,大幅度提高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
2.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机械。要以机械加工设备的多功能化、精密化、数控化、自动化为重点,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围绕提高机床的精密化、高效化、模块化和柔性自动化水平,发展开放式多媒体数控系统、物流系统、实时补偿等技术;发展高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灵敏性的液压系统和元件,采用整体工况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工程机械的整机性能;以高速、高效、精密化、成套、成线、系统化为目标,发展化工、纺织、造纸、塑料等高技术含量的专用机械设备。
——化工。以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降低污染为目标,以提高工艺、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度、精细化率为重点,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石油化工的深加工度;发展水煤浆加压气化、气体净化、煤焦油深加工等煤化工业;开发生产涂层可控释放肥、稀有元素肥料、高浓度复合肥;发展杂环、含氟类高效低毒新型农药;发展新型表面活性剂、饲料添加剂、皮革化学品、造纸化学品、食品添加剂、橡胶助剂、催化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纺织。以高档纺织面料为龙头,以新型化纤及配套纺织加工、产业用纺织品及加工、纺织染整和服装精深加工为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染整助剂、织物多重加工、服装形状记忆整理技术,提高棉、毛、麻纺生产工艺水平;开发异聚合化聚合、改性工艺,高速、超细旦、多异复合纺丝、混纤加工技术,发展差别化纤维、多功能化纤面料及装饰用布、专业用布,研制直纺长丝新技术等。
——轻工。以质的提高为目标,重点改善原料结构,推广应用低污染、低水耗、低能耗制浆造纸技术;发展功能性食品加工、保鲜、冷冻干燥技术,挤压、微胶囊及超临界萃取技术,运用自动控制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改造酿造工艺;发展塑料增塑剂、阻燃剂、热稳定剂、抗氧剂、抗冲击加工改性剂等新型助剂,提高塑料制品的性能,采用接枝、共混、交联、功能化改性技术,开发新型塑料及制品。
——建材。采用回转窑技术,发展高标号水泥,适当发展道路水泥、特种水泥;发展超白、超平、超薄浮法玻璃、变色玻璃;采用陶瓷生产过程无毒化技术,发展保健陶瓷产品、高性能卫生陶瓷。
(三)利用高新技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品种更新换代,育种重点由以粮棉油主要农作物为主转向与蔬菜、果品、花卉及名特优稀品种并重,育种方向由以高产为目标转向与优质、专用、宜加工型品种兼顾,育种手段由常规技术为主转向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实现定向育种。发展特色农业,自动化、智能化设施栽培技术,综合栽培调整专家系统。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发展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及管理,农业投入物高效利用,生态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
围绕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发光催化分解、生物降解、过滤等技术,开发生活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开发海水淡化专用膜与海水淡化装置,开发防腐除垢技术,扩大海水直接作为工业用水的范围,开发海水直接用于耐盐作物的灌溉技术。发展能源、冶金、化工、造纸、皮革、食品发酵、印染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创建以工业设计为龙头,以高技术为先导、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清洁文明生产经营体系。针对有关行业环保工程造价高、运行费用大、成套技术及装备少、先进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等影响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重点发展电站及中小型锅炉除尘脱硫设备,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水泥行业高效低成本除尘成套设备;草浆造纸黑液治理成套设备;城市垃圾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装备,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装备等。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建立高效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灵魂,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前提。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支撑、以科技中介服务为桥梁、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引导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从基础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注重技术型要素的同时,强化和激活相关管理型要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变增长方式为目标的创新体制。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企业要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任务,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机制。尽快在各级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中建立较强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机构,使其成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中心和开发决策咨询中心,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中心,技术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心,人才凝聚与培训中心,对外技术服务与成果辐射中心。列入国家520户和省111户重点的国有大中型企业,2~3年内,普遍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技术开发机构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15%~20%以上。在有条件的企业继续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般企业在成本中据实列支的技术开发经费要达到销售收入的1%以上;大中型企业要争取5年内达到2%以上,实现国际公认的企业维持生存的标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重点高技术企业、产品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企业达到6%~8%。“十五”期间,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培育5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市场对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定位作用,形成市场-开发-生产-市场的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中小企业在加强自身开发力量的同时,要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高新技术的社会化水平。
2.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
按照有利于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研究开发与市场开拓紧密结合的原则,从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稳放结合、分类改革、分批推进、平稳过渡、注重实效,全面推动省属科研机构改革,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加强技术源头建设。省科学院、农科院、医科院,要突出优势学科,吸引高层次人才,以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组建综合性、多功能的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形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孵化器和辐射源;多数院属所向企业化转制,逐步发展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高技术产业集团;部分所转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其他技术开发型、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原则上整体向科技型企业转制,或自主选择进入企业、高校,或转为企业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为基础,按照精干、高效、体现山东特色和优势的原则,采取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实行优化重组。力争用3年时间,使绝大部分科研机构完成转制;从转制起,5年全部过渡到位;到2005年,建设10个左右的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把产学研建立在经济利益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通过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和相互兼职等形式,加强科技人员的交流,以技术开发为基础,以项目为纽带,组织重大技术的联合开发。借助外力,形成合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高技术产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规划一代”的目标。
3.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
科技中介服务是技术创新、科研与应用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要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部门包办各种科技中介机构的局面,现有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要尽快脱钩,按市场要求运作。鼓励科研机构转制、科技人员创办中介服务组织。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规范行业行为。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人员培训,提高素质,创造条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建立资质评审制度,进行资格等级认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批有较高知名度、讲信誉、有权威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技术评估、技术经纪、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服务。
4.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实现二次创新。
在提高自主研发水平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要积极争取与国外大公司联合建立研究开发中心,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关键仪器设备的同时,加强对生产配方、工程设计、生产工艺等技术软件的引进,力争做到引进一批设备,掌握一批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开发一批高技术产品。对引进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设备和重点产品,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二次创新,减少和避免重复引进及同水平量的扩张。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学习国外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