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民节

发布者:陈宁发布时间:2023-11-03浏览次数:156栏目:传统习俗

新建成的渔船正在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八方亲朋好友纷纷送上幅长六尺的红色旗子前来庆贺,寓意六六大顺。船主在天亮前到船上焚纸,放鞭炮,烧香,再将红绿布条挂在船头,再取一只大公鸡,在船头处开刀,让鸡血从“船眼”流下, 染红船头。这个场面就是中国 的渔民节上最重要的开光仪式。

中国是一个领土幅员辽阔、海岸线很长的国家,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近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 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中国有千千万万的渔民自古临海而 中国渔民节 居,靠水吃饭。渔猎活动是他 们最根本的生计。大海是神秘 莫测的,她时而平静温和,时 而浪漫热情,时而残忍狂暴, 然而她多变的性格却关乎渔民 的生计生存。出海是高风险的 活动,对于没有天气预报、海 浪预报、台风预警,也没有卫 星定位系统的渔民,他们对风 浪潮汐这些自然现象处于一种 未知的恐惧之中,只能凭借祖 祖辈辈传下来的出海经验与多 变的大海抗衡,但大海的变幻 多端,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他们便祈求神灵的庇 佑。自古以来渔民为了祈求海 神保佑渔船能够出海平安、鱼 虾满仓,会有各种祈福拜神、 祭海的活动。历经了世代的演 变,形成了今天的“渔民节” 的形式,并且仍在沿海少数渔村流传。

2008年“渔民节”被 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渔民节源于谷雨节气。谷 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 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处于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严寒即将过 去,温暖来到人间。谷雨从字 面上看,“谷”即粮,“雨” 即水,人们对谷雨节寄予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渔民过 谷雨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他们把谷雨节看作是比春节还 要重要的日子,直至清朝道光 时期才将谷雨节改称为“渔民 节”。渔民节这一天要举行隆 重的出海仪式、祭海活动,向海神敬酒,然后扬帆出海捕鱼。

渔民节上的活动

开光

本文开头提到的场面就是渔民节上重要的开光仪式,除了开光仪式外,还有上杠、敬神、拿行、跳水族舞等活动。开光又称 挂红,有的地区又称为“灌带”或“染龙眼”,就是希望渔船能够 处处得到龙王的保佑,渔船下水后能像龙的眼睛一样,亮而有神, 即便遇上大雾、大雨,抑或是夜晚都能看得清楚,满载鱼虾而归。 用鸡血开光,就是借用鸡的谐音“吉”,有“大吉大利”的寓意。 此外,还会另找一个大公鸡用来“放生”,意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 状况,即使碰上海难也可以幸免于难。开光以后,船主要烧香、焚 纸、放鞭炮,然后把亲朋好友送来的贺旗都插上。一切活动就绪 后,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新船就可以下水试航了。

禁忌 

由于渔民长期在海上作业,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尤其在过 去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海上作业更是没有任何保障,因此长久以来 沿袭下来许多习俗和禁忌,更有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被延用至今。新 船下水就有许多规矩,比如:筷子不能放在碗上;碗、盘子、酒杯 都不能扣在桌子上,如果有东西翻过来,也不能说“翻了”,要说 “打个张”;妇女也不允许上船,这被看作是不吉利的。

上杠 

上杠又称为“敬龙王 ”。渔民节这一天,渔民们在龙王殿 张贴对联,悬挂彩旗。各家的渔民们抬着宰杀好并披戴着红花彩带 的猪羊、糕点、水果等各种供品,一路敲锣打鼓,放着鞭炮,扭着 秧歌来到龙王殿前摆放好祭品,再烧香,磕头,叩谢龙王。

敬神     

以前当渔船遇上风浪、放桅抛锚时,船主要敬海神娘娘。 通常是在船尾设香案,常年供三杯酒。出海时,船主站在船面上, 口含清水朝东南嗽一次,再进舱为海神娘娘上香敬酒,向海神娘娘 祈祷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现在,龙王殿的一侧通常设有海神娘娘 殿,祭拜活动在龙王殿和海神娘娘殿同时进行。

拿行

“拿行”就是在龙王的 见证下以“抓阄”的形式确定各 家各户的生产领地,以安排来年 的渔业活动。拿行一般在龙王庙 举行,在近海下大网的船主都要 参加抓阄。抓阄完毕,船主们还 凑份子请民间戏班子来唱戏,还 有秧歌、旱船表演。

跳舞

跳舞,即跳水族舞。渔 民节这一天,渔民们依据各自喜 好,身着鱼鳖虾蟹蚌等各种水族 造型的装束,在锣鼓、唢呐的伴 奏下,模仿水族的各种姿态跳起 水族舞来,有的跳着秧歌步,也 有的是即兴发挥。还有一种是带 着剧情的表演,常见的剧目有 《哪吒闹海》《鹬蚌相争》《水 漫金山》等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