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声: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开天辟地

发布者:高辉发布时间:2018-11-02浏览次数:436栏目:学界名人

“周一至周五8:30至12:30工作,午休,14:30至18:00工作。为保持精力,每天下午沿着400米跑道快走三至四圈。”你可能想象不到,这样一份和普通上班族无异的工作日程,竟然属于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就是何友声。

  何友声出生于宁波,他4岁起就迁居上海,每次陪同母亲回乡探亲,颠簸的海路以及舟山附近渔民的清苦生活都让何友声记在心底。因此,他有了一个梦想,把船造得大一点、稳一点,渔民的生活也许会越来越好。后来,何友声同时被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录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济大学,学习和研究流体力学。“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力学知识的海洋更是无穷无尽,人的一生或许只能探索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何友声说。为了实现自己从小的梦想,何友声开始了勤奋的学习和研究。

  大学期间,何友声成绩优异,他先后在《中国造船》杂志发表《关于梯形法》和《辛氏法的端点修正》两文,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尤其是后者的修正法简单明了、易学精确,被当作国内船舶设计手册采用。

  从船舶到火箭,只要是国家科技发展需要他,何友声便会专心投入、刻苦钻研。因工作需要,在上海市科委组织的探空火箭的研制探索工作中,何友声率领上百名技术人员建起小型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和管路试验装置,随后又协助筹建上海机电设计院(即探空火箭设计研究院前身)以及在上海交大创建工程力学系。1958年11月还在上海宝山高炮阵地成功发射了一枚200cm直径的固体燃料小火箭,居全国之首。60年代,随着全国学科布局变化,何友声又一次回归到了水动力学科的老本行。

  1976年,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浙江沿海客货轮四艘姐妹船,在航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剧烈尾振。当时江南造船厂和浙江海运局组织全国有关专家赴航行现场进行会诊,在振因分析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分歧。根据实测的振动数据,何友声认为这是受螺旋桨空泡激振力所致。并且结合当时国外激振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自己的一些研究经验,他阐明了空化激振力的形成和危害,并以此为依据,给船添加了减振装置,最终减缓了尾振现象。

  何友声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培养,他常说:“高校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而且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并且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创新创造的能力。1957年,何友声被选送到清华大学首届力学研究班深造时,师从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等科学大家。当时的教学采用的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相互切磋的方式。不仅有老师提问,也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和老师共同探讨。因此,1963年,何友声在上海交通大学执教时也开设了相类似的“讨论班”,从而引导和鼓励青年敢于发表见解和争论,既活跃了学术氛围,也使青年较快成才。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