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发布者:hydxt发布时间:2016-11-09浏览次数:528栏目:海洋宣传

    近日,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体系。《中国海洋报》3月8日一版刊发消息后,引起社会公众和读者广泛关注,现将该规划全文刊发如下,以便读者更全面更详细了解规划内容。——编者

一、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海洋意识和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进一步加强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

(一)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是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的海洋战略必须扎根在其国民对海洋的认知中。海洋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世界大国崛起过程中共同的战略选择和发展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确定了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因此,必须全面加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推进海洋文化发展繁荣,为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共识、舆论环境、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发挥海洋意识等软实力作用。放眼世界海洋大国的历史经验,海洋强国的实现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同样也需要海洋意识等软实力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提升海洋战略地位,有利于形成民族进取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全球包容性发展。因此,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等软实力,是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二五”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

  公众海洋意识显著增强。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积极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异彩纷呈,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大赛影响广泛,年度海洋人物评选鼓舞人心,“海疆万里行”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影响广泛。同时,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科普基地建设蓬勃发展,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逐步推广,覆盖沿海及内陆、协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国家海洋博物馆等海洋特色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初具规模,沿海地区举办的各类海洋节庆活动特色鲜明、引人入胜,有的已成为当地文化品牌和旅游热点,海洋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海洋经济新的亮点。

  存在问题和挑战。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项目尚未形成整体合力;海洋新闻传播力不强,海洋软实力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均不足;缺少重大项目引领和支撑,已开展的海洋意识宣教活动规模较小、覆盖面窄、内容重复、形式有限、手段单一、吸引力不强;海洋知识尚未系统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公众参与渠道不畅,人才队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等,公众整体海洋意识还较为淡薄。相关调查表明,2013年国民海洋意识综合指数为56.2(指数区间值0~100),相比2010年的47.9提升较大,但仍达不到“及格”水平。其中,国民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环境及安全意识相对较高,但是海洋资源及海洋经济意识则较为缺乏。与海洋强国建设需求及世界海洋强国相比,公众海洋意识淡薄的情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

(三)“十三五”时期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海洋文化建设,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就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宣部还印发了相关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国民海洋意识问题,纷纷呼吁大力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当前,围绕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海洋意识宣教教育和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迫切要求。

  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全国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近6.5万亿元,涉海就业人员3500多万人。大量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海洋渔业、船舶运输业、油气业、滨海旅游业发展迅猛,海水淡化、海洋能、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海洋产业快速增长,海洋主题的文学艺术、海洋特色民俗文化和海洋节庆会展等服务业方兴未艾。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大步向前,使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国家出台文化繁荣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各级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文物等部门也日益关注和重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从政策、机构、资金等不同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展海洋宣传教育和文化研究的机构逐步壮大,全国有多所综合类海洋大学设置了海洋文化学科。一批相关社团组织也将海洋意识作为重点研究领域,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世界主要海洋大国的成功经验,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世界海洋强国均非常重视针对各级学校学生与一般民众所进行的海洋科学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意识培养体系。美国专门制定了强化国民海洋意识的政策,所有美国人都要进行终身海洋教育;英国则在中小学“国定课程”中全面实施海洋教育;日本制定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规定了海洋教育在各门课程中的分布要求,时刻强调海洋是日本的未来和唯一出路;韩国从幼儿园直到大学,形成了系统的海洋观培养体系;澳大利亚确定了将海洋教育内容融入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课程,并制定了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中长期海洋教育政策。这些国家的做法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十三五”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实现新的跨越,也是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切实增强海洋强国软实力。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增强公众海洋意识,弘扬海洋文化,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面打造海洋新闻宣传、海洋意识教育和海洋文化建设三大业务体系。创新发展海洋新闻宣传,推动海洋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多种形式和载体的海洋大众传播品牌。积极推进海洋意识教育,增强海洋基础知识教育,促进海洋意识社会教育。传承繁荣中华海洋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能力建设和经费投入,增进国际交流和对外宣传,为“十三五”期间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做好海洋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纳入海洋工作主体,充分发挥全民海洋意识对海洋事业发展的推动保障作用。

  完善机制,统筹资源。完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整合各类媒体资源,从组织、制度、资源、渠道、载体等各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上下齐动、部门互动、地方联动、媒体发动、公众行动的新格局,形成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

  主动引导,创新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适应时代发展,坚持推陈出新,注重传统手段与新兴技术的综合运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整合提升,打造品牌。加强总体策划,整合各方力量,发挥比较优势,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丰富产品形态,提升品牌效应,并依托品牌达到引领示范效果,掀起持续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热潮。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核心主题,凸显海洋事业发展主线,同时紧密结合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突出重点,注重特色,贴近群众,讲求实效,切实提高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发展目标及指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海洋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种多样、社会影响突出、组织保障有力、公众广泛参与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格局,海洋意识和文化服务大局和中心工作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意识显著提高。

  总体上可以海洋意识发展指数作为衡量指标,以2014年的指数(指数区间值0~100)为基准,年度增加约3个分值。

  海洋新闻宣传发展目标:善用主流媒体,壮大自有媒体,做大主题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形成全面覆盖海洋事务的内容体系,探索丰富多样的海洋领域新闻宣传形式和载体,切实增强海洋新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扎实开展宣传报道活动,提升和打造“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海疆万里行”系列主题采访活动等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品牌活动。

  具体可用2个指标来衡量:涉海新闻在全国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得到全方位报道和关注;《中国海洋报》等涉海专业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明显增强。

  海洋意识教育发展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的海洋意识得到加强,广大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海洋知识,培养一批专兼职海洋教育师资力量和海洋专业创新人才;海洋意识的社会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一部分党政干部和企业事业法人接受海洋意识教育培训;海洋科学知识普及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民海洋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具体可用2个指标来衡量:到“十三五”末期建成200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200处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100所海洋知识教育示范学校,同时推进海洋意识和科普基地进内陆,争取在西部每个省份都建立6处~10处海洋意识和科普教育基地;“十三五”期间每年选择2个内陆省份开展海洋知识进内陆活动,每个省级行政区选择2个~5个市县开展海洋知识普及活动,每个市县选择5所中学和5所小学开展海洋知识讲座和海洋知识普及图书赠阅活动, 每年开展两次青少年海洋夏令营活动,规划期内共在10个内陆省份开展活动。

  海洋文化建设发展目标:沿海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初步纳入海洋特色或元素,海洋博物馆等海洋专业文化设施基本建成,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海洋题材的文艺作品;推动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在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明显增强;海洋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展示水平切实提高,中国海洋特色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

  具体可用2个指标来衡量:海洋科普和海洋题材文化图书出版发行量在“十三五”期间每年增长20%,“十三五”末达到年出书100种、发行50万册和“十三五”期间出书400种、发行200万册;每年均推出有影响力的海洋题材文化产品,包括影视作品、戏剧曲艺、文学著作、音乐舞蹈、动漫游戏等,开展全国范围海洋题材书画、摄影展览2次~3次。

三、“十三五”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主要方向,明确重点任务,完善业务体系,实现发展目标。

(一)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重点,创新海洋新闻舆论工作

  做好海洋领域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对海洋重大政策法规和规划、重要科技成果、重要会议活动、重点项目、各地工作成效举措及先进典型,以及海上维权、极地考察、载人深潜、大洋调查等海上活动和重点图书、影视作品、文艺演出论坛等其它重大海洋活动,开展广泛深入的海洋主题宣传报道,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吸引人的稿件和节目。围绕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每年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开展“海疆万里行”系列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推出行进式报道。要深化拓展海洋主题“走转改”新闻报道,推出一批海洋人物的深度报道,见人、见事、见精神,大力宣传奉献海洋的基层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要以内容为王,原创为本,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通过专业、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注重海洋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以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客观表达、即时传播的理念,用有效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正确引导海洋新闻舆论。准确掌握海洋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舆情动态,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阐明政策,回应关切。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海洋事业发展舆论氛围。

  创新海洋新闻传播业态。推动海洋新闻信息生产向实时生产、数据化生产、用户参与生产转变。加强海洋专题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鼓励支持电视媒体策划播出海洋特色鲜明、宣传效果良好的节目栏目,选择一批海洋特色作品在电视台播出,或者联合推出大型影视文化作品。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网上谈活动,与网民加强在线交流。要进一步强化用户理念,准确掌握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有针对性的生产信息产品,点对点推送到用户手中,做到量身定做、精准传播,提高海洋新闻宣传实效性和用户满意度。要把互动思维引入信息服务,通过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实现在互动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信息数据自动推送和发布功能,实现和主要新闻媒体网站、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数据共享,增强公众海洋灾害防灾减灾教育,扩大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自动发布海洋灾害预警信息。

  建设海洋新媒体宣传平台。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积极发展海洋新闻信息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手机报等应用,建设好法人帐号,持续推送一批积极正面、生动有趣的海洋主题贴文短信。发展网络视听服务,将海洋新闻信息推送到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终端,打通用户群。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海洋新闻信息。以移动APP、数字出版等为载体,打造具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海洋传播新媒体平台以及3个~5个知名海洋数字传播新媒体品牌。建设一个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海洋中国”移动应用,提供海洋资讯服务,实现观众互动、社交、娱乐、信息交流等服务应用。同时,发挥好新媒体海洋新闻宣传平台的社会服务功能,吸引各方力量,通过广告、特色会员服务、与其他行业合作等,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推动海洋传统媒体优化发展。要积极将涉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抓住基础环节、关键项目,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进报网融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改进媒体采编方式,推进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改造和移动采编、多媒体采编系统升级等工作,建立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海洋新闻信息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有关涉海传统媒体要结合自身优势,明确战略方向和发展重点,建成若干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

  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海洋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了大量海洋政务信息,这些信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许多都关系到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法人切身利益,要积极推进相应的信息公开工作。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将自身政府网站作为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对于各项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政策出台等,必须第一时间在政府网站上发布信息。在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时,要同步准备对外公开的政策解读方案或文稿,并由政策制定参与者或专家学者在政府网站上同步推出解读评论文章或开展访谈。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或应急事件,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及时发布动态情况,通过政府网站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阐明政策、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人民群众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搭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与公众交流的“直通车”,合理引导公众认识和社会舆论。

(二)以讲好海洋故事为重点,推动海洋意识大众传播

  创建海洋主题宣传品牌。巩固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这一重要的海洋宣传活动品牌,力求活动层次、活动形式、活动效果再上新台阶,并推动活动在内陆城市开展,不断将海洋意识从沿海向内陆进行传播。以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年度海洋人物评选、年度海洋大事评选、海洋文化长廊建设等为重点,加强活动的创意策划,扩大参加范围,提高媒体参与度,切实在上层次、上水平、扩影响上做文章。结合新形势下公众教育的方式变化,进一步探索与电视、网络、新媒体合作,把海洋主题宣传活动打造成好看、好玩、好参与的海洋意识普及平台,提高活动的市场化水平,逐步形成全国知名的海洋主题宣传品牌。

  打造高品质海洋文化节庆活动。依托厦门国际海洋周、青岛国际海洋节、(舟山)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象山)开渔节、(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各具特色的海洋节庆活动,根据不同受众精心策划、安排不同的主题内容,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化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文化活动,丰富沿海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地方旅游会展经济发展。此外,依托中国航海日、减灾日、全国科普日、海军成立纪念日等节庆时机,开展广泛深入海洋宣传活动,发动公众在活动中认知海洋、关爱海洋,进而不断提升海洋意识。

  积极推出海洋文艺精品。积极推动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有较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海洋题材原创文艺精品。扶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美术摄影作品、影视作品、文艺类图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文章等,鼓励海洋题材文艺作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文艺评奖活动。

(三)以海洋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为重点,增强海洋基础知识教育

  推进海洋知识“进教材”。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充实海洋教育有关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及时修订中小学现有地理、历史、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针对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有针对性地整合海洋国情、海洋理化、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灾害、海洋政策、海洋权益、海洋人文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积极落实加强海洋教育有关要求,鼓励地方开发海洋教育相关课件、挂图、教学参考书和多媒体资源。

  推进海洋知识“进课堂”。推动海洋知识教育与中小学有关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研究梳理教学“结合点”,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中安排海洋知识相关内容。推动地方和学校积极探索开设海洋特色教育课程,科学引导中小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海洋意识在诸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国际问题等一系列新的跨学科问题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科学规划设计海洋教育的方式方法,推广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增强海洋教育的吸引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载体,鼓励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及游戏,积极探索推广网络教学,做到海洋教育教学线上线下协同作用。加强海洋相关知识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培训师资力量。通过学校聘请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积极鼓励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或高校学生担任兼职教师、课外辅导员或顾问。

  推进海洋知识“进校园”。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依托涉海机构搭建开放灵活的海洋知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海洋知识宣教设施建设,各类海洋科研院所、专业机构和管理部门要遴选一批实验室、样品馆、科技馆、考察船、执法船等,作为海洋知识教学或科普教育基地,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知识教育资源,探索建设海洋意识教育新媒体,因地制宜开展教学实践。优先向内陆偏远地区中小学赠送海洋图书报刊和音像资料,推进“海洋科普小屋”建设,开展海洋科普巡展。推动中小学校建立海洋社团、海洋兴趣小组、海洋意识宣传志愿者队伍,合理引导学生开展日常海洋意识宣教和海洋科普公益活动。组织开展以海洋为主题的绘画、征文、板报、主题班队会、文艺演出、科技创新等青少年活动,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海洋相关的爱好和特长。鼓励海洋专家开展海洋知识专题讲座。继续办好各类中小学海洋知识夏令营、海洋大讲堂、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打造品牌效应。每年在6·8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等节庆纪念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大力弘扬海洋文化。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全国海洋知识教育示范标准,在全国范围中小学校设立一批海洋知识教育示范学校,并加强示范学校的规范管理、成果评价和宣传推广。

  加强高等院校及职业学校海洋意识教育。积极支持和引导高等院校海洋学科建设,适当增加涉海专业和涉海课程,设立海洋通识公共选修课。组织开发高等院校海洋科学专业教材,优先做好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和海洋通识教材。在招考及就业政策中向涉海专业倾斜,培养一大批海洋领域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重视和支持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支持职业学校开展海洋相关在职教育和行业教育。鼓励各类高校建立学生海洋社团、海洋志愿者组织,开展“全国高校海洋社团夏令营”,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校园海洋意识宣教活动,将海洋意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海洋强国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以社会教育为重点,提高公众海洋意识

  开展国民海洋意识社会教育。组织制定《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指导纲要》,将海洋意识教育作为公民终身教育来开展,积极推进社会教育体系建设。在党政干部、涉海企业、青少年、社会公众中开展“海洋大讲堂”巡讲活动,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海洋专题报告会。打造面向公众、普及性的“海洋公开课”,探索海洋教育和海洋创新人才培养新型模式。根据沿海和内陆不同地域特点,采取各有侧重的宣传内容和方式。积极发展和传播海洋主题公益广告。组织开展海洋政策进机关、海洋法律进企业、海洋科普进社区等主题宣传活动,做好普法教育,促进人海和谐。

  建设海洋意识公众参与平台。组建海洋意识宣传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机制,实施海洋支教、海洋教育扶贫、军营海洋教育、海洋文化推广等项目。组织编写出版海洋知识普及读本、宣传挂图、宣传手册,在城乡基层社区发放和张贴,在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少年宫、纪念馆、军史馆设置海洋知识专题展览,在基层社区开办海洋意识宣传长廊。以海南、贵州、新疆、甘肃等偏远或内陆地区为试点,开展“海洋知识进内陆”系列海洋知识宣教活动,将海洋报刊图书和音像制品向内陆地区大中小学校免费发放。组织开展海洋题材优秀影视作品展播展映等活动,中央主要媒体要加大海洋公益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卡通动漫、视频短片等生动鲜活的方式提升公益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托涉海机构搭建公众海洋意识宣教平台,定期向公众开放海洋专业实验室、执法科考船舶及各种海洋特色设施。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国民海洋知识宣传教育,建设民办海洋教育场馆。在海洋特色旅游景点、海滨浴场设置海洋知识宣传展板或显示屏,打造务实有效的海洋意识公众参与平台。

  实施全民海洋科普教育工程。开展“一”“十”“百”“千”“万”海洋科普宣传教育。“一”字工程指完成“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和“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人物”评选工作,承办一次年度科技活动周、年度防灾减灾日、年度全国海洋宣传日、年度全国科普日海洋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组建一个海洋科普专家库,打造一批海洋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创建一种与民间NGO合作的模式,向媒体提供智力支持。“十”字工程指邀请10位知名海洋专家学者进校园、进社区,举办10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能力培训。“百”字工程指建成100个海洋科普教育小屋,策划编创100种海洋科普图书音像出版物,加大对《海洋世界》等海洋科普期刊的宣传推广工作,对面向青少年的海洋科普期刊给予支持,鼓励相关期刊加大海洋科普文章的刊发力度;选择100家地市级科技馆、文化馆等场馆充实海洋文化和海洋科普内容。“千”字工程指让海洋科普走进全国1000个文明社区。“万”字工程指招募10000名海洋科普教育志愿者。

(五)以丰富海洋特色内容为重点,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滨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以涉海部门、沿海地区为重点,推进海洋博物馆及涉海文化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建设,坚持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建立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滨海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提高城市海洋文化影响力。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中国海洋数字博物馆”建设,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频技术,对海洋自然、人文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并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引发观众互动,增强公众兴趣。

  丰富各类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资源。充实滨海地区现有城镇基层社区和农村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海洋内容,在农家书屋中增添海洋知识图书。鼓励群众参与海洋特色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解、展示、交流海洋特色文化的资源和平台。

  开展海洋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建立我国海洋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涉海古籍与文物抢救工作,系统征集、整理、出版海洋文明口述史,实施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涉海的考古遗存、水下遗址、历史古迹、民居村落等进行系统的调查与保护。积极推动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化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海防设施和沿海岛屿海洋文化遗产考古调查,加强港口史、造船史、航运史和海洋水利工程史等的研究。深入挖掘和展示我国古代海洋科技、涉海技术发明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加强国家级历史遗迹类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海洋沉船、水下遗址与遗物等制定切实的保护措施。摸清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提出保护、展示和利用措施并部署实施。做好涉海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海洋文物、水下遗址的保护工作,严格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保护重要海洋节庆和海洋民俗,推进涉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推动保护手段与方式创新。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的新模式。

(六)以政策引导扶持为重点,促进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大力开发海洋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合理布局海洋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大力推出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带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书法绘画、时尚设计、工艺美术、广告创意、动漫游戏等产品、作品。推进海洋特色文化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积极推动海洋主题影视业,加强海洋专题电视节目策划制作,将海洋题材电影纳入“中国梦”主题创作生产规划。鼓励演艺娱乐业创新海洋题材,发展集演艺、休闲、观光、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海洋特色综合娱乐体。大力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海洋风情的海洋生态旅游和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注重游客参与式和体验式感受。有效提升各类涉海节庆业、会展业的文化品质,推进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引导海洋特色文化与建筑、景观、体育、餐饮、服装、生活日用品等领域融合发展,培育海洋元素的新型产品和业态。促进文化创意与海洋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高海洋特色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意水平。立足地方海洋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海洋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产品和知名品牌。

  促进海洋特色文化企业发展。着力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海洋特色文化骨干企业发展,发挥骨干企业在海洋特色文化产品的创意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特点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海洋特色文化企业加速发展,支持个体创作者、工作室开发海洋特色文化资源。建立完善海洋特色文化产品销售网络,提高国民的海洋特色文化消费意识。

  建设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平台。以沿海为主兼顾内陆,加强规划引导和典型示范,规范建设一批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平台,支持海洋特色文化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鼓励海洋特色文化企业联合高校、学术机构建立产学协同创新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海洋特色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研发中心,同时培养海洋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依托相关地域海洋传统文化资源,重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特色文化乡镇和渔村,建设富有海洋传统文化特点和海洋自然景观的滨海乡镇渔村,保护原始风貌和人文生态,因地制宜发掘海洋特色文化,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将推动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优先保障海洋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用海需求。

  拓展海洋领域全媒体出版。打破音像出版、图书出版和互联网出版界线,打造集影视动画制作、纸质图书出版与数字出版三位一体的全媒体出版平台,扩大出版范畴,创造增值空间,实现一元化生产、多媒体发布、多渠道传播,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群体同步提供差异化的适配于各类终端的海洋阅读产品。通过跨介质(纸介质、互联网、移动终端)、跨媒体(影视制作、书刊出版、数字出版)的全媒体出版形式,创作和生产影视作品同名图书,出版交互式海洋科普电子杂志,打造提升海洋意识数字资源库产品。扶植海洋图书期刊规划出版,制定海洋主题的重点出版选题规划,国家出版基金对列入规划的选题予以适当支持,组织推出一批优秀作品。拓展海洋出版物发行渠道,组建有较强竞争力和实力的全国海洋出版物发行集团,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活动。加大优秀海洋书籍推广力度,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国家级优秀图书推广活动中,将海洋书籍作为重点列入,并在重要海洋活动和节庆纪念日之际,组织开展海洋类出版物展示展销活动。

(七)以重大理论研究与调查评估为重点,夯实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业务体系

  海洋意识传播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研发。重点研究当代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传播体系对海洋意识宣传的机遇和挑战,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型媒体发展规律,研究创新特色鲜明、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吸引公众的海洋意识传播新理论和新方法,构建适应海洋特色的新型海洋意识传播体系,为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以科技创新驱动海洋意识传播,鼓励科研机构为海洋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海洋意识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重点研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海洋意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如何在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起完整的海洋观。深入研究海洋意识教育的特有模式与方法,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推进理念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各类新兴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研成果在海洋意识教育中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依托各类海洋和师范院校,开展适用于不同教育对象的海洋意识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

  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开展全国海洋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深刻把握当前海洋文化建设现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发展方向。系统梳理与推进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推动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及相关软科学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文化建设重大理论研究。突破传统海洋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彼此之间的隔阂,整合文、理、工等相关学科知识,形成海洋文化学科独立的研究领域、基本命题和基本方法,完成其理论体系和学科研究范式,并结合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航海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和市场经济手段,开展海洋、文化、旅游等跨领域研究,探索海洋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不断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开展中西方海洋文明史和海洋文化比较研究,研究海洋强国背景下海洋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路径,建立完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并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提高海洋文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推动海洋文化大繁荣,为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洋丝绸之路奠定学术理论基础。

  建立国民海洋意识调查评估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开展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科学利用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值量化分析,为客观评价国民海洋意识提供参照。同时,对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成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客观评价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海洋意识宣传教育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资源配置。

  完善海洋舆情监测分析体系。加强海洋舆情监测和分析能力建设,完善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舆论引导体系,建立海洋舆情常态化监测、预警、紧急应对和决策参考的一体化机制。做好海洋舆情日常监测、负面舆情监测预警、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等业务工作,完善内参编辑,建立专家库,为海洋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探索海洋特色文化产业统计评估。加强海洋特色文化产业运行监测和统计评估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地跟踪监测和分析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为产业发展及市场调控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咨询。

四、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任务多,涉及面广,为确保各个领域取得切实进展和良好成效,必须加大各方面的保障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并把其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点工作,纳入中央和地方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精心策划组织。要把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纳入工作全局研究部署、检查落实。要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修定海洋新闻信息管理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制度。要在政策方向上牢牢把握,在工作实施中加强领导,对涉海敏感话题的报道要严把宣传纪律,严格审批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海洋宣传教育机构,推动成立相关行业组织,为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各级海洋、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网信、文物等部门以及共青团、文联、作协、科协、记协等人民团体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积极规划、指导、协调和规范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凝聚工作合力,实现共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各级各类媒体要广泛参与,建设以中央主要媒体为主、地方媒体为辅、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媒体力量。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各方配合、权责明确、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发挥各类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沿海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与考评,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项目。要加大对重大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项目在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探索建立公众满意度指标和第三方评价制度,完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各项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经费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

  畅通多渠道的资金保障。有关部门在各类海洋工作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宣传教育工作经费,专门用于该项工作相关的宣传教育。鼓励各类公益性社会机构、行业协会、青年志愿者组织积极投入和参与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活动,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优化整合人力、渠道、平台等资源,集中各方面资金、经验、知识、品牌优势。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海洋意识宣教骨干业务培训交流,加大宣传思想战线干部、中小学教师、社会团体和学生社团等领域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对涉海企事业单位海洋宣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创新和经营复合型海洋文化人才,依托各类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工作室、文化名人、艺术大师,促进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造就一批具备海洋意识、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领军人物。加强海洋系统各级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合理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表彰体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多任务、规范化、权威性的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能够将海洋领域新闻宣传热点、亮点及时准确地传播。

  提高海洋工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广大海洋工作者既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实践者,也是提升海洋意识的宣传者、海洋文化的传播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先进典型,弘扬忠诚祖国、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不畏艰险的海洋工作者精神,激励干部职工热爱海洋、扎根海洋、奉献海洋。要挖掘海洋系统文化资源,开展历史档案、单位史志、涉海藏品的收集整理,因地制宜建立本单位史志陈列馆(室),培养熏陶干部职工发扬传统、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要加强鼓励和引导,号召全体海洋工作者将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争当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宣称员和排头兵。

(三)促进国际交流和传播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立足国内现有文化交流平台,结合海洋双边、多边国际活动,利用涉外海洋论坛、研讨会,精心设计策划议题,拓展海洋文化交流的内涵和空间。建立健全中外海洋文化学术交流机制,加强与国际上有影响的海洋文化科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海洋文化新理念、新做法。鼓励海洋特色的民间文化交流合作。

  加强对外传播。加强海洋外宣工作,打造海洋外宣平台,利用好中国记协“新闻茶座”等形式,讲好中国海洋故事,宣传中国海洋观,推介中国海洋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动有关我海洋事务的政府白皮书编写发表工作。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首要,以西方海洋大国为关键,积极组织中央外宣媒体开展富有海洋特色的对外报道,展现我开放自信、合作共赢的良好形象,助推我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积极推进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工作,在国际海域进一步体现中华文明和文化元素。支持国内海洋文化单位参与国际重大海洋文化活动,赴海外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交流活动。支持海洋特色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图书展、影视展、艺术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开拓境外营销网络和渠道,推动中国海洋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积极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等传统海洋文化,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纽带。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