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文化引领战略的海洋特质再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7浏览次数:1043栏目:海洋文化

  近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并已正式出台了实施意见。从“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到“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取向,再到“包容、博大、深厚、行远”的气质特征以及 “海洋景观”、“海洋名师”、“海洋文化”、“海洋强国”等议题的提出,都表明,学校文化引领战略十分强调做深做精“海洋”这篇文章。笔者不揣浅陋,围绕文化引领战略的海洋特质,谈几点思考,以求教于大方。
  自迩的情结中国文化有一种“山海情怀”。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会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体悟,观海则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感慨。登高山,航远海,山海和弦,道出了一种高远的情怀。
  “登高必自卑”,语出《中庸》: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登高一定要从低的地方开始。登临岳麓山的时候,人们面对巍巍麓山,总是以自卑亭为起点,就好像道德修养抑或学业修习,都必须自谦卑虔敬始。经过一段不算辛苦的攀登,人们开始慢慢超离大地,但又确确实实还与大地相连,离尘世也并不太远,还没有远离尘世,这便到了“道中庸亭”。人们不断地向上,向上,内心生起一股不断寻求超越的精神力量,经过艰苦地攀登,这便到了“极高明亭”,内心世界由此进入一种“极高明”的澄明境界。人们继续攀登,才可以到达最高位置———“赫曦台”,在那里,精神世界会得到一种彻底的超越,获得一种超拔的精神力量。
  “行远必自迩”,同样出自 《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意思是说,远行一定要从近的地方起步。学校以“海洋”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海洋人才,是我们的核心任务。为了更好地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我们尤其需要一种“远行”的决心、勇气与行动。正如校训所讲的那样,海大培养出来的海洋学子,尤其需要一种“远行”的精神准备。进一步的问题在于,行多远,方为起步?行多远,方为尽头?自古人们就说学海无涯,学海无边,遨游学海,显然永无止境,永无尽头。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适度的自卑情结,提出了一个自我超越的内在要求,这恰恰是一个人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样,基于一种“自迩”的情结,一个人纵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深远的发展,也会将已经到达的目的地视为新的起点,视为“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不断提出更为长远、高远、深远的理想与目标。探索海洋,求知海洋,要求我们不断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这尤其需要倡导一种“自迩”的情结,激励青年学生,树立起一种“行远”的理想与品格,从而获得永不停滞、永不止息的前进动力。合德的智慧《周易》有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天上的日月星辰,昼夜运行不止,人们看到这一点之后,就想,人也应该这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无论什么东西,往地上一放,大地都无不接纳,无不承载,人们看到这一点之后,就想到,人也应该如此,宽厚其德,包容大度。这句话,道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向天地自然学习,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顺应天地自然,合乎天地自然,正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海大文化引领战略十分强调海洋特质的发掘,那么,循着“合德”的思考路径,我们应该向“海洋”学习什么?窃以为,其中有一种“大利”、“大德”和“大美”。
  说到“海”,自然离不开“水”,“水”与“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子》记载: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水”有“善利万物”的品格,万物因“水”而生。“海”更是如此。最新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表明,从物种来看,海洋生物总计可达100万种;从总量来说,显然是不可量计。大海利养万物,这带给我们一种谋“大利”的人生启示。偶读《雍正朱批奏折选辑》,其中一节,大概讲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碍于亲朋邻里的请托,做了一些“行私恩小惠”,“图微名小利”的事,遭到雍正一番痛批,告诫其:“凡事当务远大,始不愧身为大臣。求名务建大名,求利须谋大利,远害亦当计虑大害,方是大丈夫之胸襟局量。”学校人才培养的使命是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培养国家海洋事业的精英人才,这就对海洋学子的眼界、视野、胸襟、气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易经·系辞下》载:天地之大德曰生。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数以亿计海洋生物生生不息的乐园。大海因 “大利”而有“大德”。《老子》又载:上善若水。用“水”来比喻“上善之人”,意思是说,“上善之人”,就像“水”那样。那么,“水”是什么样子?《老子想尔注》载:水善能柔弱,像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这是说,“水”是柔弱的,是向下流的,流向“虚空”的。然而,“众水”最终汇归“大海”。这说明“海”是最大的“虚空”,而且,“海”处在“地”之“下”,于此,“向下”流动的“水”才得以汇集于“海”。“海”何以能“容”?何以能“纳”?无非因其“虚心”,因其“处下”。海的“容德”,带给我们“虚怀”的启示;海的“谦德”,带给我们“谦下”的启示。
  《孟子》里有这样一句话:“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这是说,孔子每次碰到壮阔的水面,都一定前往观看。孔子如此“亟称于水”,那么,“水”有什么可资“取法”的呢?有什么可资“效法”的呢?孟子接着又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这个“科”,是“坎”的意思,是指低洼蓄水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要想知道“水”哪些地方值得借鉴与取法,就应当去观察“水”的“源”与“流”。山涧泉水作为流水的“源头”,从山下混然涌出,白天这样不断喷涌,晚上也这样不断喷涌,源源不断,无所止息。流水有了这样强劲的“源头”,一旦流经“低坎”,就会暂时停顿下来,汇集起来,填满这个“洼地”,再漫过去,流向另一个“低坎”,再填满它,再漫过去,如此反复,前行不止,永不停滞。最后,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奔腾气势流入大海。张居正这样解释:“其蓄聚者深,故能常出而不竭;其发生者远,故能渐进而不穷。”“水”有深厚的“源头”作为根本,可以“渐进而至于海”。受此启发,人们想到,假设一个人有“实行”,实实在在去干,踏踏实实去做,遇到学问上的难点疑点,遇到事业上的难题难事,不放弃,不放过,逐个解决,各个击破,也可以“渐进而至于极”。所以,孟子讲:“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所谓“盈科会归海,力穑当有秋”,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稍微延展一下,试想,于“流水”而言,“海”即为最大的“低坎”。而且,海底是高低起伏的大洋中脊与大洋盆地等,即为无数的“低坎”。这样看来,海表的平面,自然也是源自“流水”的“盈科而后进”。可以说,“海”同“流水”一样,具有一种“坎德”。“海”的“坎德”,带给我们一种“实行”的启示。
  《庄子》记载海若对仅“观河”就自得的河伯说:“观于大海,乃知尔丑”。一个“丑”字,反衬出“海”的“大美”。庄子接着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海”可谓是“大之至也”,自然也是“美之至也”。石涛在《画语录·海涛章》中就曾这样说道:“海有洪流,山有潜伏。海有吞吐,山有拱揖。海能荐云,山能脉运。”再如,人们常常讲:“气貌山海”,“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漫,万象在旁”,如此等等。
  人们往往以“海”来表达一种阔大宏伟、大开大合的境界,以“海”来传达一种包举宇内、席卷八荒的气势,以“海”来传递一种奔放雄壮、荡气回肠的气韵,以“海”来象征一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气势,以“海”来诉说一种豪情横生,气冲霄汉的情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但是,海洋学子在认识海洋、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既要懂得“析万物之理”,更要学会“判天地之美”,感受大美海洋的无穷魅力。
  斗海的勇气学校文化引领战略在诠释“海大精神”的时候,谈到了“不畏艰险、探索不已的进取精神”。在第二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上,王蒙先生针对“关注海洋,面向世界”的主旨,提出了“勇者乐海”的全新思想,这都给我们很大的教益。确实,大海不仅与艰险联系在一起,甚至是与凶险、灾难等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怒号的海面,浊浪排空;汹涌的波涛,奇谲诡秘。战恶浪,过险滩,更是让人五脏翻腾,肝胆俱裂,凶险异常。然而,越是艰辛,越是凶险,越是要激起战天斗海的勇气与豪情。本文从“远航”、“深潜”和“坚守”这样三个角度,谈一谈斗海的勇气。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中产生了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海洋学家,第一位徒步考察南极的海洋学家,第一位登上南北两极的海洋学家。我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我校毕业生占52%。他们书写了“远航”的生动历史,成为学校乃至国家海洋科教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海洋学子扎根学业,投身海洋,放眼世界,将眼光投向1.8万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继往开来,勇敢远行,再续新篇。事实上,学校常年开展极地科考、环球航行科考和深海资源调查等海洋科考。面向理工科专业,常年组织海洋学海上实习,各涉海专业还有各自的海上教学活动。在极地考察的冰天雪地里,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国际谈判桌上,在献身海洋事业的英雄事迹里,在日复一日的海浪预报工作中,在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四次浪潮中,在环球海洋科考的风雨征程中,海洋学子赢得了海一般的意志,海一般的品格。
  2012年7月16日,中国深潜海试团队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作业型深潜器7062米的世界新纪录,生动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工作者“深潜精神”的壮美诗篇。我们海洋学子需要学习这样一种“沉潜”、“潜心”的精神,以一种“沉下去”、“深下去”的思想态度去探索深海远洋的奥秘。观察表明,企鹅为了上岸,会猛然低下头,从海面扎入水中,拼力沉潜。企鹅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就越大。直到潜至适当深度,企鹅再摆动双脚,迅猛地向上一冲,就会如离弦之箭一样蹿出水面,落到陆地上。海洋科教事业,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尤其需要鼓励青年学生主动“沉潜”下去,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积聚力量,心无旁骛地学习积累,为日后“破水而出”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校友李文波20多年来,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成为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能受天磨为铁汉”,李文波的事迹,深刻诠释了“坚守”的执着与份量。我们的本职,我们的岗位,我们的阵地,我们的学业,都需要去坚守。坚守,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勇气。9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海洋办学特色,这是一种坚守。海洋生物学家童第周、海洋藻类生物学家曾呈奎、海洋教育家赫崇本、海洋水产生物学家朱树屏、海洋生物遗传学家方宗熙等,将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海洋科教事业,这同样是一种坚守。我们去探索、去远行、去开拓、去进取,始终离不开坚守。没有坚守的探索,没有坚守的远行,失去坚守的开拓,没有坚守的进取,等待我们的只能是茫然、迷惘、失落,甚至是一事无成。

 

                                                         信息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作者:季岸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