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海洋文明从河姆渡走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5-18浏览次数:904栏目:文化渊源

追溯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准确起源,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六七千年前,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一缕曙光在钱塘江口的河姆渡闪射:一些专家根据考古发现,河姆渡人至少在距今7000年前的古老年代就开始了漂洋过海的实践,并掌握了石器制作、人工种稻及海洋捕捞等技能。
   
河姆渡文化以1973年发现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命名,是我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约7000年~5000年,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 (兴)地区东部,并越海东达舟山群岛。

    贯穿中华大地6000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在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而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它反映了约7000年前我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氏族的生活情况。我们惊喜地发现,当文明的曙光初现之时,河姆渡人已经勇敢地走向了海洋。在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船桨、陶灶、石碇等器物以及大量河口与海洋生物骨骸等大量珍贵的文物,都充分展现了河姆渡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因素。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河姆渡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原始文化瑰宝,也是我国海洋文明的起源。
  
河姆渡遗址北面有广阔的水域,沼泽湖泊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水生动物资源。河姆渡遗址出土动物遗骸数量巨大,其中仅能鉴别出种类的达61种,还有许多骨骸更是不知其名。在出土的61种动物残骸中,水生动物就达19种之多,且数量惊人。其中,鱼类、龟、鳖类等水生动物的遗骸不胜细数,个体遗骸更无法统计,显著可分的龟类个体就有1570多个。遗址中许多煮食用的陶釜中都残留着龟、鳖、蚌、鱼等水生动物遗骸,其中有一个陶罐内竟存有满满一罐完整的龟、鳖甲壳,蚌壳更是被成堆地发现,甚至在狗粪中还发现了许多鱼骨,这统统证明了在当时河姆渡先民渔猎活动已是非常频繁,捕鱼业十分发达。
   
河姆渡人在捕鱼、采集和日常生活中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要深入水域,就一定要熟悉水性并有驾驭的本领。从遗迹来看,河姆渡人显然已经有了这个本领,因为遗址出土了6支木质船桨。河姆渡人使用的船桨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船桨中最为古老的。其中有一支船桨外形基本完整,外廓清楚,分桨柄和桨叶两部分,柄和叶是由同一块原木制成,因此其间无须使用榫卯销钉之类钉合套接。桨的残长63厘米,虽然柄部已断,但其粗径可容手握,断面略呈方形,上面刻满横、竖、斜线组合的纹样,既精致美观,又不会滑手,整个桨就像一片树叶子,这种造型既轻巧又实用,可谓匠心独具。显然,这已不是先民制造的第一代桨,而是在前人已有相当丰富的造桨和用桨经验的基础上改良而成。
   
一般来说,有了船才会有桨,而有桨就必定有船。到目前为止,河姆渡遗址虽然还没有发现古船,但如果联系到河姆渡人在建筑上已经熟练地使用榫卯技术的情况,他们要制造一只独木舟或一个木筏是不会有多大困难的。在发掘时,曾采集到一件陶舟的模型,这件陶舟为长椭圆形,外体呈流线设计,长7.7厘米,宽2.8厘米,高3厘米,舟艏有一鸡胸形小板,上有小孔,可以系缆绳。平置桌上,舟艉微翘,舟艏较倾,似一艘正在水上行驶的轻舟。陶舟虽然小,但却是相当珍贵的标本,它正是河姆渡人制作独木舟的缩影。
   
从河姆渡遗址的出土地层示意图来看,在遗址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内还惊人地发现了鲸脊椎骨和鲨鱼牙。这两类海中的庞然大物究竟是河姆渡人的战利品,还是随海潮出没搁浅于海滩而为河姆渡人所获,目前为止还有待考证。但这让人们对河姆渡人是否已从事海上捕捞,甚至当时是否已拥有帆船,都产生了无限遐想。在此之后,人们又相继在定海、岱山等地发现了45处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一些商周秦汉时代的遗址。出土的文物大多与河姆渡文化第二层相同,少数与河姆渡文化第一层相同。对于这些遗址多数学者推断舟山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属河姆渡文化的分支,这更加表明了河姆渡人已经能 “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掌握原始的航海技术跨海来到舟山群岛。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先进,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还雕刻了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简直就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陈列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个呈双鸟朝阳图像的蝶形工艺品,它被考古专家推断为是一种用来祭祀、祈福的工艺品。而这个 “双鸟羿日”的图腾,展示的是海鸟抓鱼的图像,这恰恰体现出一种海洋文化。舟山 “绿眉毛”帆船的文化渊源正是与河姆渡遗址 “双鸟羿日”的鸟文化崇拜有关,它船艏形似鸟嘴,简称鸟船,因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毛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宁波、温州、台州、舟山等地。作为浙船的主要代表的 “绿眉毛”帆船曾是历史上 “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工具。经初步考证,它曾经是郑和下西洋舟师的主要船型,距今已有600年~800年的历史。
   
河姆渡先民借助舟楫涉足海上,向海洋索取生活资料,这标志着人类活动范围已由陆地扩展到海洋,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海洋文化孕育的思想前提是必须具备海洋意识,而正是河姆渡人首先拥有了海洋意识;物质前提则是需要具备造船技术与航海技能,河姆渡遗址的出土文物又再一次印证了这一说法。河姆渡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璀璨夺目,我国远古的海洋文化精神正是孕育于此、滥觞于此。(信息来源:中国海洋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