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希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一直以来,信部青年俯身耕耘在各自岗位上,立足根本,踏实创造,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用最好的姿态书写着不凡的青春。
践行志愿精神,展现青春担当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信息青年学子们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面对多点散发的疫情考验,500余名志愿者组建起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冲在校园疫情防控前线,奔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展示了身为信息学子的担当与责任,展现出青年的风采和青春的活力。
信息学子迅速行动,组建“‘罩’护你我”服务队,在生活区、餐厅和超市出入口,礼貌提醒师生佩戴口罩,维持出入秩序,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宣传网”;组建防疫物资运输队,多次协助配合学校国资处搬运防疫物资,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组建通行志愿服务队,维持通行秩序,为通行学生筑起安全屏障;组建复试志愿服务队,检查复试场地周围环境,定期消杀清洁,张贴醒目标语,保障线上复试工作顺利进行;组建网络优化志愿服务队,帮助学生完成有线网络的安装和调试,全力保障线上教学正常进行。
信息志愿者们迅速响应,冲锋在前,用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诠释志愿精神,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为健康校园全力以赴。
青年力量勇担当,青春风采竞绽放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更是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当代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要坚定奋斗有为的决心,练就奋斗成事的本领,践行奋斗成我的初心,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对自身成长负责。
秉持着“低头躬身”的志愿服务信条,主动参加各类国家级和省市级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工时641小时。2020级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迎超是发光发亮的“萤火虫”教师、是耐心细心的核酸检测“大白”、是家乡困难家庭的慰问员、是全国学生运动会服务运动员的“白帽子”、是校园核酸检测的“红马夹”、是核酸信息录入的“键盘侠”、是五四马拉松运动员的“补给站”、是科技盛会接待院士的礼仪队……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愈加坚定了他未来返乡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决心,立志做一捧土,将一生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自大一以来担任班长,关心班级每位同学的冷暖,坚持陪伴生病的同学,帮扶有困难的同学;主动组织讲解专业课学习重点,三年如一日的帮助1名学业警示同学通过多门课程考核,在2018级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于书萌的带动下,班级挂科率显著减少。她热心公益实践,连续半年为红十字会爱心献血屋志愿服务,参加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公益活动走向街头宣讲海洋保护理念,关注艾滋病防控并制作3D打印模型获校一等奖,担任郑州7.20特大水灾中的科普救灾志愿者……于书萌不忘“青年当有志,躬身正前行”的初心,坚定奋进在励志海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大道上。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超350小时。疫情期间,身为青年学生干部的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吴淳桐,主动响应党的号召,挺身而出参与抗疫,获得中共重庆市万州区百安坝街道工作委员会表彰。毕业后的他,将走进偏远山区,用自己的所学、所见给山区孩子们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为大山里的孩子撒播梦想的种子,书写无悔的青春之歌。
不忘初心育桃李,奋斗青春写芳华
传承五四精神,争当有为青年。青年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生价值引领的骨干力量,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依托。信息青年教师们,牢记科学报国初心,肩负科技强国使命,探索创新,实学实干,践行教育使命,用昂扬斗志谱写青春底色。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信息学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张君诚,躬身耕耘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线,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技能培训,以人才培养为主体,融合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融合专业知识和创新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张君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融相促。
坚守一线,静待花开。信息学部电子学院副院长吕婷婷。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持、参与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助力学生成才。担任2013级通信工程、2021级电子信息一班的班主任,全程指导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所带的2013级通信工程班级整体表现优秀,多人次获得文苑奖学金、天泰奖学金以及校优秀学生标兵等奖学金及荣誉。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扎实肯干,全程参与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通信工程省一流专业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估等工作,为学部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尽心尽力。
传道授业,引领创新。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夏辉,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收获为中心,结合教学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奉献给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夏辉冲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线上生活会、理论学习会和读书会,确保学生科研和防疫思想不松懈。夏辉勇担时代责任,将小我融入大我,以智慧和专长,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
深耕专业,勇攀高峰。信息学部海洋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树果,积极响应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海洋经济发展。陈树果率队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大气环境进行了20多个航次的海洋光学综合实验,累积出海时间达300天以上,最长在海上连续作业74天;率队开发了中国自主海洋光学卫星的在轨替代定标算法,服务于我国自主海洋水色卫星HY1C和HY1D的业务化定标系统上;率队进一步结合多源数据确立了我国南海适于海洋水色卫星替代定标区域,为未来进一步在该区域建设定标基础设施,摆脱对国外尤其是欧洲和美国定标场数据的依赖,实现中国自主卫星从观测到产品的完全自主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用心灵温暖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
党和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赋予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初春的朝气和厚重的底蕴。青年辅导员,既是青年,又要让广大青年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处在思政教育的最前沿,作为离学生最近的人,信息学部辅导员坚守初心使命,志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永葆亦师亦友初心,践行铸魂育人使命。同心同德引领学生,全心全情融入学生,共频共情陪伴学生,这是于瑶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初心和本心,她所带学生涌现“杰出青年志愿者”等榜样,所带集体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作为物理海技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带领200余名党员接续奋斗,打造8支党员服务队,党支部于2021年通过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验收;积极实践热心公益,指导“东乡行”开展工作,3次带队获“山东省优秀实践团队”。于瑶从海之子中来,到海之子中去,立志做青年学子奋斗路上的筑梦者。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辅导员马雪晓带班依托网格化管理,紧抓安全稳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头雁引领,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指导学生组建打卡小组开展学业帮扶。马雪晓用真心呵护学生成长,争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践行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信息学部青年师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青春的光和热挥洒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