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0951农业

发布者:王乐水发布时间:2023-04-28浏览次数:10

中国海洋大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

  

  

  

授权类别代码0951

授权类别名称农业

授权级别 □博士 R硕士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总体情况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本专业学位面向乡村振兴、海洋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科综合优势和办学特色,以国家一流水产学科为引领,形成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以及农业管理4个领域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智慧渔业、水产品绿色加工、“蓝色粮仓”战略研究、渔业经济与沿海农业等方向形成显著特色,为农(渔)业、农(渔)民、农(渔)村的振兴与发展培养“强实践、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本专业学位瞄准“新农科”发展前沿方向,紧密结合农渔行业发展需求,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实现多学科、多门类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具备运用先进技术与方法解决海洋渔业、食品加工、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政策研究等各项工作,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型高层次人才,努力成为海洋特色农业专业研究生教育、行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实践的中心。

(二)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学位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综合性特色优势,构建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四个领域“深度融合、课程共享、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水产、食品加工及农业管理领域,在“智慧渔业、互联网+食品、信息化农业”方向形成符合“新农科”发展要求的优势突出、特色显著的农业专业硕士培养体系。

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各任课教师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等学校、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是本学位点硕士就业主要领域,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高度认同,培育成效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高层次农业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海大智慧和力量。

二、学位授权点培养目标与标准

(一)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特色

本专业学位注重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具备运用先进技术与方法解决海洋渔业、食品加工、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供销等领域中实际问题,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技术、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努力成为海洋特色农业专业研究生教育、行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实践的中心。

渔业发展领域要求掌握从事渔业生产、教育、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管理等技能;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要求掌握水产品加工贮藏、市场营销与产品设计、水产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政策分析等技能;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要求掌握农业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推广等技能;农业管理领域要求掌握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政策分析等技能。

本专业学位以水产与海洋科学优势学科为基础,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国内农业硕士培养行列形成海大优势和特色,为乡村振兴与海洋强国战略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创新生源培育方式、优化招生程序等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学位点的优势与特色,使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二)学位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和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为核心,构建必修(公共课、基础课)、选修(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三大模块与实践训练、学术活动、开题审核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学位点研究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成绩合格,学位论文和成果达到相应要求,论文答辩通过,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专业实践,必须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突出“机制”引德,强化教师思政工作。明确党委书记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每年为新进教师讲授入职“第一课”。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流活动,加强自身修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开展先进事迹交流,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师风标准的践行者。

突出“学研”养德,夯实师德师风根基。本专业学位点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创新教学模式,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中加强教学的分类指导。建立完善的基层教学组织,发挥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齐鲁最美教师等榜样头雁效应,营造人人崇尚师德师风、热爱教学、立德树人的文化氛围;建立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文化保障。

突出“考核”育德,保障学术道德与规范。按照学校每学期制定的《教职工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健全考评机制,在人才引育中实行政治审查、师德师风审查逐级负责制,把好教师队伍入口关;修订职称评审制度与绩效津贴发放方法,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学习《中国海洋大学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性文件;成立院系学术分委员会,实行导师负责制。

突出“育人”润德,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培育创建三全育人团队,凝聚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担当立德树人使命。着力开展研究生日常管理规范化和学科特色三全育人,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实践工作中。按照教育部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梳理学科课程思政的要素及内容,从顶层设计到系统施工将课程思政点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教学大纲中,于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主力军作用。

学校、学院和学科高度重视对导师指导及导师考评工作,制订并实施了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长效监督机制、强化师德教育培训、完善师德考评与奖励机制、建立研究生导师问责与退出机制。一批教师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导学团队、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教师、优秀教师等称号,无考评不合格的教师。

师资力量充足、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导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及比例合理。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80人,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6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为86.1%。专任教师中,35岁及以下34人,36-45岁有70人,46-6072人,61岁及以上有4人,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比例达57.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1人,占所有教师比例95.0%。现有行业教师117人,其中正高级51人、副高级2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为65.0%。行业教师人均工作年限14.7年,来自党政机关5人,企业单位70人,事业单位42人。

2022年度,新引进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4人(毕春伟、侯志帅、李甍和刘春龙),第三层次副教授2人(蔡青、姜桂圆)、优秀青年教师1人(梁馨月);麦康森创新工作室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劳模和优秀人才创新工作室;董双林教授领衔的中国海洋大学黄海冷水团冷水鱼类绿色养殖科技攻关团队,被山东省授予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1人入选农业农村部神农计划领军人才;1人入选农业农村部神农计划青年科技人才;1人入选全国海洋经济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2人入选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1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团队入选学校“十三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团队。

(二)科学研究

2022年,本学位点获得教育部科技一等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山东软科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本年度发表学术论文648篇,其中SCI期刊文章49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编著2部,译著1部。新立项纵向项目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本年度新立项横向项目65项,申请国家专利19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项。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本专业学位点研究生深度参与相关研究,锻炼了实践能力,提升了研究水平,也为政府科学决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支撑平台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学位点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拥有高规格的科研和教学平台。渔业发展专业支撑平台有国家级水产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海水养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省海水养殖绿色品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科研支撑平台有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海洋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海尔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管理专业支撑平台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和“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农业经济研究所、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蓝色经济发展办公室

食品加工与安全学科支撑平台本年度获推荐山东省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建设单位。新增10余个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5项、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研究生学术论坛类建设项目3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培养体系。2022年度持续加大科研平台培育力度,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学科发展史上零的突破。同时,作为依托单位获批中国轻工业水产品生物加工重点实验室、青岛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市食品安全与品质调控工程研究中心。本年度高质量完成西海岸校区食工楼实验室和生物资源中心建设,完成学院科研平台整体搬迁,建成活性物质提取与发酵车间、保健品中试车间等车间6个、冷库两座,并建设了SPF级动物实验室。

(四)奖助体系

本专业学位点在校院两级层面建有完善的奖助体系,并形成规范的制度性文件,规范奖助学金评审及管理,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和保障作用。奖励体系包括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卓越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等;资助体系中包括基本助学金、硕士预修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特殊困难补助金以及助学贷款。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生均6000/年,学校助学金生均5000/年,助研岗位津贴生均≥2000/年,覆盖率达到100%

四、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

(一)招生选拔和学位授予

主要培养方向为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

加强优质生源工程建设,通过举办网络远程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进行招生宣传,提前吸收优质生源;提前进行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学生考核;设立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学金,加大对优秀生源的奖励力度,促进生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线上咨询、网络宣传、在读研究生推荐等多种方式宣传本学位点的优势和特色,提高本学位点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022年,渔业发展方向报考硕士219人,录取44人,授予学位44人;食品加工与安全方向报考硕士278人,录取68人,授予学位45人;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方向报考硕士94人,录取14人,授予学位6人;农业管理方向报考硕士300人,录取36人,授予学位共37人。

(二)思政教育

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通过规范有序、激励有力的制度体系建设,农业硕士依托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三领三化党建模式,打造践农研学”“践商研学实践品牌,制定特色育人方案,搭建专业教育创新平台,形成基于产教协同和专业教育融合的思政工作一体化模式。

践行一线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学生思政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党课与思政课(形势政策课)。构建以专职辅导员、导师、班主任为主,实验室思政导师协助,党员导师助力,兼辅助,校外导师补充七位一体联动、素质一流的育人队伍。学院党员科技攻关模范团队获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依托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举办山东省学科竞赛、全国原创手绘大赛,覆盖21所高校,全面提升协同育人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深化共建单位合力育人,学生在青岛水族馆、红岛路社区、留守儿童学校、水产企业和渔村等地累计参加各类实践全年不断线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水产特色课程思政体系,汇编《水产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落实《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意见》,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支部和基层教学组织协同联动、榜样引领教师积极参与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推进课程思政走深走实。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和青年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追梦青春宣讲团,录制领航青春主题微视频6期,引领广大学子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主动担负时代使命。结合疫情大考,组织强化使命担当共抗疫特别主题党日,组织师生思政大课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党委统领,强化师生育人意识,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通过支部引领,聚焦农业培育特色,落实支部工作制度化;通过党员带领,身体力行树立典型,促进党员示范常态化。教工党支部结合业务,打造农业特色育人模式。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学院为主体,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建成思政课、专业课有机结合的三农系列、创新创业系列课程思政矩阵,用生动的教学内容引导研究生坚定“提升农业、建设农村、保障农户”的理想信念。模式运行以来,立德树人成效显著,研究生思想认识显著提高,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入党申请比例提升近一倍,学生对党员满意度达95.3%,通过扶贫实践涵育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自信。

(三)课程教学

课程设置充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注重对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以及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按照“学科平台+实践基地+课程模块”的思路,构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模块,同时设置学术活动和专业实践与训练环节,并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定期修订和优化课程体系。运用课堂授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紧密围绕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管理以及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四个领域,以三亚海洋研究院为试点,深度融合本专业学位点培养体系,将水产、食品、信息三个领域课程融合贯通,形成互补共促产学研一体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位点课程特色主要包括:(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行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等人才培养环节,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建设;(2)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将最新科研成果及前沿技术融入课程教学;(3)以综合能力提升为核心,针对行业发展面临的新技术、新问题,持续提升课程内容的创新性。

本年度学位授权点持续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在课程质量方面,以创新创造能力为导向,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主题案例立项建设项目1项。获批校级研究生精品示范课建设项目2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1项。本学位点先后与歌尔开设“Tekin卓越工程师班”,沐曦集成电路签订协议,通过结合各自的优势,共同建设山东省重点布局的智能芯片与产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高端智能计算芯片的研发进程和微电子及芯片专业高端人才的体系化培养机制。其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可保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及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本学科点每年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2022年修订了最新版《培养方案》和《实践模块和培养环节实施细则》,结合主要研究方向,优化了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各类型课程设置中,充分借鉴国内外一流学科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力求做到基础性与前沿性结合,科学合理开设相关课程。各门课程均选取本学科近几年出版的一流教材,并通过选取多本参考教材相互补充的形式,扩大各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全面性,为授课对象提供辩证分析与系统认知的机会,有效提升授课效果。

(四)导师指导

规范导师聘用与培训:强化师资建设,注重实践能力要求,要求校内导师具备不低于3个月的实践经历,校外导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且不低于5年的行业工作经验;建立老中青传帮带和校企定期交流机制,提升新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2022年新选聘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8名,全部导师参加新聘研究生导师培训,全部考核合格。

建立并优化导师组制:本年度新增3家企事业单位新建立合作关系并创建实践基地。根据学生个人培养计划,结合实践基地课题方向,组成校内外导师组,共同制定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对开题审核和实践考核等环节进行全面指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五)实践教学

本专业学位点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与生产实践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产业需求导向+学科平台支撑+企事业单位联合”的专业实践培养模式,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以经验丰富校外导师为保障,以高水平实践平台为依托,建立了实践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本年度共47名学生完成6个月的实践训练,全部学生均完成实习任务并考核通过。(1)充分发挥学科师资优势和平台优势,遴选了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泰山领军人才等科研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优化整合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2)创新联合培养机制,通过项目示范推广、成果应用转化、联合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指导等方式,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专业实践教学;2022年,新增6个实践培养基地,主要包括:华为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海尔衣联网,“研究生联合培养中心”与“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百度公司,“中国海洋大学百度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系统软件人才培养基地”。(3)高规格配置校外实践导师,遴选了金显仕、李健、董建军、孙永军等一大批行业知名专家、海外客座教授和企业技术专家,形成了100余人的校外导师队伍,建立了“1+1”的双导师制;(4)形成了多元的实践方式和内容,遵循深入产业、亲力亲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点在技术攻关与改造、新产品和新材料等研制与开发、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实践、农村与区域发展分析与规划等开展专业实践;(5)建立了完善的实践管理与考核机制,包括实习期间的工作考核、提交实习计划、月报、实习总结等材料,中期实践考核和成果认定等。

(六)学术交流

为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组织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听取专家学术报告、以各方向导师组为单位组织学术沙龙、研究生学术论坛、联合培养等方式促进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要求学位点导师每学期就前沿问题作专题报告。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作学术报告。尽力克服新冠疫情对学术交流的影响,组织研究生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参加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2022中国海洋经济论坛等学术会议活动。

(七)论文质量

本专业学位强化双导师在论文选题中的作用,严格论文选题与评价规范,有效提高论文质量。学位论文选题结合科研工作或生产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有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创新性和足够的工作量。

通过规范学位论文写作流程、细化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开题审核标准、定期汇报论文研究进展、举行多轮次论文预答辩等形式,提升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写作质量。严格执行学校最新修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细则,系统梳理历届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的评阅意见,辨识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典型问题、共性问题,整理成学位论文写作警示材料,反馈到所有在读研究生,督促学生从选题开始就规避问题、提升质量。

2022年度,本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过开题、中期、预答辩、答辩等环节的具体实施来保障论文质量,论文盲审通过率96%。已毕业学生的学位论文中,已有多篇论文内容被实践基地合作企业采纳应用或转化为服务生产实践的有效策略;更有一些学位论文作为课题研究报告的核心支撑内容,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八)质量保证

1.实行严格的过程培养制度。(1)严格执行中期筛选考核制度。(2)严格把控开题报告环节。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专题对学位论文进行开题评审。(3)严格执行预答辩制度。在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后,聘请相关专家组织本年度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的预答辩活动。

2.高标准提升毕业学位论文质量。(1)严格执行文字查重和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2)严格把控答辩环节。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学位点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毕业答辩评审专家,认真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

3.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导下,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监督培养计划执行、指导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学督导和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对研究生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九)学风建设

为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学术自律意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学校制定并出台了《中国海洋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试行)》及《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对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学风和学术道德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学位点不定期组织在校研究生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开设学术道德与规范课程,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严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观念,更警示同学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搞科研。在各方面工作的共同努力下,本学位点2022年未发生导师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案件。

(十)管理服务

建有“三位一体”研究生权益保障体系,从学院、机构、学生组织三个层面共同开展研究生权益保障工作。配备专职研究生教学秘书,负责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研究生教学秘书主动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培养环节的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积极与研究生院等主管部门加强工作交流,做好研究生院、导师、学生之间的协调工作,切实保障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高效运行。汇聚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党员导师、思政导师、实验室联络员等多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全面做好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发挥研究生会的作用,构建起物质帮助、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心灵关怀有效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建强实验室思政导师、师生联络员队伍,强化信息链作用发挥,细化重点工作台账,坚持日常走访谈话,切实落实安全教育管理要求。构建物质帮助、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心灵关怀有效融合的长效资助育人机制。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通过专题推进会、逐轮摸排、举办“水产名企海大行”“就业云超市”等活动,切实提升就业质量。建设“鱼·悦”心理工作站,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轴、发展轴、提升轴,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密切结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获评学校十八届心理健康节“最佳组织奖”。

(十一)就业发展

渔业发展方向2022年毕业研究生共45人,就业率为97.8%,就业去向包括党政机关、高等教育和科研设计单位、升学、中初等教育单位、企业等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2022年共有39名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2.50%。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基层公务员、高校管理和继续深造等方向,其中4名硕士毕业生投身到贵州、重庆等西部地区基层一线城市建功立业。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方向2022年毕业研究生6人,就业率为100%,分别进入齐鲁空天信息研究所,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益羊铁路管理处,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市南区委员会组织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农业管理方向2022年毕业研究生47位研究生毕业,其中全日制毕业生人数为30人,非全日制毕业人数13人,在职毕业人数4人。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1.89%。毕业去向包括升学、考取党政机关 单位和事业编制、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工作、高等教育单位和科研 设计单位就业及自主创业等方向。

本年度面向2022届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毕业研究生参与率达七成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各项职业素养及能力满意度均超过90%。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93.2%的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评价表示满意,九成以上毕业生对专业整体评价满意,有九成以上对所处工作总体评价为满意,并对个人未来发展有一定规划。

(十二)学生培养成效

通过系统化理论课程学习和全链条实践项目锻炼,本专业学生已成长为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掌握渔业管理、渔业装备、水产养殖、农业产供销及信息化技术技能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依托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和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大平台,举办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高校大学生原创手绘作品征集大赛、山东省水产类专业实践能力竞赛和学校水族造景大赛,受到全国11所高校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活动成果丰硕育人成效显著。本学科在校研究生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学生获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或荣誉,同时积极引导学术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繁荣校园文化,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2022年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研究生社会奖学金3人,学习奖学金2人,文体和社会活动奖学金7人,实践创新奖学金5人。优秀共青团干部4人,优秀青年志愿者3人,优秀研究生干部1人,优秀研究生8人,校优秀毕业生4人。

五、服务贡献

1. 深耕海洋贝类遗传育种,实施水产种业科技创新工程

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学科贝类遗传育种团队联合水产种业和海洋渔业龙头企业,自2006年起,启动实施牡蛎优异种质创制及产业化应用。团队成员历经16年系统开展了长牡蛎种质资源遗传评价、遗传选育技术建立、优异种质创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与突破,培育出生长快、附加价值高的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海大44个国审水产新品种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牡蛎养殖的良种化进程,实现了牡蛎养殖产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性转变。项目培育出的长牡蛎海大1新品种是国际上第一个牡蛎新品种,填补了国内外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相关品种已在全国长牡蛎主养区域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北方牡蛎养殖主要品种,近五年累计推广250多万亩,创产值308亿元,新增利润36亿元,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海洋贝类优异种质创制及产业化应用为突破口,实施水产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精准、高效、智能化水产育种技术体系,构建现代种业全产业链,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做强水产种业,为促进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优质海洋蛋白供给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 构建水产营养精准供给理论与技术体系,服务国家食物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世界第一。然而,我国过度依赖进口资源严重匮乏的鱼粉作为饲料蛋白源。这成为束缚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和卡脖子问题。实现水产饲料蛋白源高效利用、开发渔用新蛋白源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国家重大需求。本学科作为项目首席专家所在单位分别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项目,引领构建了涵盖我国水产主养品种的营养需求数据库;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逐步完善水产动物营养感知理论,形成靶向调控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健康、品质的精准营养策略;首次揭示水产养殖动物依赖鱼粉的内在机制,开发出系列可高比率替代鱼粉的新蛋白源。将大菱鲆、凡纳滨对虾等多个养殖品种饲料中鱼粉的替代水平从20%-30%提高到70%以上。近5年相关成果已出版专著2本,发表高水平论文183篇,获得12项发明专利;牵头承担的973项目养殖鱼类蛋白质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结题综合考评优秀;联合国内饲料龙头企业建成推广试验基地6个,示范区11个,中试生产线16条,生产新蛋白源饲料产值超过5.9亿元,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超过3.2万亩。在全国各地举办养殖技术经济论坛,培训技术人员8000余名,渔民10000人次,为服务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3. 助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

2022年汪东风教授携团队两下云南开展茶叶技术扶贫。绿春“高香白茶”产品标准目前已获准发布。培训茶农和一线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助销售乡村地区农产品3.07万元,为绿春县引进价值10万元的生物肥。该帮扶项目通过在绿春现场技术培训、开展企业示范应用、质量检测、标准制定、共用品牌申报、协助引入大型茶企帮扶、线上营销、线下专卖、消费帮扶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与经验,写入绿春县“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绿春县的茶叶质量及产值得到明显提高,示范企业2022年春茶售价比同期均价增值18.75%44.44%

4.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2017年开始,博士团在全国 13个省份开展107场红色文化宣讲,博士团精心编创推出的红色扶贫舞台剧《心系山海皆可平》在校内首演,并在中国青年报平台进行云展播。讲述了以红旗智援博士团为代表的学校师生学以砺能、研以致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助力红色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的扶贫故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牢记总书记嘱托,肩负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扎根沃土坚持知行合一,响应国家号召,将专业所学应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青春风采。得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报道,并在全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平台首页创新宣讲板块展示,将扶贫筑梦之旗插到更多青年学子的心中,引导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20222月博士团党支部入选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六、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科发展特色有待于进一步凝练

立足传承中华农业推广与发展智慧,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使命,在提升整体综合实力、巩固优势方向的基础上,仍需进一步凝练凸显学科发展特色,着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强本学科同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逐步扩大学科的影响力。

2.师资建设队伍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学科师资存在一定的衔接断层情况,如科研与教学互动不足,本硕博教学资源打通度不足,高水平、跨学科的团队组建仍需加强,人才机制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推进,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师资队伍的总量尚不能够满足特色发展、专业化培养的教学与科研需要。在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跨学科领域交叉方向迅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从专业结构而言,本学科迫切需要引进年轻教师或者高层次人才。从人才结构看,缺乏高水平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3.人才培养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需进一步加强德育教化,引导培养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数据化的社会大趋势下,还未完全结合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开设的课程实践性有待提高,教学模式的数字化有待提高,国家级课程设立有待增加。

4.生源招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本学位点的设置起步较晚,宣传力度较低,存在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招生中对报考学生的前置专业和工作领域要求宽松,不利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持续培养,影响本学位点硕士专业培养的质量,此外,本专业缺少面向双一流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有待拓宽生源渠道,提高生源质量。

(二)持续改进计划

1.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特色

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课程设置,提高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依托社会需求,根据本学位点技能要求,通过共建共享、签订协议等方式与政府机构、企业建立稳定的教学和实践基地,充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加强学术交流,提升本学科国际影响力。积极承办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每年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给研究生做专业学术报告。同时,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派遣和资助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科研院所从事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和学历提升。鼓励研究生到国外一流科研院所攻读学位、联合培养。争取在3-5年内举办本学科国际学术会议,扩大本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力。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已有教师队伍与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相结合,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形成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学科平台;队伍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师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与标准,激励骨干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扶持青年教师的发展,培育青年学术英才。

4.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以学位点自治为核心的培养管理体系建设,将立德树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各环节,进一步优化课程培养方案,加强培养学生对管理理论、社会责任、国际视野方面的能力;搭建开放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平台,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深化国际化办学的层次,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5.进一步改善生源招生质量

持续优化生源结构,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推出有效的奖励、激励政策等,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读;适度提高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加强面试环节的考核;进一步加大招生推介工作的力度,通过组织夏令营等活动,大力拓展并优化生源渠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