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20年11月6日,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雄厚的师资力量,结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综合办学优势,以服务海洋领域的科学、工程与服务类行业应用软件领域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专业特色
以“一个重点、两个类别、三个领域、四个团队”的软件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特色,培养海洋软件研发人才,推动我国海洋科学与科技发展。
一个重点:以海洋行业应用软件为重点交叉领域,与浪潮王恩东院士团队密切合作,推动我国涉海软件体系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两个类别:分别围绕海洋科学计算与工程模拟和海洋领域工程技术云服务两个类别的软件,根据不同类别软件特点分别进行实习实践训练设计和人才定制培养。
三个领域:与三个领域进行人才的跨学科交叉培养,分别是:海洋地球领域,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服务等方向;海洋生命领域,包括蓝色基因、蓝色蛋白、蓝色药物等方向;海洋工程领域,包括多体、多场、多尺度海洋模拟计算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服务等方向。
四个团队:结合我校学科优势,依托4个院士科研团队——吴立新院士领军的海洋气候气象与模拟计算软件科研团队、李华军院士领军的海洋工程与多体多场多尺度计算软件科研团队、管华诗院士领军的海洋药物与智能超算软件科研团队和包振民院士领军的海洋育种与全基因组软件计算科研团队,培养海洋软件人才,构建海洋应用软件体系。
2.培养模式
采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围绕海洋软件需求与领域内龙头企业深度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的软件研发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涉海软件生态体系。基于三类课程——通识教育、公共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学生培养。
3.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
软件学院的发展与产业导向紧密联系,围绕海洋行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与华为、浪潮、海尔、航天宏图、海信、曙光、华录等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进行人才联合培养。
学院大力推动国际化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和基辅理工学院、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和格但斯克理工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法国南特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模式和学生交换模式关系,采取多种模式联合培养国际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