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2019年度“立德树人优秀导师”候选人事迹

发布者:余粮红发布时间:2019-06-18浏览次数:3015

1  郑荣儿老师

 

    郑荣儿,女,1959年11月生,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山东省教学名师。1995年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加入中国海洋大学,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历任系主任、副院长、青岛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研究成果

 

    郑荣儿致力于将光谱技术应用于发光材料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光生物医学和光生态等新领域,尤其在将激光光谱技术应用于深海原位探测方面成绩显著。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已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研制完成了我国首台双波长运转的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谱仪(DOCARS)样机,4000m水深外海试验获得成功,其整体探测能力与国际上同类仪器相当,被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2015年研制完成的拉曼光谱仪器节点(OUC-Raman)与正在建设的海底观测网接驳成功,2016年拉曼仪器节点开始在海底观测网长期运行。同时,在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多光谱联合探测关键技术方面作出贡献,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在基于激光技术的深海原位化学传感器关键技术方面拥有多项国内授权专利,共发表各类学术文章100余篇。由于取得的突出业绩,她先后获得青岛市优秀教师、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郑荣儿高校教龄37年,始于1982年本科毕业留校。1990年赴英国格拉斯哥理工大学留学,由于留学期间取得突出研究成果,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导师希望她能留下来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但她毅然选择回国发展。1996年,郑荣儿全职加入中国海洋大学(原青岛海洋大学)工作,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5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历任物理系主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青岛市光学光电子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期间担任中国光学学会第六届和第七届理事,中国光学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激光学会第六届和第七届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激光生物学报》杂志副主编和《光电子•激光》、《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讲授课程

 

研究生:激光光谱学、激光技术、现代光学仪器和专业英语等课程

 

博士生:激光光谱技术、海洋观测平台与传感器导论、博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课程

 

研究生培养

 

     截止到2019年共完成培养研究生53人,29人获硕士学位,24人获博士学位。所指导的研究生中,3人次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5人次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2人次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

 

     郑荣儿常常教导同学们应如何做事和做人。在学校的樱花大道上,常常会见到她带着众弟子潇洒地大步前行,谈笑风生,这是与同学们一起去食堂吃饭;饭桌上,她又扮演起了英语教师,向大家传授用餐英语和礼仪知识;饭后,在她的建议下,大家经常会绕着五子顶后走一圈,路上的时刻即是为弟子们解答人生疑惑的时刻。闲暇之时,郑荣儿还会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广播体操,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强身健体。她的课题组有每年举行两次“暴走”活动的惯例,六月份欢送毕业生,十月份欢迎新同学,每一次暴走,她都是急先锋,昂首阔步,遥遥地走在最前面。在她坚实的背影的引导下,同学们也能更加积极地迎难而上。暴走之行,在于运动,在于赏景,更在于她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寻根之旅”带着大家寻实验室的根,寻海大的根,教诲大家不忘初心;“一杯沧海”告诫大家胸有文章,不作它想;“拾一片秋色”更是以实际的行动教会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荆棘,砥砺前行。

 

      胸怀仁爱之心,郑荣儿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她的孩子一样,真心真意的去关心每一个学生。面对新加入课题组的研究生,她勉励到:“实时记录,日理日清;既然耕耘,就要收获;将苦劳变为功劳,只有一步之遥”。面对即将出国的研究生,她鼓励到:“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每当研究生毕业离校时,郑荣儿都会对她的弟子送去一个“身远行,心永寄”的大大拥抱。

 

     2017年教师节前夕,郑荣儿向实验室全体师生诠释了她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和感恩,她在邮件里这样写到:“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时值第33个教师节,老太在大学里任教已过35个年头,这期间有21年是在海大度过。是海大学生的信任成就了我这位海大的老师;是海大同事的包容成就了这个“郑奶奶”的满足。I'm a teacher, TEACHER FOR EVER!翻开尘封20多年的记忆,还在鱼山本部、面对一张桌子和不会上课的窘况、想着何去何从的未知和未来,却不失“I'm a Teacher”的自豪和坚定。曾有过当老师的失败和因此产生的抵触心理,但我注定是一位老师,我必须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大学老师。在海大学生的信任和鼓励下,在海大同事的陪伴和包容下,我在慢慢成长,我学会了上课,在TEACHER的坚持中学习做事和做人。在这教师节之际,谢谢成就我的同学、谢谢包容我的同事!我当以我的全心去履行I'm a teacher的职责”。

 

2  董军宇老师

 

董军宇教授自2004年回国加入中国海洋大学后,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者,方能教书育人”的理念,始终以培养出优秀学生为目标,教学及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坚持为学生着想,坚信只有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导师才是好导师。

 

董军宇教授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科研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他的敬业精神、乐业精神、专业精神,深受学生的好评。作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院长兼计算机系主任,也是专业及学科带头人,日常事务繁杂,但董军宇教授能够耐心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言传身教,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关键时刻,既能从学院整体工作出发,顾全大局,又能考虑到同学们的思想追求,指导好同学们科研的同时,做好同学们的政治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他更是以身作则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来。近五年来,董军宇教授为本科生、硕博士生教授了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多门课程,他能够结合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吸纳新鲜知识,课堂上注重运用新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并且他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深受学生好评。他能够正确认识到利用科研激活课堂教学,利用教学提升科学研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研奉献给学生。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待学术严肃而认真,对待毕业生,他还会格外关照,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撰写到修改,样样加以精心指导。而在生活中,董军宇教授对待学生真心呵护,宽严适度,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一方面毫无保留的向学生们传授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和爱护学生,赢得了广大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后,吸引了大量相关国家留学生,董军宇教授在悉心指导中国学生的同时,更是接收了多名海外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尽管担任导师只有15年,董军宇教授所指导的学生中,有的已经成为大学教授,有的已经成为高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有的已经是单位的骨干,更有10几名同学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或工作。

 

在科研方面,董军宇教授带领的中国海洋大学视觉实验室团队主要开展海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目前包括1位教授,6位副教授,3位讲师,2个博士后和80多位研究生。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了深度学习、水下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海洋大数据分析、复杂网络和可视化等方向。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主持研发国内外首个分辨率达到毫米级的定点式水下目标三维重建系统,同时开发渤海海洋数据协同服务与可视化系统,已在我国渔业部门获得应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已在实际系统中应用,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获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相关成果也在包括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山东寻山集团等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突显了极大的应用价值。

 

董军宇教授秉持着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他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师德修养,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甘为人梯,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他作为一名高校教授,对视野怀着满腔热忱和执着的追求,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断创造着新的业绩,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