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Information & News

【转载】金沙卤虫卵 扶贫大文章--进化所孙世春教教授团队助力西藏那曲产业脱贫

发布时间:2020-08-06浏览次数:918

2020年7月25日,西藏双湖县普若冈日生物科技公司“卤虫卵深加工工厂”在西藏那曲市竣工投产。该工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援建,中国海洋大学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该工厂的建成投产,将有力推动卤虫产业的升级,对双湖的精准脱贫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连片贫困地区脱贫也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卤虫是一种喜高盐的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是鱼、虾等水产动物的优质饵料生物,其休眠卵价格昂贵。中国的卤虫资源主要分布于沿海盐田以及内陆盐湖,其中那曲双湖县巴岭乡的其香错是我国卤虫卵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香错卤虫卵具有孵化率高、壳易分离、营养丰富等特点,因其色泽金黄,藏民传统称之为“海金沙”,历史上与虫草同为双湖县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双湖县产业脱贫的突破口。中国海洋大学座落于海滨城市青岛,作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又是如何从黄海之滨到青藏高原,跨越东西几千公里的距离,深度参与到那曲双湖卤虫卵资源开发和产业脱贫事业中去的呢?

美丽而神秘的西藏


项目为抓手 科研打基础

这是中国海大进化所孙世春团队三年多来第六次赴西藏实地开展其香错卤虫资源的调查工作。

作为那曲双湖县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卤虫卵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盲目发展的状态,产量不稳定、销售价格低,至于卤虫的生存环境如何?影响卤虫卵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卤虫卵的稳产、高产?以及卤虫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科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在科研实力和高层次人才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在了解到那曲双湖在卤虫卵产业发展方面面临的困境后,中国海大水产学院迅速组织起以孙世春、王芳和刘晓收三位老师为核心的研究课题组,与双湖县合作启动了对其香错卤虫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

“一开始接受这个课题,完全出于学术上的兴趣。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对青藏高原充满向往,但是总担心难以适应高反。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想试试。也是在项目进行期间,才发现巴岭乡海拔4600米的高原环境对我和我的团队确实是个考验,也逐渐了解这个项目对当地扶贫工作的意义。项目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完全得益于地方的大力支持和团队的紧密协作。”项目负责人孙世春教授说。从2017年到2019年,课题组与双湖县农牧业科学技术服务站联合承担了西藏科技厅项目“双湖卤虫卵资源调查及综合开发利用”。其中海大团队主要负责其香错卤虫资源的调查与基础生物学研究。项目实施两年间,课题组在学校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在同配合下,克服了高海拔、低压缺氧等严酷的自然环境对调查研究工作带来的严重干扰和各种困难,先后六上高原,对其香错开展了5个航次的生物、生态综合调查,并对其香错卤虫的基础生物学开展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大量关于其香错湖区环境和卤虫卵资源的第一手科学数据。

7月24日,那曲其香错卤虫卵资源调查及基础生物学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西藏科技厅组织的结题验收,为科学保护、有序开发珍贵的自然资源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在其香错卤虫卵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还承担了西藏卤虫资源调查研究项目,旨在全面摸清西藏卤虫资源现状,为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科考队在双湖巴岭乡其香错进行调查作业


7月27日21时,其香错河口采样

7月27日23时,连夜处理样品


产业为核心 扶贫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卤虫卵作为原材料的价格一般是7万元左右一吨,而两吨原料经过深加工后产出一吨制成品的价格可达25万元。以前双湖卤虫卵都是以原材料出售,金疙瘩卖出白菜价。所以发展卤虫卵深加工产业迫在眉睫。”那曲市委副秘书长、双湖县委副书记梁楠郁告诉记者。

双湖县原来的卤虫卵市场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发展散而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不仅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由于卤虫卵原料价格不高,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现在有了其香错卤虫卵资源调查项目的支持,双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卤虫卵加工产业,走产业脱贫、产业发展、产业致富的路子成为可能,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对于仍在培育中的双湖卤虫产业而言,其香错卤虫卵资源的调查研究仅仅只是开始,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更多来自高校科研和人才资源的持续投入。在那曲双湖卤虫卵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仪式上,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表示,学校将以此项目为契机,围绕高原水生生物学、水域生态学等领域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为卤虫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科学基础,并有可能为西藏新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为此,学校把西藏双湖县普若冈日生物科技公司确定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科研合作单位”,努力将中国海洋大学的科研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双湖产业发展优势,为双湖卤虫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为强化西藏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与后劲贡献海大智慧与力量。

据西藏双湖县普若冈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飞介绍:新落成的那曲双湖卤虫卵深加工项目设计年处理加工能力500吨,生产制成品约250余吨,根据2019年市场行情测算,工厂可为双湖县实现年增收2000万元,并为当地提供约100个就业岗位。他表示有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力量的加持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信心把卤虫卵加工项目建成那曲双湖产业扶贫的示范项目。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双湖科考站揭牌

在科考站切割沉积物样品

共赢为目标 合作谋长远

最好的合作是共享共赢。扶贫攻坚事业需要高校发挥科研人才优势深度参与,同时高校也需要在与地方的合作中以贡献求支持,并在与地方需求对接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科研“兴趣点“。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在卤虫卵项目落成开工仪式上谈到,卤虫卵资源调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那曲市、双湖县以及其香错所在地巴岭乡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也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未来与西藏自治区进一步开展合作的美好前景。于志刚表示,在已结题项目的基础上,学校计划把与那曲双湖的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推进在双湖巴岭乡其香错盐湖建立“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双湖科学考察站”,学校提供资金和人员、设备支持,开展长期科学考察,考察站设备、技术完全共享,并积极探索和西藏有关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同时科考站也可以成为海大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赴西藏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目前已有青年学者赴西藏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科考站的设立,在为中国海大科研人员在其香错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支持的同时,可以为当地培养相关技术力量,以满足长期连续观测的需要,还可以作为海大学生的实践实训基地。项目实施两年来,先后有10位海大硕士、博士在科考站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不仅实现了学术上的成长,同时西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锤炼了他们的品格。自项目开展以来先后六上高原,目前博士在读的朱柏杉说:“以前西藏在我的心目中是一片神秘之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老师们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深入一线开展研究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以后的学术成长道路上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参与这个项目,能为那曲双湖的产业脱贫作出一些贡献,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自豪。”

小小卤虫卵可以做出扶贫大文章,关键在于高校以自身科研人才优势,找准切入点服务地方的“诚”与“意”。“我们也愿意积极探索和西藏有关科研机构开展围绕高原渔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我相信,经过共同努力,中国海洋大学一定能够为双湖县、那曲市,为西藏发展作更多更有实效的事情,贡献更多的力量。”于志刚校长说。

8月2日,当穹错最后一次采样

合作采样

实验室分析样品


文章转载自:http://news.ouc.edu.cn/hlg61/?from=timelin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