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与海洋权益维护”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发布人:鲍泽峰  发布时间:2021-07-10   浏览次数:181

    2021年7月6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海洋渔业与海洋权益维护”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太平洋学报、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立民教授主持会议。 


    研讨会上,首先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庞中英教授致欢迎词,随后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正勇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李卫海教授、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主任潘峰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李大海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海警法立法重点与海上拦截行动”“海洋权益与海洋生态研究评述”“内外联动发展日本海深远海养殖业的可行性”的主旨发言。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正勇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绿色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已经基本确立,疫苗防疫技术在鲆鲽类等品种养殖中的应用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来看,这些技术与绿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为推进绿色发展,不仅需要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而且需要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技术研发人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树立自然资本观,系统推进改革,夯实产业组织基础,建立价格协调机制、利益链接机制以及风险防范机制。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李卫海教授就“海警法立法重点与海上拦截行动”这一主题发言。他认为,海警法是引领我国海警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律建设,在立法上要遵循依法治理、综合治理、规范高效、公正文明四大原则,及军事性、行政性、司法性三大特性,未来我国要将海洋产业建设与海洋法规建设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主任潘峰研究员作了题为“海洋权益与海洋生态研究评述”的发言。她表示,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空间和宝贵财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海洋安全是全人类共同的职责和使命。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李大海副教授基于内外联动的视角系统探讨了在日本海发展深远海养殖业的可行性。他认为,在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吉林珲春具备靠近日本海的区位优势。从内部条件来看,在政策、基础设施、海洋产业、市场需求等方面基本具备了发展深远海养殖的基础和条件。另外,山东省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深远海冷水鱼养殖的经验和技术模式。从外部条件看,可以通过开展中朝合作、中俄合作,充分发挥“冰上丝绸之路”的合作优势,通过内外联动,发展吉林珲春的日本海深远海养殖产业。



   中国海洋大学杜元伟教授、庞中英教授、卢昆教授,青岛农业大学李敬锁教授分别对各位专家的报告进行点评。

    最后,潘峰研究员介绍了《太平洋学报》的创刊历史,并就期刊论文的选题、文献研究、综述撰写等方面与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