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方式和利益诉求
发布人:海洋发展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01-12   浏览次数:519


作者:涂志明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刊载于《当代世界》2017年第12期


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现状与特点

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从苏联解体初期到2000年普京上台执政。在此期间,俄罗斯在外交事务上采取对西方国家“一边倒”的方针政策,其对全球治理的参与中主要体现为加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机构,如七国集团(G7)。第二阶段为2000年普京上台执政后至今。俄罗斯不再单纯地从“融入西方”的视角来看待全球问题。国家实力的上升和外交政策观念的转变使俄罗斯开始从多极化、多边主义的角度来审视地区和全球问题。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俄罗斯除了进一步在八国集团(G8)机制内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之外,也积极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新兴经济体间的关系。

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转型来看,其对全球治理的参与由最初的“亲西方”,逐渐转变为全面参与基础上的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其在全球治理进程中谋求施加影响力的意图愈发明显。总体看,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政治军事领域,俄罗斯将联合国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视为全球治理最重要的多边机构。因为目前联合国仍然是能够提供合法性的论坛,并且是当代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安全治理领域,俄罗斯参与的多边机构比较全面,既包括综合性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也包括地区性组织,如欧亚联盟、独联体、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此外还有纯粹军事性的多边机构,如北约—俄罗斯理事会、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俄罗斯积极参与政治军事领域多边机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在该领域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同时利用这些多边机构为自身塑造安全有利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作为这些多边机构的成员,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彰显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

其次,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随着自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新兴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影响力的逐步提高,俄罗斯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参与热情也有所提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开始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2008年召开的首届G20峰会上,俄罗斯就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制的四点建议,并在以后的历次峰会上都积极推动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强调推动卢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一,还率先提出建立新的世界货币(即超国家主权储备货币)的建议。在2009年6月举行的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俄罗斯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2012年8月,俄罗斯在经过漫长的谈判期后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5年1月,俄罗斯正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这对其周边国家而言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成员国在经济上进行沟通与合作,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同年7月,俄罗斯与其他金砖国家签署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从而在发达国家之外,强化了与新兴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最后,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俄罗斯主要侧重在地区层面参与反恐合作,利用独联体反恐中心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多边机构,着力塑造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2002年5月,北约—俄罗斯理事会联合举行了反恐演习。2003年11月,俄罗斯与欧盟在罗马首脑会议上达成协议,双方承诺要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加强合作与协调。2015年9月,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峰会上,普京指出“伊斯兰国”(ISIS)已经对成员国构成严重威胁,要求成员国进行合作确保恐怖组织无法在中亚立足。2017年10月26日,俄罗斯—北约理事会进行协商,双方共同讨论了阿富汗塔利班问题和地区安全局势。

总体上看,俄罗斯在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的基础上,也有所选择和侧重。在全球层面,俄罗斯重点参与由大国组建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安理会、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合作组织等,以发挥全球性影响力,维护其全球性大国的地位。在地区层面,俄罗斯重点参与能深刻影响其周边安全和发展的多边机构,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等,其目的是寻求在这些多边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以使其服务于自身的周边安全和发展战略,塑造对自身安全和发展有利的周边环境。

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方式

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议程不仅与俄罗斯对地区周边和全球问题的认知有关,还与俄罗斯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关,从而相应地决定了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方式。具体来讲,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与新兴国家的合作,提高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近年来,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略压力,俄罗斯积极发展与新兴国家的合作,试图通过新兴经济体间的合作来平衡西方国家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当前俄罗斯的重要借助力量,也是其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

2012年在印度新德里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上,俄罗斯建议金砖国家应该在叙利亚问题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在伊朗核问题、阿富汗以及中东问题上加强对话。2014年7月,俄方准备并草拟了金砖国家多边经济合作草案以及投资合作路线图。同时,在能源合作方面,俄罗斯建议建立金砖国家能源协会,并且提议金砖国家可以共同使用俄方的格罗纳斯(GLONASS)导航系统。2017年9月在中国厦门举行的第九届金砖峰会上,与会国达成《厦门宣言》。普京在发言中表示,俄罗斯愿意为能源合作搭建金砖平台,同时提议加强宏观经济信息的交流和资本市场的融合。俄罗斯积极利用金砖平台,深化发展与新兴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应对美欧制裁对其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经济合作,金砖国家作为一种集体力量还可在政治上对俄罗斯给予支持。例如,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金砖国家先后在联合国大会关于克里米亚的决议案中,集体投了弃权票。在俄罗斯看来,金砖国家以集体行动的方式支持俄罗斯,可以有效缓解西方国家对其造成的战略压力。

二是积极参与自身能够取得话语权的多边机构,并在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俄方参与此类多边机构旨在打破超级大国单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自身在全球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国际体系层面,俄罗斯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构。早在2008年颁布的对外政策构想中,普京就高度评价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可以利用否决权提高自身在重大国际安全议题上的话语权。2017年4月,俄罗斯就曾在安理会否决了安理会谴责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的决议,并在这一问题上呼吁各主要国家加强合作与协调。同年11月17日,俄罗斯再次就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问题动用了否决权。

在地区安全治理层面,欧安组织作为欧亚安全事务沟通的重要平台,俄罗斯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如果缺乏俄罗斯的有效参与,不仅欧亚安全事务难以有效解决,该组织的效力也无法真正发挥。早在2009年欧安组织非正式会议上,俄外长就通过该平台阐述俄罗斯“新欧洲安全框架”的理念,旨在构建与西方共同主导欧亚安全事务的格局。2015年10月,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方将积极支持该组织在乌克兰建立更大的代表团,以监督乌克兰境内相关武器的撤出。

为了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俄罗斯与中国联合四个中亚国家共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并多次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敌对势力。2017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先后将印度和巴基斯坦纳入其中,巩固了俄罗斯与地区内国家的合作。同年8月,俄罗斯联合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在俄境内的雅罗斯拉夫尔地区进行了反恐演习,旨在遏制恐怖主义在中亚地区的渗透。

三是以地区合作的方式参与全球治理。以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机构为例。2014年5月,俄罗斯联合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主要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维护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该联盟不但有助于缓解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后所面临的国际能源价格下跌的压力,还能够加强欧亚地区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流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美欧经济制裁所带来的压力。在投资方面,俄罗斯对成员国的投资占据成员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78%,同时,截至2016年,其他成员国对俄投资达到了50亿美元,这反映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为进一步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基础设施建设,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发展银行承诺帮助建立工厂以生产新的货运程序和集装箱,满足日益增加的铁路运输需求。

在地区安全方面,为了加强苏联解体后欧亚地区的安全合作,1991年12月,俄罗斯联合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2001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该机构通过了《独联体十年活动总结及其未来任务》,这是俄罗斯统一独联体成员国对其机构前景认识和下一步规划的重要文件。“9·11”事件后,俄罗斯加强了与独联体成员国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并建立了独联体反恐中心,推动独联体框架下的反恐合作。

同时,为有效维护独联体地区的边界安全,在反恐问题上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俄罗斯决定进一步加强在独联体内的军事合作。2002年,独联体理事会决定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改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不仅有助于保障整个中亚地区的安全,还能防止西方势力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2003年7月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达成协议,接管吉境内的坎特机场,用于向集安组织成员国提供军事支援。总之,在地区经济和安全领域,俄罗斯以积极合作的姿态参与区域治理,并提供某种程度的公共产品,寻求提高自身在该地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利益考量

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利益考量有着历史和现实双重原因,一方面,俄罗斯关注的问题领域和治理议程体现了其总体的外交方向;另一方面,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以及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俄罗斯又需要通过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来缓解其在地区层面和其他问题领域中面临的窘境。

首先,重塑大国身份是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诉求。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一直面临被西方国家遏制与打压的局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蚕食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面对西方的战略挤压,俄罗斯进行了相应的斗争,特别是普京上台后,积极推动俄罗斯外交政策转型,表示要在独立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他指出:“只有当我们的国家强大和稳定的时候,人们才会带着尊敬地心情看待她、重视她。俄罗斯一贯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并且以后仍将如此。只有和俄罗斯站在一个队伍里,而不是把她‘赶到一边’、弱化她的地缘价值,打击她的防御能力,才能保障这个世界的安全。”

当然,俄罗斯重塑大国身份的追求也会影响它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的深度和广度。尽管俄罗斯是多边主义的倡导者之一,但是其所构想的多边主义,是以俄罗斯有发言权(甚至是否决权)为基础。不管是金砖国家组织还是独联体,抑或是联合国安理会,俄罗斯都在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俄罗斯作为这些组织的成员,本身也是其大国身份的一种体现。

其次,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并弱化西方在全球经济领域的主导权。第一次金砖国家峰会于2009年6月在俄罗斯举行,当时正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俄罗斯借此成功推动金砖国家机制这一多边主义平台的搭建。借助金砖外交,俄罗斯一方面以集体行动的方式谋求在国际经济结构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提高新兴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金砖机制和二十国集团这样的多边机构,俄罗斯可以弱化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传统主导地位。同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欧国家纷纷冻结俄罗斯资产、制裁俄罗斯官员和金融机构,对俄罗斯的经济构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在金砖机制的框架下,加强与新兴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将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与其他金砖成员国“绑定”在一起,降低被西方制裁所带来的压力。

第三,积极追求塑造繁荣稳定的周边环境。冷战结束后受到西方国家战略遏制的俄罗斯,非常看重周边缓冲区的重要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极为重视发展与欧亚大陆主要友邻间的战略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独联体地区。冷战后俄罗斯周边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从而使其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像独联体与上合组织等这样的地区多边安全机构中。近年来,俄罗斯积极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并寻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这反映了俄罗斯通过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安全的思路和意愿。俄罗斯在其周边地区着力塑造这些多边机构的根本目的则是谋求建设繁荣稳定的周边环境。

结  语

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俄罗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其参与的问题领域日益广泛,参与的手段则日趋多元。从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整体进程及利益诉求来看,其对待全球治理的态度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俄罗斯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视为推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手段,谋求在现有国际体系内取得更大的话语权,重塑大国身份;另一方面,通过地区治理的方式为自身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缓解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带来的地缘战略压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