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李三忠教授团队博士后周建平博士在国际地学TOP期刊《Tectonics》发表东北亚地区中生代以来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地学权威学术期刊《Tectonics》,2023影响因子4.2,五年影响因子4.9。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Uplift Triggered Basin‐And‐Range System: Evidence From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in Eastern NE Asia”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建平博士、李三忠教授、刘永江教授、王光增副教授、刘勃然博士和吉林大学李伟民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冯志强副教授等合作完成。周建平博士为第一作者,李三忠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自中生代以来,东北亚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事件,并由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新生代湖相盆地系统之一的松辽盆地群。松辽盆地群现有的盆地演化模型尚未阐明不同裂谷盆地同时形成的构造过程。此外,东北亚地区中生代也发生牡丹江洋的闭合过程,然而其最终闭合时限仍存在巨大争议,时间跨度从侏罗纪早期至早白垩世。该消失洋体现今地表残留的闭合边界与松辽盆地与东部卫星盆地群的盆地分隔界线高度重叠,引发了牡丹江洋的关闭过程是否对东北亚地区中生代以来盆-山系统演化产生显著影响的疑问。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在该地区主要造山带进行广泛采样,系统获取了大量低温热年代学数据,以研究自中生代以来东北亚地区盆山系统演化过程并进一步探索其深-浅部耦合机制。新的低温热年代学冷却年龄空间分布模式显示:在主要的造山带之间存在明显的年龄群组不重叠和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最早的冷却年龄仅存在于牡丹江缝合带地区,结合构造-热年代学数值模拟以及前人对该地区地球化学和地球年代学分析,我们提出该地区侏罗纪冷却年龄是由牡丹江洋板块的俯冲导致。牡丹江洋的最终关闭时间估计约为150-140 Ma,同期也伴随着东侧的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的同时发生。构造-热年代学反演模拟进一步揭示了东北亚地区主要造山带广泛存在五阶段冷却事件,然而不同造山带之间每个阶段的冷却起始时间和冷却速率也存在差异性,表明该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隆升模式。反演模拟同时发现,在白垩纪中期,整个东北亚地区都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再埋藏阶段。我们提出,东北亚地区在白垩纪中期存在一个超大型原型盆地,其覆盖面积远大于前人提出的“泛三江”盆地的范围。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牡丹江洋的最终关闭发生在大约150-140 Ma。自早白垩世以来,随着俯冲方向的变化,古太平洋板块的两阶段平板俯冲和随后的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共同主导了基底的差异抬升和现今东北亚盆-山系统的最终形成。
Zhou J, Li S*, Liu Y, et al. Differential Uplift Triggered Basin‐And‐Range System: Evidence From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in Eastern NE Asia[J]. Tectonics, 2024, 43(1): e2023TC007857.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3TC00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