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李三忠教授团队李玺瑶副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和《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发表祁连造山带东南缘早古生代岩石成因与大地构造演化相关研究成果
2021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在线发表了题为:“Petrogenesis of the Early Silurian Renda appinite suite in the southeastern Qilian Orogen, N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a Proto-Tethys magmatic arc”的研究成果。2022年1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Cambrian–Silurian sediments in the southeastern Qilian Orogen, NE Tibetan Plateau: Constraints on crustal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microcontinents in the northern Proto-Tethys Ocean”的研究成果。上述两项成果均由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三忠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和李玺瑶副教授合作完成。
祁连造山带是我国中央造山系重要组成部分,经历复杂的演化过程,近年来,从全球大地构造格局和古板块重建的视角认为祁连造山带的早古生代地质记录为原特提斯分支大洋与冈瓦纳东部北缘微陆块演化的重要产物。祁连造山带东南缘是秦岭-祁连两个经典造山带的交接转换地区,处于重要的大地构造位置。本次的两项研究分别以祁连造山带东南缘出露的早志留世富闪深成岩组合、寒武系至志留系沉积岩及其中碎屑锆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年代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探讨了祁连造山带东南缘早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深部岩石圈演化。研究结果表明:①祁连造山带东南缘早志留世富闪深成岩系列由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组成,由富集岩石圈地幔起源的幔源岩浆,经过一系列岩浆过程演化形成。这套岩浆岩组合也说明在东南缘地区早志留世大洋闭合后的碰撞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发生了一次板片断离作用,并由此引发深部岩石圈的一系列岩浆活动。②祁连地块在早古生代与冈瓦纳东部北缘北秦岭、印支和华南等地块存在构造亲缘性,祁连造山带东南缘地区在俯冲闭合阶段(奥陶纪为主)以弧间和弧后盆地沉积为主,在同碰撞阶段(早志留世)以弧后前陆盆地沉积为主,而到中志留世则以前陆盆地沉积为主。同时,沉积岩和碎屑锆石的Nd-Hf同位素研究表明,在新元古代早期和奥陶纪-早志留世期间祁连地块经历了显著的地壳生长和改造过程。
中寒武世-中志留世祁连造山带东南缘构造演化图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80/00206814.2021.2001696
https://doi.org/10.1016/j.jseaes.2022.1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