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Highlights News

实验室于胜尧教授在TOP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人:韩东庆 发布时间:2021-04-01 浏览次数:941

2021年2月4日,实验室于胜尧教授团队在国际地学权威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了题为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Qilian orogenic system: Tracing the subduction, accretion and closure of the Proto-Tethys Ocean”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于胜尧教授和李三忠教授等合作完成。

原特提斯构造域的大陆裂解-汇聚过程,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和地球动力系统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造山系,完整地记录了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期间,原特提斯洋扩张、俯冲消减、汇聚造山到伸展垮塌全过程,以及微板块离散和聚合历史,是认识原特提斯域构造演化、开展微地块动力学、造山带结构和造山作用研究的绝佳场所。前人针对祁连造山系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其构造单元划分、俯冲极性、造山作用以及构造演化时限等问题,尚存在较多争议,这限制了对原特提斯祁连造山系构造演化的系统性认识。


图1 系统性总结祁连造山系关键地质事件的年代学数据,对原特提斯祁连洋的俯冲和闭合时限提供了关键约束

  

针对上述问题,于胜尧教授团队近年来对祁连造山系开展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本研究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已发表的高质量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数据,对祁连造山系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多方面研究进行综述和剖析,提出长周期俯冲-增生和碰撞造山模型,完整地约束了新元古代-古生代原特提斯域祁连造山系的构造演化历史。取得了以下新认识:(1)原特提斯祁连洋包括北祁连洋、南祁连洋和柴达木洋三个洋盆,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导致上述洋盆打开并扩张;(2)祁连造山系由多个微地块以两种不同的造山方式汇聚拼合而成,形成了阿拉善地块、祁连地块与欧龙布鲁克地块之间的北祁连增生造山带和南祁连增生造山带,以及欧龙布鲁克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的柴北缘碰撞造山带;(3)原特提斯域祁连造山系的构造演化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① 580-550Ma,原特提斯祁连洋盆打开及扩张阶段;② 520-460Ma,原特提斯祁连洋俯冲消减阶段;③ 455-430Ma,原特提斯祁连洋闭合及深俯冲阶段;④ 425-400 Ma,深俯冲板片多阶段折返阶段;⑤ 400-360 Ma,造山后伸展垮塌阶段。


图2 原特提斯域祁连造山系长周期俯冲-增生和碰撞造山模式图,揭示了原特提斯祁连洋的扩张、消减和闭合等多阶段构造演化过程

  

本研究提出的长周期俯冲-增生和碰撞造山模型,理清了原特提斯域祁连造山系内各微地块的裂解-闭合历史及其伴随的地质过程,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原特提斯域构造演化过程及多陆块汇聚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约束。

  

Yu, S. Y.*, Peng, Y.B., Zhang J. X., Li, S.Z., Santosh, M., Li Y. S., Liu, Y.J., Gao X. Y., Ji W. T., Lv P., Li C. Z., Jiang X. Z., Qi L. L., Xie W. M., Xu L. J., 2021.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Qilian orogenic system: Tracing the subduction, accretion and closure of the Proto-Tethys Ocean.Earth-Science Reviews: 103547.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arscirev.2021.1035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