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成果

Research Highlights

2017年亮点成果

发布人:唐长燕 发布时间:2018-10-08 浏览次数:681

亮点项目

 2017年实验室新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各类项目和课题111项(主持),合同额6138万元,其中,2017年1月徐继尚副教授获“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1570万元资助。各类科研项目2017年实际到账经费8243.8万元。承担的项目以纵向项目为主,特别是刘一鸣博士获得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

项目分类

项目数量

项目合同金额(万)

项目到校金额(万)

2017新上项目

111

6138

3078.3

2017在研项目

191

15678

8185.5

合计

302

21816

11263.8


 2017年1月徐继尚副教授获“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资助,项目名称:西太平洋PAC-CJ15区块海底底质和底栖生物调查航次,经费:1570万。该项目通过现场调查和综合研究,认识调查海域底质、悬浮体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掌握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多样性特点和分布格局,将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东亚季风演变、古生物生产力演化等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提供海洋沉积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该项目 由2017年4月30日到2017年6月27日开展了研究海域海底底质和底栖生物调查任务,历时58天,航程1.5万公里,最大作业水深8000米,创“海大号”科考船航程最长、续航最久、作业深度最大之记录,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科学考察的能力。

表层沉积物取样作业 

底栖生物拖网捕获的样品

 2017年5月16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名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科研博士后刘一鸣入选并获得60万元资助。这是学校科研博士后首次入选该计划,全国共有300名博士后入选。刘一鸣博士在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与李三忠教授合作,主要开展青藏高原区域构造与大地构造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


亮点文章/专著

 国内外前沿杂志出版专辑三部:李三忠教授作为客座主编在国际前沿SCI期刊《Geological Journal》(影响因子2.978)组织“丝绸之路”地质专辑1部、在《地学前缘》(2017年24卷第四期,全部EI收录)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37卷第四期,中文核心期刊)围绕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的洋底动力学问题和深部构造过程各出版专辑一部。系列文章对于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的洋-陆相互作用、多圈层物质-能量循环、俯冲动力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有重要的探索和启发性意义。


 李三忠,索艳慧,郭玲莉编著《海底构造原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出版。《海底构造原理》以地球系统为理念,以地球结构构造和物质组成的起源为主线,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概念、本质内涵和前沿研究;从现象到本质,从过程到机理,由表及里重点并系统介绍了地球、海水、洋壳、洋幔的成因认识、基本特征、发展与运行规律;按照认知海底构造的思想起源顺序,凝练概括了相关学说,包括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地幔柱学说和前板块构造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原理、主要证据。


亮点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成绩显著。2人入选2017年度中国高引科学家名录和ESI全球TOP1%科学家名录,在国际地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   

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引进英才一层次教授朱俊江。朱俊江教授主要从事洋地球物理学、大陆动力学和洋底动力学研究。近年来应用海底地震仪和多道反射地震数据研究洋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和大洋俯冲带的地球物理、深部构造、海洋新构造与地震灾害的特征。针对被动大陆边缘张裂和岩石圈伸展变形,开展大陆边缘洋陆转换带的分布规模和形成机制研究,确定洋陆转换带的裂谷演化模式以及陆壳和洋壳的地壳结构特征和演化机制、针对俯冲系统的俯冲过程,研究俯冲带不同区段的构造控制机制,探索整个俯冲带俯冲增生或剥蚀过程,以及物质和流体循环过程。近五年主持国际综合大洋钻探(IODP)项目“IODP334 Costa Rica Seismogenesis Project (CRISP)”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海洋公益专项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arine Geology》、《Tectonophys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

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英才三层次副教授刘喜停。刘喜停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沉积与古气候学研究,近年来围绕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物的源汇过程、泥质沉积区内自生矿物(黄铁矿、菱铁矿)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等开展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1项,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作者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

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引进英才三层次副教授姜兆霞。姜兆霞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研究,近年来依托古地磁方法,建立传统岩石矿物学与古地磁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体系,开展洋陆过渡带构造磁学研究,并将磁性矿物的形成过程和载磁机理和赋存状态相结合,反演海洋环境及构造过程,开展海洋气候演化及构造反演的综合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篇。

2016-2017年度赵淑娟、索艳慧等师资博士后出站并正式聘任为学校专任教师。通过人才引进工作,最终新引进英才一层次教授1人(朱俊江教授)、三层次2人(刘喜停、姜兆霞副教授);入职科研博士后4名(刘一鸣、王光增、李阳、周洁)。

李三忠教授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刘怀山等教授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李三忠教授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获奖人);刘怀山等教授获得山东省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张进等副教授获得山东省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亮点会议

201710月李予国教授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德电磁地球物理学双边研讨会》,96人参会;10月,王厚杰教授与美国莱斯大学Jeffery Nittrouer教授共同举办的《The 2nd International Science Workshop of Morphodynamics and Socioeconomic sustainability of Large River Deltas》在青岛召开,约40人参会;10月,李三忠教授在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第三次会议组织“洋陆过渡带结构与演化”等3个专题,组织团队做学术报告10余人次。邀请了10多位国际专家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和报告,实验室成员先后41人次参加各类学术报告。


亮点技术

实现我国海洋电磁深海观测技术突破:20177月,以“863”计划深水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开发课题海试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李予国教授团队为主研发的大功率深海海洋电磁勘探系统,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在西太平洋超4000米水深海域的海洋电磁观测,用该技术探究了研究区域的地壳及上地幔电性结构,标志着我国电磁探测技术具备了向深海挺进的能力。并且,海试系统已实现了关键部件国产化,表明该探测系统自主研制水平已位列国际前沿。


亮点建设

依托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地震局将共建“五子顶洞体地震观测站”取得实质性进展,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711月获得青岛市发改委批准。地震观测站建成后可以成为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地震科普基地,具有全国示范性。通过该项目的建立,也将促进学校地球物理和地质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自2010年起,李予国教授团队研制了1000A级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机样机,到2014年底,1000A级大功率逆变系统已完成水下发射测试,4000米级海底电磁采集站样机在我国南部海域成功完成4000米级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试验,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3月21日该课题组又使用所研发设备完成了我国首条深海可控源电磁探测剖面,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于5月份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在西太平洋超4000米水深海域的海洋电磁观测,用该技术探究了研究区域的地壳及上地幔电性结构。海试成功标志着我国电磁探测技术具备了向深蓝海挺进的能力。并且,海试系统已实现了关键部件国产化,表明该探测系统自主研制水平已位列国际前沿。

自2013年起,刘怀山教授团队开发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能源地球物理立体探测系统及相关配套技术,并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立体探测、随钻地震信号处理、地震海洋学近海海洋水体特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到2014年底,已成功研制一套海洋小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拖缆采集系统和二条试验性海洋垂直缆,并开展了实际应用。该套设备于2017年春季在我国南海某海域完成第二次海试,分别在1200米和2250米水深处对海洋地震垂直缆进行了工作性能、仪器指标和重复性测试,共完成试验测线400余千米,获得了丰富的海洋地震垂直缆原始资料。

2014年建成2600吨级海大号地球物理调查船,并下水作业,大大增强了实验室海上综合调查能力。2015-2016年两批次在学校985支持下,累计购买海底地震仪33台,并在2015-2016年的马里亚纳万米深海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深海大洋研究能力。

学校新建“东方红3号”综合调查船已经下水,其与2650吨“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和原有调查船组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化的现场观测能力,大大提升了承担和实施重大项目的能力。985三期建设支持下,添置完善了调查-测试-处理-模拟系列设备,5年投入5000多万元;科研仪器设备累计资产已达2亿多元。


亮点活动

20175月,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徐景平教授和毕乃双副教授作为深潜科学家执行了“蛟龙”号第五次和第七次下潜作业任务、赵彦彦教授作为上船科学家参加“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科学考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