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4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人文讲坛第34讲暨“2020年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第十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以“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思路”为题,以具体的不同主题的文学文本为例,展示解读过程,并对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介绍。
讲座由德语系教授王京平老师主持,王老师在讲座伊始简要介绍了王炳钧教授。王炳钧教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主要面向硕士及博士生教授德语文学、西方文论与文化学等课程,已发表、主编多部专著以及数十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德语文学及文学理论、文化学。
王炳钧教授首先谈到了文学课和外语专业在当今时代的合法性。“学文学没有就业前途”,“读书无用”,“没有时间阅读文学”——面对针对文学课实用性的质疑,王炳钧教授从外语学习者如何提高自身能力、文学如何通过建构世界给人类精神慰藉、文学如何影响读者并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全新经验等多个角度展开,捍卫了文学的学科合法性,为文学研究正名,并为德语学习者指明了方向。
随后,王炳钧教授对三个具体文学文本进行了解读,指出面对不同的文本的多种解读思路。对Heinrich Böll 的Anekdote zur Senkung der Arbeitsmoral是从文本的具体解读出发,联系到历史语境解读作品:就这篇小说来说,文中游客的Klick的动作和着急的神态表现了工业化的,追求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而渔夫的打瞌睡的动作和安然的心态则表现了与之相反的生存观。Fischer和Tourist静态和动态的对比,表现两种不同的生存观念。对Hofmannstahl的诗作Rose und der Schreibtisch中“玫瑰”的解读,则引出了文外分析的思路:“玫瑰”象征着写作风格,对它的理解需要跳脱到文本之外,引入对时代背景的写作风格讨论中去才能理解。而对Rilke的诗作 der Panther诗的解读表明,阅读不应陷入既有的阅读习惯和对固定意象的刻板期待中去:例如不应该看到“栅栏”就理解为对自由的禁锢,而应该结合文本分析,发现是强调豹子本身的运动,使“栅栏”成为一种阻拦。
最后,王炳钧教授简要介绍了文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在提问环节,王炳钧教授进一步解释了文学研究的两个名词“阐释”与“解构”。阐释的方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初步的理解,而后回顾具体的语句,从而加深理解的过程。解构的方法则反对预设的意义,注重对文本的拆解和重新组合。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其它问题,王教授也一一进行了解答,整个讲座内容丰富,例证生动,互动频繁,历时两个半小时之久,大家依然意犹未尽,与会师生均表示信息充沛、获益匪浅。
通讯员:孙佳荷 张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