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20年6月23日晚,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良功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做了题为“美国非裔文学的现实观照与文学责任:从弗洛伊德事件说起”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刘秀玉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副院长任东升教授、学院部分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及兄弟院校多名师生等约300人在会场参会。讲座还在哔哩哔哩平台同步直播,参会人数共计4000多人次。
罗良功教授从当前席卷全美、波及世界的美国白人警察“跪杀”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出发,梳理美国历史上与种族相关的事件对美国非裔文学的影响,以此为切入点探析美国非裔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及其在当下的特征。讲座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弗洛伊德事件与美国种族问题;二、文学对现实的回应;三、美国非裔文学观照现实的文学传统;四、21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与现实的互动。
首先,罗教授从弗洛伊德事件谈起美国种族问题,该事件及随后美国的多起虐杀黑人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美国种族主义的历史、现实和观念的清算,也包括文学上的思考。第二,以诗歌为首,文学以战斗的姿态迅速回应种族相关事件的现实。同时,这也是对认为美国已经进入“后种族时代”、“美国非裔文学已经过时”等观点的反驳。第三,美国非裔文学的传统自来就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为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艺术即生活的传统、艺术即政治的传统三个方面。卡特里娜飓风、奥巴马当选总统、弗格森事件等强化了非裔文学关注现实的社会责任,并再次将文学的政治性与艺术性问题推到前台。第四,21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与现实持续互动,种族主义的现实进一步加强了美国非裔作家的族群意识和族群书写动力。最后,罗教授总结说,21世纪之初的美国非裔文学与美国社会现实之间进行着实时性互动,一直在开放的自由书写与直接的使命书写之间摇摆,不过这种摇摆更多是文学视角和艺术策略的变化,始终没有摆脱种族书写的主线,仍然坚持着其现实关怀的传统和文学责任。相较于传统,新世纪的美国非裔文学显示出更加宽广的视野:在世界语境中观察本族群,或是从本族群的视角观察世界。
刘秀玉教授对讲座进行了解读和总结发言,随后进入问答环节。罗老师充分、细致地回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美国非裔文学定义、其作品的出版和经典化及艺术创新、文学史书写等问题。刘老师表达了对罗老师的诚挚感谢,与会师生均表示收获颇丰。讲座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通讯员:李思凡 郭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