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占好教授《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王冠亚发布时间:2018-03-16浏览次数:412

 

    【本站讯】2018年3月12日下午14:00-15:30,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姜占好教授做客中国海洋大学,在外国语学院N513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语用学专题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士法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外国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任东升教授、王京平教授、刘静教授、王文贤教授等外院教师及9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该讲座内容丰富,涉及过渡语语用学术语厘定、阶段内容、相关理论、研究历程、界面趋势和国社简介六大部分。在术语厘定部分,姜教授详细阐述了过渡语、语用学和过渡语语用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过渡语是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 (1) 具有其个人学习目的语特点的一系列语言呈现形式; (2) 某一阶段的一种语言变体(过渡语); (3) 母语和目的语的混合知识体。姜教授指出,语用学定义具有多样性,但都围绕了语言交际中的意义这个中心,研究的是语境中句子或话语的意义,交际双方如何传达、理解意义。在他看来,过渡语语用学是语用学和二语习得的“混血儿”,其研究内容包括二语者如何以目的语理解和实施言语行为,还包括怎样获得目的语的语用知识。

 

    姜教授指出,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晚期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该阶段国外研究人员感兴趣的话题有间接含义、语用意识、语用能力、篇章能力等;第二个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研究范围日益扩大,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观点依然主宰着该领域,但部分研究采用口头汇报方法以“动态进程”视角审视言语行为的实施,更多研究聚焦于语用意识和语用测试;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移民潮和全球化的进程,研究人员以更新的方法和理论视角诠释该研究领域昔日的话题,研究内容主要有语用理解、语言表达、语用迁移、交际效果和语用石化五个方面。

 

    在相关理论部分,姜教授简述了过渡语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语言的间接性、关联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并推荐了相关论文。接着,他分享了自己从事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的历程,重点介绍了所主持完成的相关课题。

 

    在讲到过渡语语用学跨面研究与发展趋势时,姜教授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过渡语语用学和语料库的界面研究;第二,以汉语为二语(外语)学得(习得)的探索;第三,多模态语料库和过渡语语用学的接口;第四,(智障)儿童语用能力发展和对策;第五,语言磨蚀对语用能力的影响和验证语用能力发展轨迹记录方法;第六,语用能力评估可操作性的进一步加强。最后,姜教授以其国家社科课题“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多模态语料库研究及应用”为例阐释了选题依据的论述以及研究动态的综述。

 

    讲座结束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士法教授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主持了提问互动环节。该讲座既有过渡语语用学理论知识的梳理与分析,又有个人研究历程与经验的分享和介绍,深受听讲师生欢迎。

 

    (通讯员:吴光亭)

 

 

姜占好教授在讲座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