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慧教授《翻译研究——传统、现代、后现代》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王冠亚发布时间:2017-12-13浏览次数:405

 

    【本站讯】12月12日上午,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徐敏慧在学院N513教室为学院师生进行了《翻译研究——传统、现代、后现代》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共同参加。


    讲座伊始,徐敏慧教授带领在做师生就传统、现代、后现代三个时期的翻译研究成果进行了整体浏览,并就传统、现代和后现代进行了定义。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并不是时间上的概念,而是方法论上的区分;传统的翻译研究侧重原则、标准、方法和技巧,是规定性的研究;而现代翻译研究重描写。为让在座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翻译,徐敏慧老师从翻译的基本概念以及经典示例为起点,向大家展示了翻译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徐敏慧教授指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将语篇从原语转化为目标语的过程,更是将原语文字中的思想经过译者的加工使得目标语读者明了的过程,对译者的阅读能力、语言功底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徐敏慧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从传统上讲,译文和原文是对等、等值和对应的关系。一段时间后该种关系被表述为“忠实对等”;再后来表述为对应、近似。在谈论翻译标准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实”,也是中国古代译论争论了几千年的“文”和“质”, “文”是意义上的相似,“质”则是形式上的对等。这也体现了译文需要和原文对等,译文是原文的派生这一关系。译文虽以原文为基础,但译者在进行加工时往往依靠的是个人的经验和信仰,有时还会是错觉,因此,将原文的形式、内容和精神原封不动地反应到译文这种理想的状态,在操做中达到的可能性较小。但译者仍然可以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加强修炼,实现翻译作品的层次与质量的不断提升。


    “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也具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讲座进行至后现代翻译研究模块时,徐敏慧教授向在座师生这样分享到。后现翻译研究主要包含三个大方面,分别是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解构主义。其中,女性主义以及后殖民注意并不是纯学术性研究,也带有这政治目的和目标,有“为弱势群体发声”的社会利益和价值需求。


    讲座即将结束,徐敏慧教授就讲座内容与参会师生展开了深刻讨论,并向同学们推荐了多部翻译理论研究专著,帮助学生进行课余学习,本场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讯员:董超凡   图:高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