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2019-04
    【本站讯】4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五讲在学院N513举办。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文学博士洪炜作题为《汉语二语者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模拟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士法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共同参加。讲座伊始,洪炜首先对研究生学术成长提出了三点思考建议:一,发现和培养自己潜在的兴趣点;二,不囿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广汲取,宽摄入;三,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学习新理论、新方法。他结合自己的科研学习经历做了具体阐述,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启迪。随后,洪炜从六部分展开学术讲座,在引言部分,通过摘取朱自清《春》一文中的片段,洪炜引出了“人是如何理解语言”这一问题,他肯定了语言理解并不纯粹是抽象符号的加工过程,它还依赖于我们身体的感觉运动经验,其过程伴随着对文本所描述情境的一种心理模拟(simulation)这一观点,并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篇章层面分别提供了语言理解过程中的心理模拟证据。洪炜指出心理模拟对语言理解的两方面作用:既有助于语义的整合,也有助于对下文进行情境推理和预测。接下来,洪
  • 23
    2019-04
    【本站讯】4月2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四讲在学院N217会议室举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研究员、博士、《中译外研究》副主编冯志强教授作题为《林语堂创译一体的跨语际书写》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冯志强首先从如何成为优秀的翻译专业研究生出发,提出要想了解翻译,首先应当理解语言。语言文字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语言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思维,作为语言学习者,定位应是双语学习者、文化的使者。这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有家国情怀,更要有大国格局。随后,冯志强提出并梳理了“语言自信”这一概念的渊源。他直言,由于受到所谓“地道英语”说法的影响,学界对“中式英语”存在偏见,致使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使用中不够自信,客观上也阻碍了的中国文化传播。他认为在对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使用“中式英语”。冯志强基于自己多年对林语堂的研究,从多种角度向大家指出了林语堂翻译作品中鲜明的个人特点,林语堂用“中式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语言自信”,但其中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方亟待我们挖掘。最后,冯志强勉励外语人应像林语堂那样,“两脚踏东西
  • 22
    2019-04
    【本站讯】暮春时节,惠风和畅。4月20日至21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杂志和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物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校长于志刚出席开幕式。于志刚在欢迎辞中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对“物”的认识层面肯定了会议主题,并表示在“物与文学”的语境下,与会者一定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是前沿的研讨、有价值的分享。同时,他希望中国海大师生抓住机会、学习求教,为更快更好地提升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新贡献。会上,《外国文学》主编金莉、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分别致开幕词。北京大学高峰枫教授、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和汪民安教授、四川大学王晓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张小玲教授发表主旨演讲,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等多个维度探讨“物与文学”的关系,体现出中国学者对于西方学界“物转向”批评话语的思考与呼应。本次会议是《外国文学》编辑部联合高校举办的全国年度专题性会议,此前已成功举办18届。本届会议为历届最大规模,共收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等近8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学者、专家、研究生论文摘要20
  • 11
    2019-04
    【本站讯】4月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三讲在学院N217会议室举办,天津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外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常务理事温秀颖教授作题为《芮译金瓶梅深度翻译:类型、功能与特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共同参加。此次讲座由三个部分展开。讲座伊始,温秀颖引入了“深度翻译”这个学术名词,阐述了它的概念和内涵;紧接着,温教授以《金瓶梅》为例,介绍了它的4种出版英译版本;随后,温秀颖着重探讨了芮译本《金瓶梅》中深度翻译的类型、特征和功能。他提到,“深度翻译”这个学术概念是由美国哲学家阿皮亚1993年首次提出,其认为深度翻译是一种“学术”翻译,即以评注或附注的方式力图把译文置于深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的翻译。他指出,随着深度翻译研究的发展,深度翻译现已拓展为三个层次:疏离型深度翻译、紧密型深度翻译和文本内深度翻译。紧接着,他介绍了《金瓶梅》这部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指出中西方学者对《金瓶梅》著作的高度认同。芮译本《金瓶梅》中深度翻译分为三大层次,其一为疏离型深度翻译也就是副文本翻译,包括著作中导
  • 29
    2019-03
    【本站讯】3月2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二讲在学院N513学术报告厅举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青岛文学》执行主编高建刚教授作题为《外国文学与汉语的核心》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学院师生共同参加。讲座伊始,高建刚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们交流了学习外语以及阅读原著的重要性,接着分享了自己对语言与文学的认识。他总结道,一切文学,外国的或是中国的,它们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意义都是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自省,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升华为真善美的智性存在,并把个人引向自由的境界。讲座中,高建刚针对小说和诗歌两种文学体裁,分别从小说的人性、多意性以及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三方面展开讲解,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文学著作,深入浅出,枚举生动有趣的例子将文学的几个特性娓娓道来,同时,配以深情的朗诵,让同学们沉醉于美妙的文化殿堂。高建刚认为,文学无论来自何处,必有其相同的核心,即人性。他指出,翻译文本与原著同质的可能性首先要把握人性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人学和哲学的修养;其次要掌握汉语的精髓,以求通过语言风格相近的汉
  • 15
    2019-03
    【本站讯】3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百川讲坛第一讲在学院N217举行。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文学博士刘秀玉教授作题为《英国戏剧现代性演进的四个美学维度》的学术讲座,学院英语系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讲座伊始,刘秀玉结合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对“现代性”一词做了解释说明,即“只有在一种特定时间意识,即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她从现代性视角将英国戏剧现代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6世纪英国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英国戏剧现代性开始发端;二是17世纪至19世纪,清教徒的上台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也意味着英国戏剧现代性的消沉;三是19世纪末期至1945年,奥斯卡•王尔德以及萧伯纳两位戏剧大师带来了英国戏剧现代性的复苏;四是1945年至20世纪中后期,英国戏剧现代性最终确立,其特点表现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交织。随后,刘秀玉介绍了英国戏剧现代化进程的四个美学维度,即复杂性、大众化、多元性及同一性这四个特征。英国戏剧现代性生成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时间的迁延性,空间的断裂性以及多因的纠葛性上;大
  • 15
    2019-01
    1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N217会议室举行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答辩会。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文新学院朱自强教授、文科处副处长席静、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副院长任东升教授出席答辩。答辩会上,李景娜等10位项目申请人依次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自己的选题依据、选题创新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困难、本人对选题的总体评价等内容。各位专家教授认真倾听了每一位老师的汇报,针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与评点。申报教师回应积极,普遍表示受益匪浅,会场气氛热烈。此次答辩及专家指导交流会,是外国语学院旨在提高我校人文教师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率所采取的推进措施之一,希望项目申报人认真汲取专家的修改建议,在下一步的项目申报中勇创佳绩。(彭玉乐报道)
  • 12
    2018-12
    【本站讯】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术活力,拓宽研究生学术眼界与思维,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科研水平,为外语学子提供锻炼外语学术能力的平台,12月7日-8日,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外国语学院主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举办。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京廉教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现代研究所所长李保杰教授,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院长李克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副院长陈士法教授、任东升教授,外国语学院各语系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参与此次论坛。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研究”和“探索”是研究生的本质所在,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应该以更加负责、认真、关注的态度对待科研。在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背景下,外语研究者更应植根于中国大地,改变固有的思维,面向世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思路与建议——广泛的阅读加不断地写作练习,将“点”与“面”有机地结合起来。院长杨连瑞致辞本次论坛共开展四场主题报告。李保杰教授作题为《美国拉美裔成长小说的青少年犯罪主题》的主题报告。以成长小说
  • 03
    2018-12
    【本站讯】2018年12月1-2日,“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翻译》编辑部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研究》编辑部、《上海翻译》编辑部、《翻译界》编辑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摘要60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硕士专业教指委主任、世界翻译协会副主席、《中国翻译》主编、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范大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上海翻译》执行主编、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傅敬民,青岛市政协副秘书长、青岛市诗词学会会长、三卷本《中华史诗》作者华文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建华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外国语学院前院长、现东吴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上冠教授,澳门理工学院蒋骁华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翻译界》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马会娟教授,CSSCI期刊《外语研究》副主编、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杨淑华教授、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