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2021-08
    【本站讯】8月9日,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理工类院校外语教育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行。1200余名与会学者齐聚云端,围绕“新时代理工类院校外语教育内涵式发展:挑战与机遇”这一主题共同研讨新时代外语学科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理工类院校外语学科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王雪梅教授首先对第四届全国理工类院校外语教育发展高端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她表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背景下,理工类院校的外语学科应积极推动新工科与新文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结合所在院校和学科优势,探索特色发展创新之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梁茂成教授做了题为“语言大数据视野下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主旨发言。梁茂成教授指出,语言大数据视野下,理工类院校的外语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科已与计算机学科合作创建“国际媒体话语研究中心”,为国家提供舆情分析与数据资政报告。2020年,获批工信部“语言
  • 29
    2021-07
    【本站讯】7月8-9日,全国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暑期学校暨研究生论坛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形式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二语习得跨学科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深度研讨,探索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寻求突破、创新和发展的有效途径。立足跨学科属性,推动二语习得理论融合式发展跨学科性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根本学科属性。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会长、中国海洋大学杨连瑞教授指出,国际二语习得研究历经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发展及近期国际通用语研究四个发展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二语习得界应面向伟大实践,更加注重本土实践和中国特色,建构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和国情的理论体系。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陆小飞教授系统回顾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相结合研究范式,指出语料库分析不仅可以提供语言加工实验材料的频率等信息,亦能补充或者验证心理语言学实验研究的发现。美国波士顿伊曼纽尔大学赵晓巍副教授强调,计算模型能有效解释自然语言环境中易混淆变量间的复杂交互效应,有助于推动心理语言学理论发展。中国海洋大学陈士法教授以基于PWI(图词干扰)范式的双语图词命名实验研究行为数据为语料,构建WEAVER++计
  • 21
    2021-07
    【本站讯】2021年7月17至18日,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学会与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的2021年国际学术大会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延边大学等众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140位专家与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以“后新冠疫情时代韩国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人文学的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冠疫情给韩国语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变化,以及外语教育大环境下韩国语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外,本次大会还举行了“韩国语研究生论文大赛”,为国内高校韩国语系在读研究生提供更多展示、交流和互动的窗口,为其学术成长助力,有来自各高校共19名优秀学子在本次竞赛中大放异彩。参会人员合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在祝词中指出,外国语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重点发展的文科学院。学校于2007年成立韩国研究中心,先后引进“世宗学堂”和“海外韩国学重点研究基地”两个项目,并成功获批2017年度“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并备案。多年来,中心与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韩国知名科教机构始终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
  • 25
    2021-05
    【本站讯】5月21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发展专家咨询会在行远楼第五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闫菊出席会议。本次咨询会专家组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和第七届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外国文学》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金莉教授担任组长,应邀参会的校外专家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和第六届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王初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教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张德禄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教授。闫菊代表学校对专家组长期以来对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科建设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学校外语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关键节点,专家组的前瞻思维、精辟分析和独到见解为外语学科下一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和思路。学校和学院将系统梳理、充分吸取专家组的意见,全面落实到学科发展规划中,把外语学科建设得更有特色、更有优势、更有水准。外国
  • 08
    2021-04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揭晓,从19个学院33个申报项目中评选出获奖成果20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我院任东升教授、滕梅教授团队的《课题资源转化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生教研室团队的《研究生英语“引领+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双双荣获二等奖。任东升、滕梅团队探索出“项目-课程-成果”模式,师生角色呈多元化动态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三阶九级科研能力,最终依靠师生一体带动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生教研室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群体为总体目标,以构建合作型团队为机制,逐步形成了“引领+驱动”研究生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使“互联网 + ”环境下外语教学中的“学生、教师、技术”三者形成有机整体。通讯员:张凯
  • 22
    2021-03
    【本站讯】近日,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名单,我院共3个项目获批立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和青年项目1项。近年来,在学校和文科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高度重视高水平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推进项目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召开选题论证会进行反复论证,并邀请外语学科权威专家对项目选题依据和论证方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调动了学院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效提升了课题申报质量。立项信息如下:外国语学院2021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名单序号项目类别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所在学科负责人1重点项目21BYYJ02基于RHM模型的英汉心理词汇表征的ERP研究语言学陈士法2一般项目21CYYJ18违实标记的跨语言研究语言学王遥3青年项目21DWWJ04边疆文学视域下阿拉斯加的乌托邦书写研究外国文学金浩通讯员:王遥
  • 21
    2020-12
    【本站讯】由涉海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团队主办的涉海科研项目交流会于2020年12月17日上午在N208研讨室举办,会议由任东升教授主持。首先,翻译学方向博士生高玉霞介绍其主持的博士生科研项目《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的构建与研究》及研究成果。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话语,分别用“路”“伙伴” 和“共同体”喻指海洋治理方式。这三个概念不仅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理念,也是从话语修辞角度开展全球海洋治理的初步尝试。由于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修辞性把握不够,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国际关系、法学、国防、军事等领域,修辞和翻译视角所见不多。经略海洋应先从“软议题”做起,提高我国在世界海洋事务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能见度,国家修辞和国家翻译实践不可缺席。随后,大学外语部讲师刘艳分享其主持的海洋科学英语语料库建设方法与用途。她指出,语料库的建设并非易事,需要大量文本和数据收集,再利用软件导入和编辑,通过累计把语料库建设起来。语料库对语言教学尤其是英语学术写作的帮助十分显著。目前
  • 14
    2020-12
    【本站讯】2020年12月12日下午,2020年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系列讲座第三十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的王宁教授做了题为“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的学术报告。王宁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2017);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担任中国比较文学会会长等多个学术兼职。王宁教授指出,与传统人文学科相比,新文科凸显了四个特色:国际性、跨学科性、前沿性和理论性。而翻译研究也同时具有上述几个特征。王教授认为,新文科的国际性在于从 “全球人文”的视角出发,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全球性话题。具有儒家“天下观”的中国学者应当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对于跨学科性,王教授指出其体现在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中。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带有文化和隐喻特征,具有推动社会革命的作用。此外,新文科的跨学科性还体现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中。王教授结合疫情时代下网络的运用,指出翻译者不仅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传播技术。翻译应当走出“语言中心主义”的藩篱。最后,关于新文
  • 14
    2020-12
    【本站讯】2020年12月12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伟教授应邀通过腾讯会议为海大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佛经汉译:历史、思考与影响》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房立维老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及部分校外师生共26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佛经翻译的历史回顾、佛经翻译带给我们的思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讲座伊始,陈伟教授指出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文明注入新的生命,也为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随后,陈伟教授从翻译视角出发,回顾佛经翻译的起始、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历史阶段,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佛经翻译的形式、特点、代表人物及其翻译主张理论等。接着,陈伟教授从佛经翻译家的历史作用和佛经翻译中的理论创新两个角度论述佛经翻译带给我们的思考。他指出,佛经翻译家不仅仅是外国语言的解读和翻译者,也在推行新的社会教化、推动佛教汉化、创立佛教哲学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谈到佛经翻译实践中的“文质之争”时,陈伟教授强调,佛经翻译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过程,佛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