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2020-12
    【本站讯】2020年12月12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伟教授应邀通过腾讯会议为海大外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佛经汉译:历史、思考与影响》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房立维老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及部分校外师生共26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佛经翻译的历史回顾、佛经翻译带给我们的思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讲座伊始,陈伟教授指出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文明注入新的生命,也为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随后,陈伟教授从翻译视角出发,回顾佛经翻译的起始、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历史阶段,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佛经翻译的形式、特点、代表人物及其翻译主张理论等。接着,陈伟教授从佛经翻译家的历史作用和佛经翻译中的理论创新两个角度论述佛经翻译带给我们的思考。他指出,佛经翻译家不仅仅是外国语言的解读和翻译者,也在推行新的社会教化、推动佛教汉化、创立佛教哲学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谈到佛经翻译实践中的“文质之争”时,陈伟教授强调,佛经翻译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过程,佛经
  • 10
    2020-12
    【本站讯】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题为《新中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的讲座,于2020年12月10日上午在外国语学院217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海洋大学国管学院博士生导师金永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沙博理研究中心负责人任东升教授、英语系主任贺爱军教授、涉海法律英语翻译班全体学生、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讲座共设为三个环节。首先,金永明教授进行了成果汇报与经验分享。汇报开始,金教授简要地介绍了其新作《新中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这本书的结构与主线。金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依据国际海洋规则和海洋政策原则和精神,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国内海洋法制,但国际社会针对我国海洋法制中的制度和规范存在异议和对立,所以如何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我国的海洋政策和法律制度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随后金老师结合自身的学习心得体会,针对老师和学生们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讲座最后金老师对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寄予了深厚期望。金老师指出,作为一名外语人,要在掌握外语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涉海翻译班的学生来说,需认真补充学习海洋有关知识,与此同时
  • 10
    2020-12
    【本站讯】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我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入选“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批山东省唯一一个优势特色外语学科。这是本学科继获批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山东省“十二五”外国语言文学重点基地、山东省“十三五”外国语言文学创新平台之后获批的又一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展现了我院学科发展的强劲势头。下一步,学院将立足外语学科本体,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八大发展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认真研制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特色优势,谱写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崭新篇章。据悉,经过两轮评审,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省教育厅从驻鲁部属高校和省委党校遴选“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51个,包括24个“高峰学科”和27个“优势特色学科”。我校共有3个学科入选“高峰学科”,6个学科入选“优势特色学科”。通讯员:陈颖
  • 07
    2020-12
    【本站讯】2020年12月5日上午,金柄珉教授在腾讯会议平台做了题为“中国与周边:中韩近代文学交流历史转型与价值重建——兼论韩国近现代文学的主体性与现代性重构”的学术讲座。金柄珉教授是延边大学资深教授,延边大学东亚跨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现任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延边大学校长(2003.1—2012.6)、第11届、12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特聘教授、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特聘首席专家(2014—2019)、山东大学特聘人文社科一级教授(2014.6—2019.6)。金教授的学术成果丰硕,发表的主要论著有《朝鲜近代小说的历史考察》、《申采浩文学研究》、《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1990)、《朝鲜近现代文学史》(1994)、《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朝鲜当代文学史》等20多部学术专著、教材和文献管理,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还发表了散文集《卧龙山逸志》及80余篇评论与散文。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李光在教授主持,学院朝鲜语系本科生、硕士生及兄弟院校多名师生等170余人参加。讲座开始之前,
  • 04
    2020-12
    【本站讯】2020年12月3日下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和外国语学院主办的“2020年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第27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南京大学柯平教授以“翻译研究:立足本原,融通内外,方可行稳致远”为题,与学校师生展开深入浅出地分享,交流学术观点。参与线上会议讲座的有外国语学院任东升副院长、英语系主任贺爱军教授、国际处翻译室主任徐德荣教授,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校外的学者、同行、朋友。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徐德荣教授主持。柯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新中国翻译研究与翻译学科建设的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的翻译研究在不断接轨国际也在强调中国特色,翻译研究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翻译学科体系的建构。讲座从研究出发点,理论建构,研究风格,和论说逻辑的四个问题出发,深入分析了翻译研究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柯平教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翻译研究出发点应紧盯重要问题还是紧随最新风向?”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翻译的转向问题,翻译研究近年来热衷转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研究者缺少立足本原,弄清自己工作领域中所有重要问题的能力;二是对“创新”要求理解的偏差。因此提出翻译研究应从最重要的问题开始,翻译研究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
  • 30
    2020-11
    【本站讯】11月28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人文讲坛暨“2020年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第25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浙江大学李媛教授做了题为“怎么跟德国人打交道”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王京平教授主持,吸引了近300名全国高校师生参与。讲座分为四部分——“沟通模式”,“交际四方形”,“刻板印象”以及“文化异同”。首先,李媛教授点明了跨文化学习与研究在如今的文化全球化视角下的意义。沟通是由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以及言语外交际构成,三者在沟通的中所占比重实际与我们的常识有些出入。其次,李媛教授提到了著名的交际四方形模型,通过举例解释该模型并指出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在该部分,李媛教授还引用了语言学模块下Bühler教授提出的语言工具模型。关于刻板印象一词,即“Stereotype”,李媛教授与同事范教授更倾向于用“模式固见”来翻译,通过解构“模式固见”,认识其积极和消极作用,这启发我们要动态审视文化差异,并“撼动”模式固见。关于最后的文化异同,李媛教授列举了“冰山模式”和“洋葱模式”来解释跨文化沟通的语境。最后,李媛教授特别讲授了Hofstede提出的“文化
  • 27
    2020-11
    11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与科研工作暨翻译硕士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专题会议在学院N217会议室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处长金天宇,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庞中英教授,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青年博士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共分为两个议程,分别围绕“研究生导师与科研”、“翻译硕士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主题展开研讨。第一个议程由杨连瑞、任东升主持。金天宇发表讲话并指出,导师的职责主要有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创造知识三个方面,导师应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思政的关系,要面向行业、社会需求做科研;要用科研手段解决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培育学生科研思维;要重视课程思政,身体力行地培育时代新人。任东升作“研究生导师跨语种团队协作与个体化平台建设”主题发言。他简要介绍了学院导师队伍和五年来的科研成绩,从科研范围、学术研究、专家团队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现有的跨语种团队合作模式。任东升以沙博理研究中心为例引导导师重视个性化平台建设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随后李景娜副教授结合自身学习和科研经历,与在座老师分享个人经验与体会。第二个议程由贺爱军、任东升主持。赵德玉、任东升、贺爱军三位教授分别作“翻译硕士
  • 27
    2020-11
    【本站讯】2020年11月26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人文讲坛2020年第57讲暨“2020年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大家谈”第24讲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保红教授以“文学翻译的学思用”为题,交流学术观点。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东升教授主持。讲座开始,张保红教授谈及新文科背景下文学翻译学还是不学的问题,指出文学翻译仍然有待深入研究。之后,张教授基于其文学翻译教学与实践,通过若干实例探讨了文学翻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他认为文学翻译要做到听、看、想的结合,要听声音节奏,看形式结构,想意义、意味、意蕴和意境。在文本层面上,要关注文学的话语层、形象层和意蕴层。他指出非文学翻译注重话语层的再现,而文学翻译则要关注到三个层次,逐层推进,做到“立体”意义的建构。随后,张教授指出文学翻译的审美意识与追求的重要性,并通过古典诗词和英诗的诸多案例,提出逐步提高文学翻译的方法:(1)逐步提高审美修养;(2)从实践中来到研究中去;(3)从研究中来到实践中去。基于自身的诗词英译实践与研究,他提出了画法与译法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张教授总结道,翻译应向艺术借鉴概念、技巧、原理来
  • 26
    2020-11
    【本站讯】2020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吕耀东教授应邀在腾讯会议平台为海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后安倍时期的日本外交变数及中日关系》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姜春洁老师主持,外国语学院及校内外师生共130余人积极参与。9月16日菅义伟接任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在菅义伟内阁的领导下,日本的外交走向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日本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日美同盟?新内阁的一系列举措又会对中日关系产生那些影响?围绕上述问题,吕耀东老师为与会师生们作了详细介绍。讲座伊始,吕耀东老师就安倍外交理念对菅义伟内阁的影响进行了说明,并表示新内阁在人事安排方面和外交政策方面继承了安倍内阁的路线与方针。随后,吕老师详细分析了菅义伟内阁的外交决策能力及取向,认为菅义伟内阁将有别于安倍的“官邸外交”。此外,在深化日美同盟及印太构想战略中,菅义伟内阁也将力求构建新的体制机制,谋求进一步提升日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中日关系方面,吕老师指出两国将聚焦于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和新冠疫情应对等领域,涉及到“第三方市场合作”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日本的对华政策将不会出现大幅变化,而中国结合两国关系也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