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2期-中国海洋大学坚持“四个相统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来源: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文:窦鹏发布时间:2023-06-12阅读量:10

中国海洋大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突出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持顶层设计与统筹推进相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立德修身与教书育人相统一、创新载体与丰富内容相统一,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筑牢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思想根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顶层设计与统筹推进相统一,形成工作“大格局”。学校党委坚持科学谋划、高位推动,强化政治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推进“三进”工作上走在前、作表率、当先锋。学校在全国高校中较早研究制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教材体系建设、思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突出一体化建设思路,着力推动“三进”工作迈上新台阶。将“三进”工作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制定实施《关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专项监督的工作方案》,组织纪委委员、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各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深入课堂听课,全面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以有力监督保障“三进”工作落地见效。在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下新设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工作专班,组织系统培训,提高政治站位,为修订工作打牢思想基础;制定教材修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建立完善调度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和座谈交流会,广泛听取吸纳师生意见,高质量高标准推动“三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打造思政“大课堂”。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汇编“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让专业课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学校领导带头走进思政课堂,专职思政课教师、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共同参与授课,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海大特色和海洋特色为核心,结合青年学生思想实际,打造“谋海济国”课程思政品牌。创设“海大文化”特色思政课,开设“海大风物”“海大红色基因”“海大科学家精神”“行远东方红”等课程,立足校史校情,充分挖掘海大红色基因及海大人在“透明海洋”、“蓝色粮仓”、“蓝色药库”、极地科考等海洋领域重大项目和工程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在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上开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共选修课、“海洋调查实习”实践课等,深度融入“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思政元素,打造“海上思政旗舰课”,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50余家权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开设国内首门海洋类文理工交叉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经略海洋”,建设“海上思政引航课”;将思政课与传播海洋文化、提升海洋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学校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门,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8门。

坚持立德修身与教书育人相统一,培育海大“大先生”。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正向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引导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教学。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组织开展“树师德 正师风”专项活动,引导思政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弘扬“海大大先生”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理论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培训研修,夯实“理论关”,建立健全个人自学、支部互学、专家领学、实践研学、论坛讲学“五位一体”理论学习体系,引导思政课教师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展校史、院史研究,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学习传承华岗老校长上好政治大课的精神,不断提升理论修养。积极组织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以赛代练、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教学水平、育人能力。倡议成立全国涉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开办“思远讲堂”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组建理论宣讲师资库,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理论宣讲团,采取“研究阐释+系统培训+集体备课+比赛展示”一体化模式开展理论宣讲,积极参与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和智库建设,提升思政教师队伍职业能力。

坚持创新载体与丰富内容相统一,搭建育人“大平台”。积极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丰富学思践悟的方法途径,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打造“港湾”学生社区服务品牌,推动形成富有海大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围绕海洋科普、耕读教育、海洋民俗文化、黄河战略等方面打造实践育人品牌项目,共建校地实践育人平台,开展“翱翔的海鸥——社区青春行动”实践活动,打造富有海大特色的大学生社区实践高质量育人样板,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组织以“开学第一课”为重点的系列教育引导活动,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社会实践,举办“海之子”榜样优秀学生颁奖典礼,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青岛国际马拉松赛事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茶香海大”——海大园采茶等劳动育人实践活动,激励引导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创作《同心圆》《风华正茂》《青春的模样》等30余首原创歌曲,展演《永不消逝的电波》《海之魂》《心系山海皆可平》等系列红色剧目,将思政引领融入校园文化和作品创作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微信公众号入选首批“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公众号”,推出官微卡通代言人“小海”,设计“小海”专属表情包,开设特色栏目“小海日记”,将“大主题”转换为“小故事”,产出一系列质量高、思想正、形式活的网络思政作品,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育人能力。


(党委宣传部  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