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命学院举办“无脊椎动物肠道免疫”讲座报告会

发布者:杨光发布时间:2023-10-26浏览次数:10

海洋生命学院举办“无脊椎动物肠道免疫”讲座报告会

20231022日上午,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显伟教授受邀在海洋生命学院进行了“无脊椎动物肠道免疫”讲座报告会。王显伟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比较免疫学、水产动物免疫与病害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项目等项目,以通讯作者身份在 Cell Rep EMBO Rep PLoS Pathog mBio 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获得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新星奖)等奖项。报告会由海洋生命学院王鹏副教授主持。

王显伟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获得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的区别,免疫系统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类。王显伟教授以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切入点,介绍霍夫曼和博伊特勒分别在果蝇和小鼠体内发现了天然免疫识别分子——Toll样受体,从而开启了先天免疫研究的新领域。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协同在宿主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关于先天免疫的相关认识为感染、炎症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接着王显伟教授介绍甲壳类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类,其中凡纳滨对虾已经成为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第一的品种,但是甲壳类动物的养殖受到病害的严重影响。揭示甲壳类肠道免疫机制可为疾病防控提供理论支撑。王显伟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关于甲壳类肠道免疫机制的了解:如何平衡本底免疫,以维持宿主-共生菌群稳态?如何快速激活高水平免疫,以抑制感染?肠道免疫如何被影响,导致疾病发生?研究发现,甲壳类动物可以通过释放处理共生菌肽聚糖,驱动本底免疫,表达本底水平抗菌肽和活性氧,抑制共生菌群;同时利用负反馈机制,避免免疫过强以保护菌群。甲壳动物通过感知病原特异毒力组分,激活抗感染通路,并利用细胞因子,进一步调节免疫反应,最终达到杀灭、清除病原的效果。在环境条件改变时,免疫水平受到影响,导致宿主易感;病原通过劫持和调控宿主免疫反应,造成感染和致病的后果。可基于上述免疫调控机制,探索开发甲壳类病害防控的新手段。

报告会上,王显伟教授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互动。《现代海洋生物学》课程修课研究生等校内外师生25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通讯员:刘晓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