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第六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陈丽娜发布时间:2024-10-08浏览次数:10

2024921日至23日,第六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前沿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宣传部、文科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团队、传记与小说重点研究团队、山东省高校儒家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青年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古代图像与文学研究青年创新团队等共同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13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9月2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韦春喜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席静副处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敏俐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怀荣教授分别在幕式上致辞。之后,参会学者合影留念。

席静副处长

修斌院长

赵敏俐教授

刘怀荣教授


第一部分

论坛第一项为主题演讲,由赵敏俐教授、刘志伟教授主持与评议。

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文学经典的当代意义,并提出当代意义要避免以今度古、以西套中和我执我固三个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姚小鸥教授关注《招魂》作者魂主归属与文本定位问题,从情感基质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确认《招魂》为屈原所作,充分表达了作者被逐失意的生存状态和思君恋国之情。复旦大学罗剑波教授认为,“风骨”是刘勰品评先唐文体的重要标准,从《风骨》篇可以逆推刘勰“擘肌分理”的剖析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提炼各类文体“风骨”的过程,也是文章辨体的过程。

赵敏俐教授、刘志伟教授

胡晓明教授

姚小鸥教授

罗剑波教授


第二部分

论坛第二项为分组讨论。22日上午至23日上午,论坛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四场学术研讨。

第一场分组讨论于22日上午1045分开始。第一组由钟明奇老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刘深老师(广西大学)主持与评议。

钟明奇老师、刘深老师

叶当前老师深入分析了韩氏祖辈所处的雷池文化及皖江诗学语境,认为要探索韩氏思想,离不开其祖籍所处的长江文化语境。王朋老师以韩宝忠《不如痴斋诗草》为考察对象,研究清末民初中下层士绅的传统诗学启蒙与创作实践。刘怀荣老师从艺术创新与道统阐扬两个方面论述了《元和圣德诗》的典范价值,认为它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均应有一席之地。林雨鋈老师讨论了元祐东京的赠物书写与人际空间重层,通过关照这一时期的赠物诗创作,剖析其士人心态、人际网络与文化空间。贺琴老师分析了清代和《秋柳》现象与王士禛《秋柳》诗的经典化,认为它指向了清代社会与文化心理变迁下的诗歌创作活动。李燊博士对“利吻穴枯桑”一句进行意象分析,同时藉由枯桑意象,提出了一个新的探讨空间。林敏博士从《冷斋夜话》与《石门文字禅》中与诗学相关的内容出发,分析了释惠洪对苏轼诗学观念的继承与发挥。刁天放博士考论孟浩然、王维二人在开元诗坛的接受情况,认为孟浩然在开元诗坛的地位略高于王维。

叶当前老师

王朋老师

第二组由冷卫国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孙宝老师(曲阜师范大学)主持和评议。

孙宝老师、冷卫国老师

许蔚老师从徐氏复仇故事的插写,讨论了《三国志演义》孙权崛起叙事的隐显主题与文章技巧。杨树增老师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近两百年来遭遇的劫难,并强调辩证地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重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丁玎老师从中古士人傅粉、服食风气出发,探究其中蕴含的宗教文化因素。张宜斌老师纵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星宿意象,总结出三种书写模式和三种表述功能。郑礼炬老师、程妹芳老师指出北宋末到南宋初约100年间(1090’-1200’)人物传记出现了讳言人物事迹的现象,并讨论了1090’-1200’间政治伦理与理学的地位。史俊杰老师探究了郡望因素对苏颂封爵国名的影响。吴皞博士分析了前期古文家与韩柳学派对于礼仪性文书的态度差异,指出中唐时期“文道观”的重构才是“四六”这一概念诞生的深层原因。李昊宸博士从范仲淹手书《伯夷颂》的流传说起,探讨了伯夷形象与北宋士人精神。

丁玎老师、张宜斌老师

第三组由王允亮(郑州大学)、李浩(河北师范大学)主持与评议。

王允亮教授

李浩老师

韦春喜教授从政治与文学角度揭示了宋代右文国策下的崇儒之风及其对咏史诗的影响,并点明宋代咏史诗受此影响而形成的诸多时代特征。陈锦清老师以谷村文库本《经国集》为底本探讨其所收石上宅嗣《小山赋》与中国赋学的关系,认为其不只是纯粹模仿唐太宗《小山赋》,而是寄托作者培育下一代的美好愿望。石飞飞博士认为刘禹锡《传信方》不同于一般医方的简单记载,而是具有相当的文学性,因此从三个方面细致地分析了刘禹锡《传信方》的文学笔法。高策老师以乾隆皇帝赏赐各地“累世同居”家庭与“五世同堂”寿民的御制诗为核心,引入“晋升锦标赛”概念,分析其创作过程,并展现出了皇帝与地方官员之间的互动与权力关系。吴大顺教授指出左克明《古乐府》是对郭茂倩《乐府诗集》的精选和增补,通过考究探得左克明“尚古”“贵音”的乐府观,并认为其对明清乐府诗学及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城老师关注到了文人健康状况与其诗文创作之间的关系,由此探讨了柳宗元《传信方》与其疾病书写之间的关系。

22日下午2点开始第二场分组讨论。第一组由袁津琥老师(绵阳师范学院)、傅守祥老师(湖州师范学院)主持与评议。

袁津琥老师、傅守祥老师

钟明奇老师认为李渔写于明清易代之际与战乱相关的诗,以及描写清初有关汉民族统治政策的诗,虽数量不多,但可称之为“诗史”。刘深老师深入分析了李若虚涉藏词的边塞书写及词史意义,认为对清代边塞词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唐一麟博士论述了晚唐诗人方干的交游诗以及晚唐穷士诗人的人生价值选择。李冰燕老师以范成大农村诗歌为考察对象,探讨其文学生成内涵、生成动因、生成过程与文学影响。史哲文老师梳理了阮元及其幕府文人的金石诗的脉络内涵,分析了阮元“八砖吟馆”与阮元幕府金石诗的文学史意义。黄晓荣老师以高攀龙理学诗为中心,分析其诗歌创作与“性学”建构。杭洁博士从虱子意象出发,讨论宋诗中“虮虱”意象的审美意蕴与生成机制。董方伯博士分析了杜甫的隐逸书写、观念及价值。仲皓博士讨论了陆游的蔬食书写及其自我形象构建,认为他用蔬食表达归隐之思,借喻政治观点。高璐老师讨论了明代边塞诗的新变,认为相较于唐宋同类作品而言,明代边塞诗衍生出了引人注目的新特征。

李冰燕老师

史哲文老师

第二组由高慎涛老师(临沂大学)、蓝青老师(山东大学)主持和评议。

高慎涛老师

蓝青老师

徐晓老师以《世说新语》为中心,讨论了魏晋自然景观中的士族形态建构及个体突围。才峻老师指出明代散曲最终呈现出“南盛北衰”的格局,此格局形成之过程,亦即曲坛话语权力由北方转移至江南的过程。杨志君老师从词调、词家、篇幅等角度出发,探讨了明代小说中的宋词,并认为明代小说家对宋词的选择,对于宋词的传播与经典化有重要意义。范有为老师考诸《三国演义》“横槊赋诗”的本事,并指出“横槊赋诗”的嬗变过程表明了时代更迭下文史互动的复杂性。张慧老师谈论了明清时期姜太公传说与信仰的民间流变,并认为这一流变过程具有礼俗互动的特征。刘向培老师从作者、内容、价值等角度对《后史补》进行辑佚、考述,并强调《后史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史价值。刘鹏老师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1905-1911)的报载小说为研究中心,从小说的题材内容、特征、作家群体、价值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证。李若然博士讨论了王伯沆《红楼梦》评点的“太谷化”阐释理路。黎昇鑫博士将《烟霞小说》与《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进行比较探究,分析了两书之间存在的异同。王如月博士考察了黄宗羲传记谱系,并发现其传记谱系中呈现出同质化趋向和零碎化特征。


范有为老师

第三组由吴大顺(广西师范大学)、刘城(广西民族大学)主持与评议。

吴大顺教授

刘诚老师

张兵教授在其与张月老师合作的论文中考察了高凤翰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并归结出日本学术界与国内对高凤翰认识的同与异。李浩老师强调医疗社会史视角的介入会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以及新进展,使传统的文学文本研究焕发生命力。王水香老师通过考辨提出《七发》的实际治疗对象是吴王刘濞,并以中医心质学理论分析刘濞在不同时期的心质特征及类型,诊断出了其在逆境时的心质异常,也解释了《七发》的文学疗愈功能所在。刘洁老师讨论了元代儒医朱震亨“援理入医”的辨证论治思想,认为其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刘茗博士探讨了文本书写视域下的金元之际中医发展境遇和演进道路,认为金元乱世背景下的生命意识是中医的发展动力。王允亮教授通过考辨提出扬雄官箴大致作于汉成帝绥和年间,并分析了其官箴创作的内外动因及其经典化的形成。

王水香老师

22日下午340分开始第三场小组讨论。第一组由高璐老师(兰州大学)、张静楠博士(中国海洋大学)主持与评议。

高璐老师、张静楠博士

袁津琥老师讨论了《诗薮》的命名、成书及卷帙问题。陈颍老师以“女中儒士”汪嫈的《雅安书屋诗集》为例,分析了清代徽州才媛的诗学渊源及其诗歌的理学化倾向。周淑芬博士以吴留营编《琉球汉诗选》为中心,认为琉球诗人以异域之眼运用海洋意象书写着独属于琉球人的认知与情怀。于琮老师讨论了王船山的吟咏诗学理论,认为它之所以独具特色,根本原因在于它努力重构了“永在言外”的风雅诗学。徐铭老师分析了唐太宗宴乐之下的诗风革新,认为初唐诗风的演进是在深刻的审视中催生新意。张钰婧老师从地方性文学研究出发,分析了文化场域视角下的宋代僧人庐山诗。王珏老师讨论了元代《诗经》学与元人诗歌“风雅”论,认为这种“复归风雅”的诗学追求,充分体现了元代文人皈依雅正传统,宗古复古而又力求不失自我的诗学精神。张辛同学从版本学、文字学和音韵学多角度出发,进行安大简《诗经•硕鼠》的章次试探,认为传世本章次优于安大简章次。张靖楠博士对《素赏楼集》中收录的陈皖永丧夫之后所做的与后辈有关的诗进行了梳理。

陈颍老师

于琮老师

第二组由丁玎老师(南通大学)主持与评议。

冷卫国老师认为,赵明先生的《九歌》研究解答了《九歌》的文化与文学之谜,对当今古代文学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孙宝老师探究了范晔《后汉书》的榖梁学渊源,并阐释了《<榖梁传>集解》对范晔写作的重要影响。高慎涛老师考释新出唐代小说家张固墓志,厘定其生卒、科举、仕宦经历等详细信息,补充传世文献之阙如。蓝青老师以盘丝洞、黄花观、天竺国故事为例,梳理了文本的内在问题以分析《西游记》的修订过程。刘明坤老师从阮元的文章观出发,阐释阮元汉宋之辨观念下的“文道观”。陈思婷博士分享了《批檀弓》的成书背景、版本、评点体例与方法,并认为阅读与发掘《批檀弓》能了解清代文章评点方式,也能窥见汪氏个人文学思想。王燕君博士对“浑浑噩噩”与“厚古薄今”进行理论溯源,并以吴汝纶古文为中心,探究古文批评中的“厚古薄今”风尚。

刘明坤老师

陈思婷博士

王燕君博士

第三组由高策老师(清华大学)主持与评议。

高策老师

刘序老师以经典吟诵教材为例探讨了国粤双语教学对于古诗词创作的助益,并提出将吟诵运用于古诗词展演的艺术实践。解婷婷老师通过考察箜篌的出现及流行重新提出《故事为焦仲卿妻作》的创作年代至少应在东晋以后。马叶馨老师分析了宋代琴诗中所体现的当时文人所特有的审美旨趣,一为平淡之美,二为理趣之蕴。吴忆南博士分析了先秦两汉诗歌中四言、五言句式的节律,及先秦至汉代节拍规格的历时变化,以节拍的双音化为核心揭示了四言节奏的变化及五言诗体的形成。丁卓源博士阐述了汉唐乐府歌辞改造的两个途径,提出对乐府歌辞的袭用和改作,要进入音乐语境充分理解文本意义。徐婉琦老师探讨了杜甫联章组诗史书笔法与情感内容及其在韩国的接受情况,并指出韩国诗人在接受杜甫组诗影响的过程中也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实创变出更具有本土特色的组诗作品。戈光月博士从译者、底本选择及哲学术语等方面探讨了卜铁与儒莲的《道德经》译本之争,并认为此译本之争也增强了《道德经》的国际影响力。

马叶馨老师、吴忆南博士

23日上午8:30开始第四场分组讨论。第一组由史哲文老师(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李冰燕老师(河北工程大学)主持和评议。



李冰燕老师、史哲文老师

李峰老师从汉代儒道性情论、汉代“诗言情”的理论建构和文学实践三个方面,认为汉代诗歌的“言情”倾向已然深化。崔立国老师深入分析了《锦瑟》阐释中的范式转换。杨海龙老师以集句诗(集杜诗)的游戏性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分析集句诗游戏性表现、成因及其修正。冀晋华博士讨论了宋代读诗诗的书写策略。焦梦娟老师分析了清代西域诗少数民族语汇入诗现象与其文化价值,认为在这一现象背后能够看到清代语言文化交流交融的本质。连晓雨博士讨论了魏晋诗歌帝王书写中的诗人心理。苗雨青博士以李贺诗歌中的自称为切入点,分析李贺的人生感悟和自我体认,挖掘李贺诗歌的创作心理和动因。陈雨星博士以问梅诗社为中心进行讨论,分析清代苏州地区文人结社的社会活动。李枝林博士以清代的总集文献为基础,分析不同时期的编纂者对清代少数民族女性诗人的建构。

李峰老师

崔立国老师

第二组由刘明坤老师(海南师范大学)、赵宝靖老师(丽水学院)主持与评议。

赵宝靖老师

赵宝靖老师梳理了翁方纲诗文集的文本形态与版本系统,并分享自己编纂《翁方纲全集》的思路。高喜锋老师以华山毛女图像及其题画诗文为中心,通过文献梳理和图像分析的双重论证,考论华山毛女诗画母题。李轶婷老师以陆机赋学核心观念的“体物”为中心,讨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物”传统。李金钉老师以党怀英、冯翼为中心,探究了金代前中期的唐宋古文思想。杨阿敏老师分享了《古文观止》的编撰、体例及其影响。蔡天相博士分析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研究存在的学理困境及其突破方向。王琪博士认为,元代燕山八景赋的文学书写反映出权力与空间的交织,展现了元代对政治权力的追求和对帝国话语的建构。孙雪晴博士以“依托”为线索,深入探讨了诸子争鸣视域下黄帝依托文本的形态与特征。夸贤才让博士从分类学的角度,以藏文书信的文体特征为依据,通过三分法,从规范结构形式、语言运用风格及语言结构形体角度,探究藏文书信文体分类。

高喜锋老师

夸贤才让博士

第三组由刘序(中国乐府学会吟诵研究会)、解婷婷(青岛大学)主持与评议。

刘序老师

解婷婷老师

刘美艳老师分析了清代乡试命题对杜诗的选择以及命题的地域性特征,其中命题选择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并指出官方推崇杜诗更重其思想性与教化作用。吴晓云老师梳理了萧统萧纲二储之事的三派说法,串联考察多个单独事件,提出“蜡鹅事件”并未动摇立储之根本,其与废储联系并非特别紧密。赵长杰老师追溯了策文体式之形成,并阐述了西汉贤良对策文写作实验属性的体现及其在后世的经典化。郑威博士在社会转型视域下探讨了王莽秉政时期奏议文的创作新变,一方面,社会转型新质素使奏议文内容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士人心态嬗变也影响到了奏议文的艺术风貌。贾祎航博士通过梳理诏体文学的发展流变以及草诏之臣的内在禀赋,探讨了中古草诏之臣的生成及其所带来的诏体文学嬗变。吴昊男博士结合宋代祠禄制度的特性探讨了奉祠与陈与义后期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并认为奉祠于陈与义是一种身份的转变与自我的回归。吴博群博士认为西晋对策文制度延续了汉代对策制度,同时也有一些新变,既而指出西晋对策文的书写变化。李坛坛博士阐述了《璧水群英待问会员》与策试的关系,指出其在科举中的应用以及科举对其产生的影响,二者两相促进,相辅相成。赵鑫桐博士从唐人获得的物质性佛教医疗资源与精神性佛教医疗资源两方面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唐代文人诗中的佛教疗愈。陈晓慧阐述了身体譬喻在修辞学上的意义及其延伸和拓展,并指出其带有黄老学特质,认为治国主题是治身的延伸,治国与治身实为两位一体。


第三部分

论坛第三项为主题演讲,由姚小鸥教授、吴大顺教授主持与评议。

姚小鸥教授、吴大顺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从《九章·橘颂》说起,探讨了屈原的个体人格与精神范式,并将屈原的精神范式概括为美政的理想和个体人格的坚守两个方面。西华师范大学伏俊琏教授提出了“写本文学”的概念,认为这是早期文学传播,尤其是下层文学传播的重要方式。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分享了对“文选学”集成研究暨数字人文建设的若干思想,并强调未来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为宏大的“中国文选总集”数据平台。

伏俊琏教授


第四部分

论坛第四项为小组汇报及闭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鞠岩副教授主持。

三组召集人代表刘深老师、赵宝靖老师、李浩老师分别汇报了本组的讨论情况。之后,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韦春喜教授进行总结,简要介绍了承办此次论坛的团队,并欢迎大家向团队主办的《古典文学研究》《中国传记评论》《青岛文化研究》等刊物投稿。最后,韦春喜教授代表主办方作会议总结,并向诸位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谢意,并宣布本次论坛顺利结束。

韦春喜教授


会议合影

会议期间,姚小鸥、赵敏俐、胡晓明、伏俊琏、刘志伟、罗建波等专家学者还举办了多场专题讲座,本校师生及参会学者在讲座中收获颇多,并与诸位专家学者展开了有益的学术交流。


撰稿人:王贵丽、霍珂、刘玲慧

编辑:鞠岩 陈丽娜



Baidu
map